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劳而获:修身养性的关键--“治理之书”对独斗的解读_群书治要论文

不劳而获:修身养性的关键--“治理之书”对独斗的解读_群书治要论文

笃行而不倦:修身之关键——《群书治要》有关笃行的诠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键论文,不倦论文,群书治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笃行,最早由孔子提出:“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其后,这一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欲人之信己,则微言而笃行之。笃行之,则用日久;用日久,则事著明;事著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其可诬乎?”笃行是古人修身的重要内容和判断一个人的标准,涉及与学习、言语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受到思想家、学者的强调和重视。贞观初年,魏征及虞世南、褚亮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编辑《群书治要》,本于“务乎政术”、“本乎治要”之宗旨,博采经、史、子典籍六十五种,删其繁芜,择其精粹,浓缩成五十卷,成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经典之作。笃行之理论在这部典籍中得到了反复强调和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作为修身之关键,历经两千多年,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值得提倡和发扬光大。

      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笃行

      儒家非常重视和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将其置于优先的位置:“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人的知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其中书本知识的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书本知识在有序地开展教学、开启人的智力、增长知识、明白事理等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只是了解世界和修身的一个方面,它还有赖于与笃行的相互配合和互动。朱熹在总结前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反复强调致知——学习、力行——笃行在人的修身之中的重要性,两者不能偏废,必须同时花大力气,而且在学习之初,就应当充分考虑笃行:“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强调了学习和笃行应当同时得到重视,尤其不能忽视了笃行。

      人类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对个人来说,增加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对社会而言,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建设和改造自然界和社会,而后者显然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学习只是开端和过程,而笃行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和最高阶段。扬雄按重要程度科学地排列了学、行、言、教四者的次第:“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之,又其次也。”明确将笃行置于最重要的位置。朱熹则将学习与笃行两者的关系和地位解释得更为清晰:“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先后只是表示顺序,轻重则突出了重要性,强调了笃行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群书治要》为什么在学习与笃行的关系上如此强调笃行的重要性呢?这是因为,人们的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事理,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为了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荀子》曰:“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所谓“布乎四体”,是指学习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并非只是为了增长知识、能言善辩。这是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的差别之一。古代君子通常实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念,但最高理想还是“兼济天下”——为国家长治久安、黎民安居乐业贡献力量。《群书治要》还进一步强调,如果所学知识严重脱离实际,或在运用中不能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是照搬书本的教条,有时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祸国殃民。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但是由于不能将军事理论应用于实际战争,在与秦军之战中,“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沉痛的历史教训从反面告诉我们,光有书本知识而完全脱离实际,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有时是难以估量的。

      二、言行相符是人的基本素质

      笃行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之中,而且还表现在与言语的关联方面。言行一词,盖指一个人的语言和行动,涵盖了人的主要社会活动。《周易》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言行虽然已经构成了一个词,但是,却有各自独立的内涵,具有不同的社会作用,能够分别作为衡量人的标准:建言、建功(笃行),各有其独立的价值。

      言行相符的核心是信。信的本意为说话诚实、不撒谎、不虚伪,涉及面广,且非常重要。诚实不欺意义上的信,尚可看作是一种心态、一种意识,若付诸实践,自然就产生了守信用和实践诺言的内涵,即话说出了就要求做到,许下之诺言,就应当努力践行,这成为古人推崇和尊重的美德。“曾子杀彘”、“商鞅徙木立信”诸如此类的事例在历史上不胜枚举。《左传·僖公十四年》日:“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如果我们对别人许下诺言,就必须认真对待,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切勿掉以轻心,失信于人。汉语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出必行”,“言必信、行必果”,“言能践行”等名言、格言、俗语,都强调了实践诺言的重要性。

      虽然言行是行事的两个方面,个人可能偏重其中一类,但是在具体的行事中必须坚持言行相符的原则。古人对此作了反复强调:“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言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言行相符不仅是个人的基本素质、优良品德,也是古人褒扬人物的重要标准之一:“言行相符,始终如一”(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悼刘遵》);“臣时见其所行,信谓言行相符,忠清内发”(《魏书·李彪传》);“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晋书·许孜传》)。上述三例都突出了言行相符作为人物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社会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言行相符是人的基本素质,但是由于检验和衡量言的标准是行,因此后者的地位毫无疑问要比前者更高。同时,从言行的社会作用来看,建功也要比建言更为重要。“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善言,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据此可知,言行相符是人的基本素质,其相互关系是辩证的,而笃行作为衡量与检验言语的标准,其作用更为突出和重要。

