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有效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升各种电力设备的运行寿命。但是,目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全方面进行考虑,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与维护,提升安全管理的质量和加强设备维护的力度,从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变电设备;存在问题;运行维护;安全措施
引言
强化变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需要进行定期检查,以保障设备的稳定运作。如果变电设备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分析故障,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将危害降到最低。因为变电设备在运作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如温度、声音或者震动等,所以在进行日常检查时需要全方位检测变电运行设备,并且需要进行多次检测,保障设备的正确运行。此外,维修的工作人员还需要验收变电运行设备,对其进行双重保障。
1变电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中的问题
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变电系统安全运行为依托,而导致变电系统没能稳定运行的因素有人为因素、设备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变电系统的运行不稳定会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很容易由此引发安全事故,从而导致巨大的损失,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
1.1变电系统运行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而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有效的安全管理。我国当前电力系统中,还存在着不少变电运行不稳定的情况,这与一些地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不足依然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变电系统的管理,我国一向都是十分重视,但是由于管理水平不足,没能在故障和问题出现在最初阶段就解决问题。其次,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在操作当中存在违规的现象,与操作规范的要求相悖;或者因为管理问题导致设备没有得到更新,相关技术设备比较落后,无法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
1.2电力系统设备维护问题
1.2.1缺乏完善的维护制度
有些电力单位缺少对维护工作的重视,使得电力单位没能建立起完整的设备维护制度,造成设备存在问题时不能够被及时发现,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从而导致电力系统无法安全运行。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的缺乏,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没有明确的标准作为指导,会制约维护工作的最终效果。
1.2.2维护技术水平不足
作用明显的维护必须要以在足够的技术作为支撑,一些电力单位由于没有学习全新的技术,在技术升级换代以后,原有的维护方法和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电力部门的全新需要。由于维护的技术和工艺与全新的技术不匹配,导致维护效果很差,设备很难发挥出全部的性能,还会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1.2.3维护人员水平不足
作为整个维护工作的主体和执行者,维护人员的水平对整个维护工作的实际效果影响会很大,并且有直接的作用。和前文的技术水平问题一样,很多维护人员并没有对学习相关的新技术,同时一些维护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术上也有所欠缺,无法满足维护设备的需要。
2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
2.1推行值班制度管理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由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专业性较强,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而操作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安全意识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成效。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实践能力训练,促使操作人员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操作人员需要遵循相应制度和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变电系统道闸工作,同时做好变电系统正常运行管理和控制,在后期系统运行中及时维护和保养。电力企业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值班人员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促使值班人员可以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做好记录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寻求合理措施予以解决,确保变电系统可以安全稳定运行。
2.2加强变电交接班管理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相关操作人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外完成交接班工作,需要全体成员参与其中,准确落实到实处。检查人员在检查变电系统运行情况确认无误后签字,完成交接班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到系统稳定,加剧安全事故出现。如地震、雨雪和火灾等事故,可能导致电线断裂、设备损坏和电网绷断等故障出现,影响到变电站运行安全。故此,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重要性,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变电系统可以安全稳定运行。一旦发现电网断裂,应该及时封锁现场,并做好警示标识,避免非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威胁到人身安全。
2.4推行全面检查制度管理
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前沿技术手段,建立专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适当增加巡查时间,上报相关部门寻求合理措施及时解决。对于电力系统变电系统巡查人员,应该在规范化作业指导基础上针对性巡查,促使全面检查制度可以落实到实处,为变电系统运行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3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维护措施
3.1完善变电设备检修模式
在进行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时,需要加强常规维护检查力度。在维护检查过程中,可以把避雷设备放置在变压设备的两侧,从而防止电线受到雷击的影响,发生电压故障。在雷雨季节较为空旷的区域,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重科学维护变电设备,从而防止出现电压事故扩大化,从而对电力系统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在维护变电设备时,需要保证系统处于停电状态,因此,为了防止发生突然来电和设备静电的情况,需要对变电设备安装地线,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安装地线时,需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其需要严格根据操作规范来进行安装。此外,需要在重点区域悬挂警示牌,以防维护作业期间发生合闸的情况,最终造成安全事故。
3.2创建完善的设备检测机制和缺陷记录机制
电力企业想要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安全风险控制,首先需要具备完善的设备检测评价机制,加深对电力系统变电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对其进行安全管控。在变电设备投运中和进行改造以后,都需要进行设备检测,保证对整个流程进行设备检测评价,以便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变电设备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此外,在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测时,如果发现变电设备存在缺陷,要及时上报和进行记录,记录内容需要包括变电设备的名称、型号和缺陷以及潜在危害等,并及时对存在缺陷的变电设备进行维护和解决。在解决变电设备存在的缺陷以后,需要撤销缺陷记录。交接班人员需要对现场、记录进行仔细勘察和查阅,通过巡回检查,对参数变化进行对比,否则会使巡检设备和抄表失去意义,使“两票三制”无法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3.3制定健全的设备维护制度
在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维护工作中,想要使维护工作更加规范,就需要通过健全的设备维护制度,对维护工作人员进行约束,从而提升维护效果和质量。(1)需要创建防误闭锁管理制度。要求相关维护人员不仅可以对闭锁装置进行擅自拆装,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闭锁装置的缺陷进行记录,并上报给生产部,并由生产部进行检修和处理。(2)需要制定合理的维护方案,结合变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有效的维护技术进行维护。在维护方案中,维护工作人员需要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对变电设备的元件进行定期更换,对变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排查等等。并且,电力企业可以每月组织一次会议,在会议中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变电设备可以高效运行。
结束语
变电系统的电力运行安全管理工作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必须要提高工作的规范性,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进行相关工作的演习,提高应急能力。最后,还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时修理,避免出现重大事故。
参考文献:
[1]李秋燕.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1):195.
[2]汪旭峰,郭勇,周丽群,陈虹.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6(23):181~182.
[3]戴盛盛,徐钟波.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16~17.
[4]戴元孝.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19):209+213.
[5]陆韦清.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7.
论文作者:谢明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设备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