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大学早日走向世界——访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教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济论文,走向世界论文,大学校长论文,中国大学论文,教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高等教育如何面对“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建设一流大学我们该如何起步?在前不久北京理工大学主办的“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校长论坛”上,记者(下简称记)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下简称吴)教授。
担任校长多年,吴教授精力仍是那么充沛,至今,吴校长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20余个科研项目,曾先后获得“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当问到吴校长管理一校是否也如她弹奏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一般娴熟时,吴校长笑着摆手。但她说,作为一校之长,在实践中,对高教的改革与发展问题确实认真地思考过。
高教发展趋势: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终身化
记:21世纪高等教育是怎样一个发展趋势,对此人们十分关注,您刚才在报告中也谈到这个问题,是否能谈谈您的看法?
吴:世纪之交,面对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交织出的时空变迁,高等教育正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大众化”正成为当代高教的不可阻挡的趋势。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不但在发达国家已由“大众化”走向“普及化”,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也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计,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一举跨过了10%这一关口,而这无疑将对全人类的文明进展发生重大影响。
——“国际化”已成为当代高教改革中一个重要方面。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是一种科技的交流与分享,更是一种文化的交往与合作,值此“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客观进程之际,教育的国际化不仅得到了巨大推动,更面临着崭新的使命。
——“网络化”则是近几年方兴未艾、甚至被视做是“终结”传统高等教育和大学的最新动态,网络教育不仅极大地促进了高教的大众化、普及化,加快知识传播更新的速度,也为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强劲动力,更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
——“终身化”的高等教育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知识半衰”周期的加快和“信息爆炸”的现实以及职业岗位变动的频繁,都将使得职前教育的有限性更加暴露无遗。“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和网络技术的发达已使高等教育的终身化不再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梦想,而成为走进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现实,这显然是为现代大学提供了又一个发展的广阔空间。
高教双重策略:交流引进自主创新
记:中国高校要走向世界,这是国内院校师生的共同愿望。您认为对此我们该采取哪些策略?
吴:国际竞争离不开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依赖于人才的竞争。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科技与综合国力方面能独领风骚,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全世界人才的汇集,近年“新科技”的繁荣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裔人才的流入。正如一位美国科学家指出的,美国应该为发展中国家支付一大笔教育经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教育面临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为了使中国的大学更具有世界级水平和声誉,加快中国高教走向世界的改革,我认为其策略是多方面的:(1)高教评估与国际接轨:首先可在专业鉴定、 资格认证方面取得国际互认;(2)引进外资与“外智”:可举办多种类、 多形式、多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行不出国门的“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3)扩大师生国际交流:派出与接受并举, 加大师生国际交流力度。学校与企业联手(包括跨国公司),长期留学与短期“游学”(实践)想结合。
在加大交流引进的同时,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十分重要。因为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已成为现代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指标。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流学科和师资
记:随着中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国人的共识。如何奔“一流”?围绕着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等有不同意见,您如何看这一问题?
吴:自90年代初国家推出“211工程”建设, 一些重点大学提出了“研究型”的标志,并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为目标,力争达到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的1:2,甚至1:1。这种努力无可厚非。但我认为,真正的“研究型”不能仅仅看一个量的指标,更应有一个质的规定。“研究型”不应局限于对研究生数量、比重的追求,更应强调是一种教学思想的转变,即一种教学与科研结合、师生共同参与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普及,比如讨论式的研究型课程的推广,师生共同参与的不只是现有学问的研究和传播,还应该包括对学问的发现和发展,即知识创新过程。其标志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水平。现代大学当然应是研究型大学。
国家加大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力度,通过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方式打破条块分割,优化资源配置,组建新的大学,“综合性”成为中国高教改革中的一个新的“热点”。我认为“综合性”作为现代高教的一大特征同样不止是一种量化指标,而应作更广义的理解和阐释,就现代大学而言,要从学科的综合到功能的综合,就现代人才培养而言,要从知识的综合到能力的综合,最后当然是一种素质的综合。
记:建设“一流”大学,您认为最应具备哪些条件?
吴: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学科和一流的师资。所谓一流就是一种领先,在英文中就是“LEADING”。 所谓“领先”不应只是既有学科的传统水平是否领先,当然,一所一流大学必须有一些在同领域中水平领先的传统优势学科,否则无法成为一流。其次,一流的标志还在于其在最新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有没有那些能代表未来、领导发展的新型学科,即未来科技发展的领头学科,比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所以,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不只是传统的优势保持,更需要有超前意识的布置新学科和新方向的发展。同济大学提出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方针是“依托传统优势”和“拓展高新科技”并举。我们的传统优势学科是水平一流的,如土木、建筑、规划、环境、海洋等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中,同济大学的桥梁和海洋是获得超重点支持的学科);另一方面,在新兴的生命医学、现代材料和信息技术领域,我们也正在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行学科建设。
一流的学科离不开一流的师资,“大学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师资建设要走引进和培养并重的路子。师资建设是核心,学校的“校魂”缔造依赖于“师魂”的宏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和加强以“教师为中心”的校内管理改革。
记:同济大学提出并制定了自己的教学、研究、服务、交往四大功能并举的发展理念,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吴:这四大功能的基本框架是——
教学育人才:坚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并重。我们认为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构建以全日制的学位教育为主体,以积极发展面向社会的多种类教育和面向世界的多形式合作办学为两翼的大学教学模式;研究出结果: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并重;服务创效益:坚持科技攻关服务和参与决策咨询服务并重,全面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交往促文明:如果说“服务”成为现代大学的第三大功能已逐渐为世人所接受的话,那么,确立“交往”作为现代大学的第四大功能是十分必要而意义深远的。同济大学这几年一直为此而努力着,我想,“和衷共济,自强不息”,同济精神中包含的正是这种与各行业的海内外朋友团结互助,共创未来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