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虎林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虎林 158400)
【摘要】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接受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患者均处于急性期,动态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以及辛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2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实验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优(P<0.05)。实验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后的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辛伐他汀治疗,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以及预后情况。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辛伐他汀;急性期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162-02
脑供血动脉出现堵塞的情况是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1]。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沉积物、血凝块等随着血流运行,在患者的脑供血动脉内停留,会导致患者脑供血动脉出现堵塞的情况[2]。缺血性脑卒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接受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价值作分析,内容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5年6月。动态随机化法分为2组,每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1组。
实验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女之比为13/7,年龄平均值为(65.23±5.02)岁;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女之比为15/5,年龄平均值为(64.98±5.12)岁。
对比2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以及常规的护理,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每天晚上治疗1次,每次20毫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计接受辛伐他汀治疗2个月。
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以及常规的护理,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口服,每次100毫克,每天治疗1次,患者总计接受拜阿司匹林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以及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
1.4 数据处理
全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 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血脂指标
2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实验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优(P<0.05)。详情如表1。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患者的脑部氧供应以及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出现死亡的情况。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不便,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意义重大。
辛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属于还原酶(HMG-CoA)抑制剂,具有较高的降脂作用。辛伐他汀可以对3-羟基转化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转化为甲羟戊酸起到阻断的作用,对患者胆固醇(肝细胞内)的合成进行抑制,增加患者肝脏表面LDL(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数目,从而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以及分解[3]。
血小板异常是导致患者出现血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参与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辛伐他汀可以对血小板的凝聚以及黏附起到抑制的作用,将血小板的活性降低[4-5],从而缓解患者的血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达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辛伐他汀治疗的实验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血脂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优(P<0.05)。实验组辛伐他汀治疗后,患者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优(P<0.05)。
综上所述,辛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应用,可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减少患者的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从而起到缓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目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申芳.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探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13(9):40-41.
[2]张艳丽,王新,邢成名等.775例急性期缺血性卒中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调查[J].中国医刊,2011,46(8):58-60.
[3]闫涛.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或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2.
[4]朱敏侠.基于NR3A和PP2A表达上调探讨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D].复旦大学,2013.
[5]李峰,徐杰,崔丽莉,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及两者合用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4,8(10):168-169.
论文作者:娄培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缺血性论文; 患者论文; 辛伐他汀论文; 脑卒中论文; 实验组论文; 动脉论文; 血脂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