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 产房 530012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产时发热的产妇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减少分娩期并发症,并减少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方法 选择2018年1月-7月在我院产房分娩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产时感染产妇100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期产时感染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3%)、胎儿窘迫率(23 %)、新生儿窒息率(2%)、新生儿肺炎发生率(5%)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采取超前的护理措施,对有可能发生的分娩期并发症提早发现,早处理,从而预防不良结局的发生,对降低产时感染导致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时发热;预见性护理;妊娠结局
产时发热是指临产后至分娩前体温≥37.5℃,是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生率为1.6%-14%[1],且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及生命安全。产妇若出现产时发热,尤其是高热,将增加产后出血、难产、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发生率[2],并可能导致胎儿窘迫、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甚至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3]。因此,对产时发热产妇进行提早预防,加强监测,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在减少产妇分娩期并发症,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数据来源于2018年1 月-7月在我院产房分娩的产妇,选择100例采取产时发热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产时发热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产时发热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为22-40岁,分娩孕周为37-42周,其中初产妇共48例,经产妇52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均无妊娠高血压、糖尿病、肝内胆汁瘀积症等合并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产妇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等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
1.3 统计学处理 用 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方法,采用双侧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并分析两组产妇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观察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产妇无严重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情况发生。其中,观察组产后出血率3%,低于对照组11%(P<0.05),且观察组中产后出血者出血量均小于1000ml,对照组中出现3例产妇产后出血量大于1000ml;观察组总的新生儿窒息率为2%,低于对照组10%(P<0.05),且观察组无新生儿重度窒息及脑损伤,而对照组发生1例重度窒息和脑损伤。
3.预见性护理措施
3.1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产程延长过多消耗体力从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此外,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腔感染等[4]也是产后出血的诱因。然而,我国及欧洲发达国家颁布的最新指南仅推荐常规预防性使用宫缩剂来积极处理第三产程从而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5]。因此,在胎儿娩出后有效的使用缩宫素,即除常规应用缩宫素肌注或宫底注射外,遵嘱使用缩宫素静滴维持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在产后出血的救护中,根据预见性护理原则,应针对病因做好周密急救方案。对于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可积极协助胎盘娩出,必要时进行刮宫治疗;对于软产道损伤引起的产后出血,应协助医师寻找出血部位,并进行缝扎,以彻底止血。严同时,应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早识别休克及DIC等严重并发症。
3.2 胎儿窘迫 妊娠晚期的发热包括产时发热,即指产前48h内妊娠妇女体温≥38.1℃直至胎儿娩出,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6]。预见性护理措施中,对发热产妇,尤其体温持续上升者应持续胎心监护,观察胎心音基线变异情况及羊水性状,如有胎心基线抬高,变异减少或消失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3 新生儿窒息 产时发热与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密切相关[7]。在预见性护理中,对于高度怀疑胎儿宫内窘迫或宫内感染的患者,分娩或剖宫产时应及提早请新生儿科医师到场,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生儿窒息和感染,以改善新生儿预后。对产时感染、羊水粘稠、粪染者应提前准备好复苏器械设备,提前通知有关人员到场,准备复苏。
3.4 新生儿肺炎 其从病因学角度,新生儿肺炎主要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大类,其中吸入性肺炎根据吸入物内容可进一步分为羊水吸入、胎粪吸入、血液吸入、乳汁吸入、胃内返流物吸入等;感染性肺炎从感染时间上可分为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感染、出生后感染;按病原学可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等[8]。预见性护理中,对产时发热产妇且羊水粪染者,应警惕新生儿肺炎发生,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心率,意识状态、皮肤颜色等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报告儿科医生及时处理。同时,应注意新生儿呼吸频率、深浅和节律,如患儿面色苍白,出现点头样呼吸、吸气呻吟等症状,提示病情危重[9],应立即通知儿科医生到场并做好抢救准备。
目前,产时发热多采取对症处理,而预见性护理措施除必要时采取物理降温外,还需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采用多种措施联合的方法进行干预。研究显示,宫内感染会增加母体产褥期感染率及新生儿脑损伤风险,并可能导致新生儿远期神经系统发育不良[10]。因此,预见性护理中需辨别产时发热种类,根据情况及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避免不良结局[11]。此外,预见性护理高度重视胎心基线变异情况,发现胎心音加快或基线变异欠佳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终止妊娠,从而减少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对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及时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提前通知有关人员到场,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综上,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及时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调动护理主动性,提高产科护理水平和质量;采取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进行预见性护理,并早期实施、定期进行,可使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持续性、有效性,从而有效降低分娩并发症,改善母儿结局。故产时发热的预见性护理,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廖爱香.68 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诊治观摩及探讨[J].中医外医学研究,2014,12(1) : 108-109.
[2] 祁志宇,张殿尧,党翠玲等.产时合格选择分娩体位及自然娩
肩对妊娠结束和母体产后恢复的临床研究[J].2016,38( 8) :1215-1219.
[3] Kovo M Schreiber L,Ben-Haroush A,et al. Intrapartum fever at term: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lacental pathology[J].J MaternFetal Neonatal Med,2012,25( 8) : 1273-1277.
[4] 谢幸,孙北华,段涛. 分娩并发症产后出血[M].第九版妇产科学.
[5] 刘兴会 陈锰.全球产后出血指南异同[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6).
[6] 吴丽群,高洁,蔡平生,祁慧娇.产时发热对围生儿的影响[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44(9).
[7] 卢钺成. 产前发热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J]. 广东医学,2012,33(3): 331.333.
[8] 刘 洪,张维赟等.氨溴索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3).
[9] 张燕. 新生儿肺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7
[10] Mallard C. Inflammation during fetal and neonatal life:implicationsfor neurologic and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in children and adults[J]. Annals of Neurology, 2012, 71(4):444-457.
[11] 张艳.产时发热与宫内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2017,11(22).
作者:何淑贞,女,35岁,主管护师,工作单位: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
唐丽春,女,45岁,副主任护师,工作单位: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
论文作者:何淑贞 唐丽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新生儿论文; 预见性论文; 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宫内论文; 胎儿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