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传染病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研究在治疗中度肝癌疼痛中采取盐酸曲马多与针灸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中度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16)与实验组(n=16),将采取盐酸曲马多单独治疗患者当做参照组,将采取盐酸曲马多与针灸联合治疗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观察两组中度肝癌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组间差异情况。结果:实验组中度肝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75%、生活质量评分(47.69±1.54)分,参照组中度肝癌患者总有效率62.50%、生活质量评分(40.54±1.11)分,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形成分析意义(P<0.05)。结论:将盐酸曲马多与针灸联合治疗用在中度肝癌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降低疼痛,改善日后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针灸;盐酸曲马多;中度肝癌;疼痛疗效
肝癌起病比较隐匿,发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在出现典型体征与症状时多数都是中晚期,临床治疗中主要应用三阶梯止痛药[1],虽然存在一定效果,但是长期服用可能引发依赖性,进而需要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现对我院分析的32例中度肝癌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此次我院分析的32例样本数据均从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度肝癌患者中选取,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患者,每组患者例数为16例,实验组中女性8例,男性8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30岁,中位年龄(50.22±5.21)岁;参照组中女性9例,男性7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29岁,中位年龄(51.24±4.54)岁。利用统计学软件来分析两组中度肝癌患者资料,数据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不显著且P>0.05,故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单独应用盐酸曲马多,每次100mg,每间隔12小时给药一次,进行10天的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选取患者太冲、章门、合谷、期门、血海、足三里、关元、三阴交、中脘、期门、天枢等选取,依据针灸规范选择0.30mm×40mm和0.30mm×25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以及不锈钢无菌三棱针,长度为6.5cm。选取患者仰卧位,利用75%乙醇局部消毒患者皮肤,斜刺期门0.5~0.8寸,直刺太冲0.5~0.8寸,直刺章门0.8~1.0寸,直刺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天枢、中脘1.0~1.5寸,单手进针,在患者得气之后通过平补平泻法留针大约30~40分钟。留针过程中利用温针灸干预足三里、关元、三阴交等穴位,在针柄上套上2cm艾柱,在穴位上垫纸片,选择自下往上方式点燃且进行温针灸,每穴大约灸1`2柱,最适合温度为局部皮肤温热,每天一次,进行10天治疗。利用75%乙醇常规消毒委中、丰隆、血海等穴位的局部皮肤,手持三棱针进行点刺出血随后迅速出针,每处大约出血5`10ml。如果处血量比较少,此时可以进行拔罐辅助,对针刺部位利用无菌干棉球进行处理,通过酒精棉球对创口附近血液进行清理,每5天一次,进行两次治疗。
1.3 观察指标
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疼痛症状完全缓解,不影响睡眠,可正常生活为显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疼痛所有改善,睡眠受到轻微干扰,生活基本正常为有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疼痛改善不显著,睡眠受到严重干扰,生活不正常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进行研究的32例中度肝癌患者分析所有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两组中度肝癌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选择卡方检验,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两组中度肝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选择t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中度肝癌患者中经治疗后1例无效,9例好转,6例显效,总有效例数15例,总有效率93.75%,参照组中度肝癌患者中经治疗后6例无效,5例好转,5例显效,总有效例数10例,总有效率62.50%,P<0.05,X2=4.5714,统计学有意义。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两组中度肝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分析意义。实验组中度肝癌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0.05,故形成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医理论显示癌肿病理变化是正气内虚,且瘀血、热毒、痰浊相互作用,长此以往形之肿块,属于本虚标实之症[2],一般会由虚而得病,进而因虚致实。中医治疗癌痛虚实夹杂疾病基本原则为解毒化痰、扶正祛邪、祛瘀通络,合谷与太冲联合具备镇心安神、解郁止痛、行气理血的作用,两个穴联合被叫做四关,因都属于原穴,太冲属于足厥阴肝经原穴[3],合谷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原穴是脏腑元气留止的关键部位,对原穴进行针刺可促使三焦元气通达,进而维护正气,达到抗御病邪的作用,两穴联合针刺,太冲善调血,合谷善调气,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上下配穴,可行气理血、疏通经络、协调阴阳[4];足三里、关元、三阴交针刺之后具备化生气血、祛邪扶正、滋阴补肾、补虚培元的作用;天枢、期门、中脘、章门针刺之后具备疏肝解郁止痛、调理气机、行气止痛的作用,四穴都是近部选穴,存在通调腹部气机的效果[5];血海、委中、丰隆针刺之后具备活血化瘀、清火解毒、通调血脉,点刺出血之后可将体内壅滞之血排出,促使血运通畅,刺血疗法可促使机体之水湿痰浊,去除痰浊则脉络通,邪热外泄,排除毒邪则经络通,通则不痛[6]。
此次研究发现实验组中度肝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75%、生活质量评分(47.69±1.54)分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各项数据,P<0.05,统计学形成分析意义。与汤欢研究结果一致,治疗总有效率95.00%、生活质量评分(46.13±4.11)分。
综合以上结论,将温针灸与盐酸曲马多联合疗法应用在中度肝癌患者中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承莲,杨学刚,陈虹等.不同疼痛预处理配合音乐疗法在肝癌TACE后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9):1588-1590.
[2] 王伟娜,荚卫东,宋瑰琦等.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肝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4(27):3256-3259,3260.
[3] 卢美平.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464-466.
[4] 洪彬源,陈桂纯,赖晓红等.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用于肝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J].广东医学,2013,34(8):1266-1268.
[5] 谢可平,谢士彪,宋于生等.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76-77.
[6] 汤欢.针灸联合盐酸曲马多治疗中度肝癌疼痛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5(38):42-43.
论文作者:史朝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9
标签:肝癌论文; 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实验组论文; 盐酸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有效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