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三结合”道路_计生证明论文

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三结合”道路_计生证明论文

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三结合”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计划生育工作论文,道路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5年中,计划生育工作实践发生了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是总结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经验,把计划生育工作由注重靠行政手段和突击活动转变到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上来,由山东省荣成县率先提出了“三为主”工作方针,并在全国逐步推广,从而使计划生育工作获得了第一件法宝。二是总结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经验,由过去仅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转变到把计划生育工作同发展经济相结合、同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由吉林省率先提出了“三结合”道路,并在全国迅速推广,从而使计划生育工作获得了第二件法宝。“三为主”工作方针阐述了计划生育工作自身的规律,“三结合”道路揭示了计划生育工作同外部大环境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局的联系。这两件法宝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普遍适用的。实践告诉我们,凡是积极运用这两件法宝的地方,计划生育工作都出现了可喜的新局面。今后我们应当更自觉地用好这两件法宝,以确保落实中央提出的计划生育工作既要抓紧又要抓好的指导方针。

1.“三结合”出现的必然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3 月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著名讲话中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个讲话不仅对中国的“底子薄”作了具体分析,而且对中国人口国情也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明确指出“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再增加,人口多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也仍然存在。”随后于1980年9月25日, 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全国城乡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计划生育大宣传,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计划生育工作象其它事业一样,它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已成为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而使计划生育工作更加广泛深入人心。1983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始在全国推广计划生育工作要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的“三为主”工作方针,引导计划生育工作走向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在邓小平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理论指引下,中国在全社会实行计划生育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了。计划生育总的原则是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这是确立计划生育正确指导思想的新飞跃。邓小平同志在论述中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时,不仅提出了总的国力要求,而且对人均水平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总是把经济问题和人口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这样就把控制人口增长置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战略部署之中,从而使我们更明确地树立了计划生育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全党的总目标、总任务的指导思想。

伴随着改革前进的步伐,计划生育工作也在改革中向前发展。各级党政领导和计划生育干部遵照既要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又要密切党群关系、维护安定团结的要求,不断探索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途径和措施。各地积极开展“五访五问”、“十登门”和送感情、送温暖活动。农村计划生育中心户、育龄妇女小组、邻里小组遍地开花,计划生育工作同开展“双学双比”、争做“五好家庭”、“创建文明村”活动相结合,计划生育工作领导责任制相继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在各地广泛实施,省、区、市计划生育条例先后颁布,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局面开始出现,控制人口增长的社会制约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建立运行,各地出台了不少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对策和措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许多村干部和计划生育中心户、育龄妇女小组帮助计划生育户排忧解难,在有关部门积极支持下对计划生育户优先贷款、优先落实致富项目、优先安排到乡村企业就业、优先承包果园经济林、优先提供化肥良种等等。1989年国务院还批转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扶贫工作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的报告,要求各地在贫困地区开展扶贫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在改革不断深化、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各级党政领导和计划生育干部越来越认识到,帮助计划生育户致富是有利于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好路子。

由于这些年经济发展较快,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更广泛地为群众所理解。许多育龄夫妇希望抓住这个机遇发家致富,不愿意因为多生孩子而错过这个良机。广大群众盼富求富,投身于勤劳致富的家庭越来越多。各地对此因势利导,积极扶持,涌现了一批少生快富的先进典型。1991年7月第一个少生快富合作社在江苏省盐城地区射阳县诞生, 这一新生事物不仅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国家计生委和江苏省计生委的支持。这些都为“三结合”的提出做了准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也势必影响到计划生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计划生育系统广大干部开展了怎样做好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如何改革的大讨论。大家对以下三点很快取得共识:一是在工作思路上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二是要贴近群众心理,三是在管理上要逐步实现科学化、法制化。在这场讨论中,吉林省的同志深入分析了农村的形势和群众的要求,分析了仅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的弊端,提出了计划生育工作必须顺应改革的潮流,必须主动与经济工作和群众致富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正确见解。他们经过反复论证,把几年来计划生育工作的新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提出了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这是对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所创造的新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升华。“三结合”比“三为主”又向前发展了,更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代表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三结合”刚一提出,就得到了彭珮云同志的肯定和支持,她多次讲:“实践证明,‘三结合’确确实实是一条做好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希望之路。也是通向富国富民、振兴中华的光明之路、正确之路、必由之路。”回顾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今天计划生育工作走上“三结合”的道路,确是中国计划生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沿着这条道路前进,路子会越走越宽。可以说,“三结合”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客观要求,是计划生育工作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是计划生育工作关心群众利益、走群众路线的正确选择,是计划生育工作上质量、上水平的有效途径。

