兼并: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兼并不是扶贫;兼并是企业竞争的必然趋势;兼并是一种企业行为;兼并要量力而行。
破产是经济领域中的自然现象。国有企业有破产的,乡镇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个体企业有破产的,有的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后也破产了。不仅我国企业有破产,近年来,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破产,也席卷各行各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效益好的企业,我认为就是要积极参与企业兼并,组建新的优势,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一)
我们万向集团公司在企业兼并方面的尝试,是从1988年11月开始的。我们在遵循自愿、互利、有偿的原则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兼并形式,先后兼并了本乡范围内的8家乡村集体企业,按我们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按我们的机制进行运行,按我们的制度进行规范,从而使这些企业迅速得到了发展。我们采用的兼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入股式(或称“吸收股份式”)。在已被兼并的企业中,有3家企业的应收款施欠少,债权债务比较简洁,经双方协商,这3家企业将其净资产以股金形式投入我方,而我方不再承担其原有债务。
2.承担债务式。如原乡办的杭州客车厂,其资产与债务大致相等,我方以承担该企业的债务为条件接收了其资产。
3.购买式。如原乡办的家用塑料厂,根据兼并前的评估,剔除各种应付款后,其资产尚有部分剩余,由我方出资购买下来,同时承担了其原有债权和债务。
兼并是件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到财产所有权的变更,企业法人的变更,资产的合理评估,人员的去留,利益的重新分配等问题。围绕怎样使被兼并企业活起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有区别地决定被兼并企业职工的去留及待遇问题。为了提高职工的素质,我们在1980年就规定:凡今后新招收的职工必须是25岁以下,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经考试择优录取。但随着兼并的发展,大批被兼并企业的职工不但达不到我们的文化素质要求,而且与我们的实际需要也发生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实际需要为前提,以自愿为原则,以择优录取为标准,按不同情况对被兼并企业的职工进行了安置。
2.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注入资金、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些被兼并的企业,先后都被纳入我们的财产、生产和管理序列。同时,我们对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也进行了调整,真正实现了资产存量向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生产短线产品的企业流动,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对于一些产品无销路的企业,我们先把这批产品下马,然后注入资金,尽快使其转产;对于几个协作厂,我们采取输入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制度的办法,迅速使其生产走上正轨。
3.逐步把“活”了的企业放出去,让它独自壮大。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和输入,这批被兼并企业都有了很大的起色。在此基础上,我们为了使其成为独立核算的生产单位,先后建立了7个分厂,形成了总厂式管理模式。随着整个企业的发展,1990年,出于管理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创立了集团。为了进一步促进效益的提高,我们提出了“三管三不管”的集团管理方法,即“管外部不管内部”,管宏观不管微观,管结果不管过程”,把各分厂改造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资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让这批“活”了的被兼并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现在,这些被兼并企业个个效益都很好,其规模也比原来翻了几番,成为万向集团的中坚企业。
(二)
从这次兼并实践来看,企业兼并不仅铲除了部分企业的惰性,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1.企业兼并是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有效途径。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企业中确实有一批产品质量差、不适销或无力转产的企业,有一批因经济效益差而导致长期亏损、微利的企业,有一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的企业。这批企业由于生产集中度差,专业化水平低,使占用的资产存量长期处于低效运行中,不但消耗了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而且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和土地。这一批企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增强和措施的完善,一部分已经被淘汰,另一部分也正面临着关、停、并、转的局面。但同时我们又有一批上规模、产品上等级、管理上水平的企业,它们生产的优质产品供不应求,但由于受生产场地、能源、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及时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的需要。前后两类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优劣之分。优胜劣汰,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2.企业兼并是投资省、见效快、效益高的一种投资形式。
——投资省。由于我们主要采取了“吸收股份式”的兼并方式,因而我们在承担了大约100万元债务的情况下,获得了占地50亩,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厂房及大批设备和总容量为500千伏的电源变压器。这个代价与直接投资搞基本建设相比,是非常合算的,也是符合我们增产节约、艰苦创业精神的。
——见效快。被我们兼并的5家企业,原来的水、电、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基本具备,有的被兼并后,即纳入我们的生产序列,有的厂房稍加改造,设备一经搬迁就能投入生产。这种投资方式与原来的批项目、征土地、搞基建的投资方式相比,投入产出期大为缩短,效率大大提高。
——效益高。为了使被兼并企业尽快恢复生产,投入正常运转,我们根据需要向每一家被兼并的企业输送资金、人才、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制度,因而这些企业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有的企业生产当年就翻了一番,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多,职工的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3.企业兼并可以迅速扩大优势企业的经营范围。我们企业原来只是生产万向节总成的,经过兼并后,我们形成了传动轴、纺轴、特轴、等速万向节、滚针等多个专业生产企业,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经营范围。
4.企业兼并有利于减少国家、集体的损失,对稳定企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一批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倒闭了,破产了,拖欠的债务已无法偿清,厂房闲置,设备锈蚀,给国家和集体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兼并,这类企业所拖欠的部分债务可由兼并企业偿还,闲置的厂房、设备可由兼并企业重新加以改造利用;通过兼并,不但可以使这类处于低效运转的资产存量向高效益流动,还可以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兼并,不但可以减少国家和集体的损失,还可以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
企业兼并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企业兼并确实是一条解决破产企业的有效途径,但绝不是说“企业兼并一抓就灵”;“一窝蜂”式地去搞兼并,只能越搞越乱。在这几年的兼并尝试中,我有一种体会,就是企业兼并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1.兼并是一种企业行为,它不是“扶贫”,尽义务,而是企业自身利益的需要。现代企业的经营目的单一,就是为了盈利,企业就是企业,赚钱是企业的天职,因此一切都按经济规律办事,按企业利益需要进行兼并。
2.兼并是企业竞争的必然趋势,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优势企业要扩张,劣势企业求生存,必须寻求企业兼并,所以兼并对象并不局限于破产企业。随着两大市场的并轨,国内的大小企业都将面临国外跨国集团的冲击,因此,各个企业都必须居安思危,找准自己的位置,思考进一步发展的出路。所以我认为,同行业或跨行业的兼并联合势在必行。对优势企业来说,一些高科技企业和研究单位,还有一些比较有希望的企业,也应属兼并范围之列。
3.企业兼并要量力而行。企业兼并是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综合分析各自不同的条件作出的符合实际和量力而行的判断和选择。兼并方应具备以下条件:(1)产品供不应求,急需扩大生产规模;(2)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能承受得起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和兼并后的资金投入;(3)有一支较强的人才队伍,能够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制度充分运用到被兼并企业中去;(4)在本行业和当地社会知名度较高,企业有足够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