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永晋控股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飞速进展,对于建筑安全的管理也需要严格的管控,安全事故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要想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和安全程度,需要建立安全监管部门、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宣传和监管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提升,多方因素的共同发展才能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到安全性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引言
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作为建筑行业的各参与单位都应该坚持不懈的努力提高本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或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业的良性健康发展。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单位应不断的总结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针对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或共性问题,进行系统科学分析,找出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1建筑安全事故的危害
建筑安全事故主要分为5个类型,分别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施工触电与坍塌伤害等,其中,高处坠落伤害最为严重,截止到2017年,我国高处坠落建筑安全事故共有160起,占据全部安全事故的51.45%。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严重威胁,而且降低工程的总体经济水平。
2造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2.1安全管理层面的缺陷
不管是哪个行业,都应当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条例,更何况建筑工程这样的高危行业。有很大一部分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就是因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条例不健全、不完善,或者就是相关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条例来执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对于安全施工知识的学习,作出了一些不正确,甚至是错误的决策,严重影响了施工过程中正常施工以及施工人员安全性的操作。建筑工程管理者没有投入足够多的
安全技术措施经费,也没有实行安全生产条例,为了工期,使用一些没有进行上岗前培训的工人,甚至没有将危险意识灌输给不同工种的工人,也没有进行安全事项的检查,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严格处理等。
2.2外部环境条件的缺陷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大多是在室外进行的,所以,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恶劣的自然天气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寒冷的天气导致工人反应迟缓,身体僵硬,这都不利于施工的正常进行,而炎热的天气更是影响工人的施工,中暑、缺氧等现象直接导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高空作业以及地下施工存在非常多的隐患。高空作业除了绳索的保护,基本上没有外部的保护,如果绳索老化或者质量问题,将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地下作业的的安全隐患无须多言,塌陷事故屡屡发生。而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导致了施工工地杂乱、设备陈旧。比如说施工工地上,由于建筑材料的关系,造成工地光线不足,粉尘过多,甚至于施工机械常年不修、不换等,这都将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建筑工程施工量大,工作强度高,劳动的时间长,这会导致施工者自身警惕心降低,引发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操作技术的缺陷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以及施工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并且为了节约资金,对于必须的一些安全经费进行节省,导致工地缺少安全护具。由于建筑工程企业对于安全隐患的防备以及认识不到位,以致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抱有侥幸心理,对突发的安全事故心理准备不足,处理方法不得当。由于对施工安全的不够重视,所以部分施工者无视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凭借自身经验进行施工,严重缺乏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的学习以及认识,这将很大程度上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
3预防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措施
3.1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制
安全目标的制定内容要清晰准确,操作性强对于不同层次的岗位工作,其岗位所对应的安全目标也不一样,因此安全目标要有层次化,每一个员工都应有特别确定要执行的安全目标。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要实施责任到人机制,这样可以提高每一个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考核,对于考核不通过者,要制定一系列的惩罚措施,使员工更好地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安全规范的落实,还可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3.2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度
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正常发展所必需的一种规章制度,企业只有对其进行全面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才能正常运行。建立企业安全责任机制,需要从权、利、责三个方面同时进行,在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项目经理,并由该项目经理全权负责,项目经理下属分配人员包含各个专业管理员。对于项目所有人员,企业要与其签署相应责任合同,合同上要准确详细的写出发生事故后的相应惩罚情况以及做出重大贡献的奖励情况。对于项目的考核制度,要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考核,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使得安全管理变成全方位的全部人员参加的一项活动。在企业的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条例,不得以任何原因违背安全生产条例,对于有安全问题的企业要进行停工,只有整改完毕达标以后,才可以重新进行生产。
3.3重视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素质
对于企业的相关员工,要定期对其进行安全培训,以提升其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监管部门在进行安全培训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的,首先是对于之前发生过安全事故、或者在生产安全检查中不合格的企业,对其主要的负责人和其他相关管理人员每年进行强化教育;其次对于施工企业的三种人员,分别是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对他们定期进行安全教育;然后是对于长期进行特种工作的施工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最后是对于一线工作人员的监督,要对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工作,加大监督力度,对未进行安全教育的企业进行处罚。
3.4重视重大危险源监管,以危险源治理带动整体监管水平
按照施工场所的不同,建筑工地中的重大危险源可以分为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和临建设施的重大危险源。对于有害程度的确定,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是对人和对环境的污染这两个方面进行一定的分析,对于可能出现但还未出现的重大危险源,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动态分析,从而预测未来的危险源,只有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分析,才能较好的对其进行治理。监管部门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分析,列出各个施工地点的危险源清单,定期对其进行相应的排查工作,寻找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并且对实际情况中已经出现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工作,从而有效避免重大危险源对人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3.5重视监督检查,检查形式多面结合
监督部门在进行安全检查中,要认真完成每一个工作,这其中就要求以下几个方面相互结合:(1)定期进行全面检查,不定期进行重点检查,这样有利于加强对于重点项目的监督工作,使原本安全形势不好的企业安全问题不再突出。(2)在监督部门抽查的基础上,建立企业自查制度,这样可以使企业更好的认识安全问题。(3)定期对企业进行明查,也要不定期地在不通知的情况下对企业进行暗查工作,这样使监督部门对于企业的检查反馈工作更加有效。
结束语
综上,通过加强安全事故预防控制力度、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等等,能够保证该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取得良好效果。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之中,要运用最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预警体系,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甲甲,郜世坤.刍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41):172~173.
[2]冯帆.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23.
[3]王小红.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34):169~170.
论文作者:孙理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安全事故论文; 危险源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论文; 发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