2.“三结合”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结合”道路一提出就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欢迎和响应,显示了正确的前进导向和强大的生命力。“三结合”紧紧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更具体地体现了计划生育工作同经济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密切关系。第一个结合即计划生育工作同发展经济相结合,是从宏观上和根本指导思想上阐明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二个结合即计划生育工作同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是从微观上把计划生育同发展经济相结合具体落实到社区和家庭,其主要内容是帮助计划生育户致富。它具有多种载体和形式多样的操作手段,在三个结合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不仅具体地落实了第一个结合,而且为第三个结合即计划生育工作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提供了物质经济基础。第三个结合主要是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以取得建立幸福家庭的综合成果。2.1 “三结合”把发展经济和实行计划生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计划生育工作贯穿于发展经济和群众致富活动中,使计划生育工作走上了一条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道路。“三结合”体现了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生产两种生产的统一,体现了抓计划生育工作同抓经济工作的一致性。抓人口控制,促经济发展;抓经济发展,有利于少生优生。把这两者辩证地联系在一起,就使计划生育工作更自觉、更主动地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合拍,同时又拓宽了计划生育工作内容,从而走上一条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2.2 推广“三结合”有利于调动领导和各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合力。事实告诉我们,计划生育工作走“三结合”道路可以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少生、快富、文明。因此,领导干部愿意这样抓,有关部门愿意参与,群众也积极拥护。“三结合”为基层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亲自抓、负总责找准了着力点和落脚点。基层领导感到实施少生快富文明工程,不仅有利于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还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和提高生产力。这样抓可避免两张皮相脱节,解决许多矛盾,因此愿意组织协调有关部都来参与“三结合”。“三结合”使计划生育工作增强了与各方面的衔接力和渗透力。如农业、科技、畜牧、商贸、扶贫开发等部门,都可以借助计划生育基层网络比较健全和计划生育干部积极性较高的有利条件,开展扶贫和发展项目,普及技术,增加收购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各部门工作的开展,同时又体现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支持。例如,盐城市各县、乡都出现了农业、水利、水产、科技、商业、外贸、农机等部门主动找上门要求合作,从而使对计划生育实行综合治理在基层真正得到了落实。2.3 帮助计划生育户勤劳致富深得人心。 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施德政的一个重要体现。“三结合”突出帮助计划生育户先富快富,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是从根本上送感情、送温暖,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变为实实在在的服务行动,顺民意,得民心,从而为实行计划生育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使计划生育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2.4 推广“三结合”强化了利益导向的力度, 产生了有利于控制人口的速效反映。“三结合”是采取一系列优先优惠政策扶持计划生育户,使他们在致富道路上处于优势和领先地位。让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感到光荣,而且在经济上得到实惠。这种经济利益趋动力直接作用于每对育龄夫妇,使他们认识到少生是快富的前提,于是把一些人的兴奋点从想多生孩子特别是要生男孩转移到求富致富上来。过去有些家庭总是把致富希望寄托在多生儿子,靠子代劳动力多上,现在由于优先优惠政策好,使他们决心抓住机遇靠自己的劳动致富。因为把子女抚养成劳动力至少要20多年,不如少生孩子少拖累,现在集中精力勤劳致富。特别是一批少生快富模范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许多夫妇都打算走少生快富之路,有些符合生二胎的不生了,有些青年推迟了婚期,决心先立业后成家,先致富后结婚。2.5 “三结合”坚持了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社会主义方向。 走“三结合”道路,帮助计划生育户致富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有组织进行的,是把计划生育户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对那些想富不会富、求富没门路的计划生育户积极给予扶持和帮助。有些地方组织了少生快富合作社,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克服一家一户单干的局限性。有的地方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给计划生育户提供服务。有的地方组织邻里小组开展结对帮富活动。这些都体现了自力更生、群帮群助、共同致富的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和邻里关系,这种精神确是很可贵的。2.6 推广“三结合”,实施少生快富文明工程, 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建立新型的社区生育文化。“三结合”把人们的注意力和精力都吸引到致富上来,在村民中学文化、学技术、学经商的多了,埋头实干奔小康的多了。人们见面谈生产、谈致富,交流信息,交流经验,树立了良好的村风。赌博的、斗殴的、偷摸的少了,正气越来越上升。推广“三结合”不但没有削弱计划生育工作,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婚育服务,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由于把群众组织起来了,更便于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知识,更新生育观念。人们的生育观念最终还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推广“三结合”以后,育龄夫妇认识到,少生孩子是集中精力致富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他们感到计划生育对自己确实有利,因而启动了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内在动力。2.7 现阶段引导群众少生快富奔小康,多是依靠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大部分是短、平、快项目,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便于在各类地区推广,可以遍地开花。只要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本地优势,就可以迈开步伐,收到效果。2.8 给乡、村基层干部提供了一个新的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方法。“三结合”使基层干部改进了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干部帮助群众致富,送富上门,计划生育户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提高了,从而感化了群众。群众意识到,村干部辛辛苦苦抓计划生育归根到底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村干部意识到,群众是通情达理的,现在抓少生快富,经济工作上去了,计划生育工作抓好了,群众满意了,天下第一难的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干群关系密切了,真是一举三得。村干部感到“三结合”使他们找到了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最有效的新途径,进一步坚定了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信心。2.9 “三结合”特别有利于提高妇女地位。 推广“三结合”为妇女劳动创业提供了有利机遇和拓宽了领域。各地实施少生快富文明工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广大妇女发动起来了,妇女成了勤劳致富的主力军,涌现出一大批女能人、女状元,妇女的劳动收入大大增加了。推广“三结合”最受益的人群就是育龄妇女。妇女通过参加劳动、自力创业,首先提高了经济地位,随之社会地位和家庭中地位也明显提高。只有这样。妇女才能掌握生育的主动权。真正做计划生育的主人。这种可喜局面的出现,不仅带来了近期效益,更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将会加速实现男女平等的进程,引导人们克服重男轻女的陈腐观念,树立男女平等的新观念。2.10 “三结合”树立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形象。推广“三结合”使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自觉走上一条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并找到了把国家、集体、家庭三者利益结合起来的正确途径。“三结合”既强化了经济利益导向,又强化了思想教育的疏导性和新科技的指导性,从而为计划生育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实行计划生育的文明水平。它生动地展现了少生快富——幸福之路的美好前景,从而使计划生育、造福于民八个大字深入人心。现在计划生育部门和工作人员是以助民致富、宜行善事的姿态出现在群众之中,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为中国计划生育的良好形象增添了新的光彩。