      言行相符既然是人的基本素质,自然成为判断人的标准。正确评价一个人,并不能仅仅只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群书治要》提醒人们只听他人所言而做出的评价,不一定保证正确,强调了行在评价一个人时的重要性。在言语与笃行的关系之中,特别应当警惕三种情况。其一、言过其行。薛瑄也强调:“言不及行,可耻之甚,非特发于口谓之言,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这些教诲值得我们牢牢铭记,并作为指导行事的准则。其二、巧言如簧。花言巧语之人,往往心怀叵测,怀有害人之心,需要及时识别,高度防范,以免深受其害。其三、空谈误国。三国时的马谡,“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但是却只会说,不会做,统军“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给蜀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晋朝年间由于士大夫崇尚“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导致时局动荡、国家积贫积弱。这些言行悖异之教训都是极其惨痛、深刻的。

      言行一致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对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发扬光大;反之,若是崇尚高谈阔论、言行悖异成风,则会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造成虚假浮夸、是非混淆的恶果。王符指出:“凡今之人,言方行圆,口正心邪,行与言谬,心与口违。”指出其要害,言行相悖,嘴上说一套、行动上另做一套,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祸害国家。

      综上所述,言行相符是人的基本素质,以笃行来检验人的言语不仅是衡量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之一,而且还是衡量好人、坏人的试金石,前者能够通过教育来解决,而后者则必须加以警惕和防范。

      三、努力笃行之关键

      《群书治要》在论述学习、言语、笃行三者关系之时,更强调笃行的决定性,将其作为修身之关键。《史记》载:“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司马贞索隐:“姚氏云:‘桃李本不能言,但以华实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径也。’”“疾风知劲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真金不怕火炼”等俗语也都强调了实际最能说明问题、最能证明事理。而且,通过笃行的磨练也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既然笃行如此重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具体贯彻和实施呢?

      首先,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之外,还要重视行不言之教。并非所有的知识、教诲都必须通过言语来表达、传输,还可以通过行不言之教,用具体行动来示范并实施,而这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多言多语者未必一定有真才实学,而不采用言教,以实践来示范,也是教育,或者说学习之有效方法之一。

      其次,慎言。《诗经》云:“慎尔出话,敬尔威仪。”薛瑄更是明言:“谨言最是难事。”要做到慎言,并非只是少讲几句话、不轻易许诺那么简单,而是包含了很多要义。其一、说话之前要经过充分的考虑,不能不顾是否能够做到就脱口而出。“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凡是没有根据、或说了之后做不到的事,必须谨慎对待,不能轻易言之。其二、凡事不必总是先说。“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周氏曰:‘先行其言者,行之于未言之前。而后从之者,言之于既行之后。’范氏曰:‘子贡之患,非言之艰而行之艰,故告知以此。’”其三、为官、掌权者,更要注意慎言。“凡权重者,必谨于事;令行者必谨于言。”为官者一句话,往往会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和后果,小则损害自己的形象,大则危害社会,所以尤其需要重视慎言。其四、充分认识“失言”的危害性。“苟轻言戏谑,后虽有诚实之言,人亦弗信矣。”人若“失言”,不但说明其道德素质低下,还会大大降低个人信誉度,以后再说真话也不会有人相信,留给人的是不能信任的印象。

      从理论上理解笃行的重要性固然非常有必要,但是还需进一步考虑实施笃行应该怎样具体入手。

      笃行要先从小事、易事做起,由浅入深,逐步发展。《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由于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并且受到学识、条件和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有很多人一辈子都难以成就大事业。如果一开始只想干大事,往往会连小事都干不好,最终一事无成。对一个人来说,需要切记的是:“勿以善小而不为。”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逐步积累,最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笃行者还要有长期坚持的意念,不能急于求成、浅尝辄止。“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尤其是遭遇挫折、失败之时,不能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更不能松劲、懈怠,仍要坚持“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的斗志,继续努力,以免功败垂成。如果一个人尽了最大的努力,因受到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全力以赴的事业最终未能获得成功,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这才是对待笃行的正确态度。

      笃行还要积极付诸行动,不犹豫、不拖拉,应当创造条件早日实施,不能等待。《论语》曰:“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朱熹解释说:“前所闻者既未及行,故恐复有所闻而行之不给也。”其意就是闻善即迁、闻善即行,不要犹豫、迟缓。

      当然,笃行并不是蛮干、乱干,首先要认真分辨,是否该干;其次考虑采取合适的方法。《礼记》曰:“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处事最当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只有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踏踏实实,笃行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笃行与学习、言语关系密切而辩证:学习能促进笃行,而言行相符是人的基本素质与道德。在强调笃行之时,需要坚持几条原则。其一、学习并不是为了空谈,而是为了提高道德素质、增加知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笃行、作用于社会。其二、言语要求与行动相符,不能嘴上高谈阔论、脱离实际,力戒“言不顾行,行不顾言”的作风,充分认识和理解其危害性,并要牢记“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之教导,努力做到言行相符。其三、笃行要从小事做起,遇到挫折不气馁,持之以恒,设法克服困难,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标签:;  

不劳而获:修身养性的关键--“治理之书”对独斗的解读_群书治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