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耳穴贴治疗肝胃不和失眠疗效的浅析论文_唐伟, 唐婉婷,罗杨文,司祚平,刘卓, 艾珏萍(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唐伟(1997年2月-),男,籍贯湖南邵阳,本科,长沙医学院本科在校生,研究方向:360434302@qq.com

通讯作者:艾珏萍(1990年11月-),女,籍贯湖南,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针灸推拿教学及临床工作,E-mai:462135482@qq.com.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2018年度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长医教[2018]77号-114

(长沙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失眠(中医称“不寐”)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和工作节律的加快,以及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肝胃不和导致的失眠越发增多。通过对PSQI评分变化的观察,运用莱菔子耳穴贴作为一种便捷的耳穴敷贴,除了可以治疗和预防肝胃失眠外,还可以极大地方便、迎合了广大失眠患者的需求。

[关键词]莱菔子;耳穴贴;肝胃不和;失眠;疗效观察;PSQI评分

1、失眠的定义

失眠中医称不寐[1],中医病名。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病性有虚有实,且虚多实少。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肝主疏泄,胃气的和降也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功能,又有五行中肝主木,胃为土,木乘土亦能导致肝胃不和从而引发失眠。

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诊断学》[2](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有关肝胃不和[3]证诊断标准拟定:胃脘、胁肋胀痛或窜通,胃脘痞满,呃逆,嗳气,吞酸嘈杂,饮食减少,情绪抑郁,善太息,或烦躁易怒,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3、排除标准

3.1一过性失眠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可因一时性情志不舒、生活环境改变,或因饮用浓茶、咖啡和服用药物等引起。一般有明显诱因,且病程不长。一过性失眠不属病态也不需任何治疗,可通过自身自然调节而复常。

3.2生理性少寐 多见于老年人,虽少寐早醒,而无明显痛苦,属生理现象。

4、莱菔子

原名:莱菔子[4];名:萝卜子、芦菔子、罗苋子、罗卜子、卜子、药性:平;药味:辛、甘;归经:脾、胃、肺、大肠经;功效:消食导滞、降气化痰;主治: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腹泻、下痢后重、咳嗽多痰、气逆喘;用法用量:外用:制作成耳穴贴

5、选穴

5.1神门:在三角窝的外1/3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之前,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镇静、镇痛、养血安神之效。

5.2肝穴:在胃穴的外上方,耳甲艇边缘处,为阴性穴。有疏肝理气、柔肝利胆等功效。

5.3胆:耳甲艇内,肾穴与肝穴连线之间的中间处,左侧耳此点为胰穴,右侧耳此点为胆穴,为平性穴。有健中和胃、消食止呕、理气疏郁、清热利胆之效。

5.4胃穴:在耳轮脚消失处,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和胃止痛、镇静安神之效。

5.5脾穴:在肝穴的下方,紧靠对耳轮缘,为阳性穴。有滋生营血、健脾补气之效。

6、治疗过程及疗效观察

莱菔子耳穴贴治疗肝胃不和失眠型失眠进行临床观察,以期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为今后寻找更易推广的中医耳穴疗法提高失眠疗效提供新的思路;创新性地观察及比较莱菔子耳穴贴与王不留行耳穴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评估莱菔子耳穴贴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从而为中医耳穴疗法提高失眠疗效提供临床依据。

7、研究方法

选取针推协会志愿队及经俞堂国医馆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肝胃不和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配至耳穴疗法(A组)、耳穴疗法(B组)。A组给予莱菔子耳穴贴,3日一贴为一疗程。B组给予王不留行耳穴贴,每晚一次。选取耳穴神门肝、胆、胃、脾。两组疗程均为30天,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5]及PSQI评分[6]的变化,并判定临床疗效。

8、研究结果

8.1基线资料方面,共入组病例30例,其中(A组)15例,(B组)15例,两组病人入组当天的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文化程度、职业分布、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8.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失眠、食少纳呆、胃脘、胁肋胀痛、舌质舌苔及总分方面,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睡眠质量[7]、入睡时间方面,A组优于B组(P<0.05),在平均睡眠潜伏期[8]时间和觉醒时间方面,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3 PSQI评分方面,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PSQI各单项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及总分方面,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入睡时间及日间功能障碍[9]方面,A组优于B组(P<0.05),总分方面,A组优于B组(P<0.05),A组与B组提示A组在降低PSQI评分及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两项单项积分方面明显优于B组;且A组在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明显优于B组。

8.4失眠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A组总有效率为90%,B组总有效率为85%,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经统计后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提示A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明显优于B组。

8.5失眠的综合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A组总有效率为95%,B组总有效率为85%,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经统计后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提示A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B组。

9、研究结论及分析

“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医证候中肝胃不和引发的失眠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运用莱菔子耳穴疗法在降低患者PSQI评分及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明显,在改善食少纳呆、胃脘、胁肋胀痛等症状方面及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显著,失眠的综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总体来说,莱菔子耳穴疗法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日常防病治病保健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玉英.不寐从胃论治五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3):36-37.

[2]王慧如,王维广,刘哲,梁艳,陈子杰,翟双庆.中医诊断学辨证体系中脏腑辨证变迁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7,58(24):2071-2075.

[3]沈银河. 失眠症肝郁类证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临床特点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

[4]黄婧文.炒莱菔子治疗小儿积食发热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1):1283-1285.

[5]佟旭. 失眠的证候与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6]刘燕朋,周进涛,连俊红.米氮平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抑郁症状、PSQI评分及睡眠结构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12):1398-1401.

[7]罗亚楠.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失眠患者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1:23-24

[8]田苗,王建强.王自立教授从“胃不和则卧不安”论治不寐经验[J].西部中医药,2018,31(8):34-35.

[9]宝娜,乔海英.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的导眠及日间功能的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0):17779+17781.

论文作者:唐伟, 唐婉婷,罗杨文,司祚平,刘卓, 艾珏萍(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莱菔子耳穴贴治疗肝胃不和失眠疗效的浅析论文_唐伟, 唐婉婷,罗杨文,司祚平,刘卓, 艾珏萍(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