3.积极推广“三结合”

实践证明,“三结合”是在新形势下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正确道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迈开前进步伐,积极开创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首先要深刻理解“三结合”道路的正确性和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推广“三结合”的自觉性。“三结合”的提出经历了认真总结经验,进行科学论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推广“三结合”,走好“三结合”道路,也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领导、有组织、自觉推进的发展过程。3.1 党委、政府应当把推广“三结合”列为重要议事日程。 “三结合”既涉及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又涉及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告诉我们,“三结合”是党委、政府行为和部门行为、群众行为的复合统一。当然,党委、政府对此加强领导是推广“三结合”的关键。党政一把手要把推广“三结合”作为亲自抓、负总责的一件大事。一是要摆上重要位置,与部署经济工作一道讲任务,提要求,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农村工作会议,应当把推广“三结合”作为一个重要议题;二是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三是要制定有利于推广“三结合”的具体政策和规定;四是要适当帮助解决人力、财力、技术、物力等实际问题。吉林、四川等省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对推广“三结合”作出规定,有力地促进了推广“三结合”的进程。这个经验值得各地借鉴。3.2 计划生育部门要主动当好参谋、勇于实践、有所作为。 计划生育部门和计划生育干部要解放思想,端正态度,做推广“三结合”的促进派。要纠正那种认为计划生育部门抓“三结合”“是手伸得太长,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错误认识,同时还要注意克服畏难情绪。我们应当认识到,计划生育部门在推广“三结合”活动中处于的重要地位。当然也不是要包办一切,但必须工作到位,多干实事。要充分展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给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及时提建议、拟方案。要主动与有关部门搞好协调,善于得到他们的支持。

在计划生育部门内部也要协调动作,各尽其责,形成合力。推广“三结合”不只是哪一司、处、科的事,而是整个计生委的大事。各司、处、科都要树立高度责任感,按照职责分工,对推广“三结合”做出应有的贡献。计划生育部门要草拟推广“三结合”的具体对策、政策和实施方案,报送党委、政府审批。要利用基层网络和人口学校普及有关科普知识和技术,在实施少生快富文明工程中深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及时宣传少生、快富、文明的先进典型,用正确的舆论促进“三结合”的发展;要推广避孕节育新技术,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要千方百计寻找门路,为“三结合”提供财力支持。对“三结合”要进行检查、评估,逐步将其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3.3 不要把“三结合”简单地理解为仅抓致富, 更不能丢掉和削弱计划生育工作。我们推广“三结合”不是仅靠发展经济来自然诱发生育率下降,主要是为了更自觉有效地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通过拓宽宣传教育领域和计划生育工作内容,实现宣传、管理、服务一体化,进一步提高育龄夫妇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提高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和水平。所以在运作过程中,要把推广“三结合”同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紧密结合起来。3.4 把积极推广“三结合”与认真落实“三为主”统一起来。 “三结合”与“三为主”是密切相联、互相促进的。推广“三结合”不是取代“三为主”工作方针,恰恰是为落实“三为主”开辟了宽广的道路。通过走“三结合”道路,要提高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深度和效果,加速婚育观念的转变;提高避孕服务水平,保护生殖健康;提高经常化科学管理水平,保证计划生育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我们对“三为主”、“三结合”这两大法宝要同时运用,使之有机结合,相映生辉。3.5 抓好典型,带动一般。推广“三结合”是一项新的开创性工作,要把普遍号召和搞好试点结合起来。首先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肯于下功夫,扎扎实抓好各层次、各类型的典型,选好少生快富的带头人,然后大力宣传,典型引路,广泛推开,扩大成果,进而使“三结合”蔚然成风。3.6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充分发挥社区及每个家庭的优势。 推广“三结合”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阵风。既要学习外地经验,又不照搬照套。要认真分析本地具体情况,选好切入点和着力点,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例如,在贫困地区,应重点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推广“三结合”要注意发挥本地优势和每个家庭的长处,发挥多载体、多层次、多部门的作用,逐步形成规模效益和区域特色。在实践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力求做到精心组织,抓实抓细,不走过场,讲求实效。把“三结合”提高到新的发展水平。

标签:;  ;  ;  

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三结合”道路_计生证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