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供需波动变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需论文,能源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近二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带动能源供应和需求增加。由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复杂性,能源的供应和需求常出现“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反过来又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
2 能源供应波动研究
对能源供应波动的研究本文从两方面来进行,其一是能源供应量的波动即能源生产量的波动;其二是指能源供应类型结构的波动即不同类型能源生产量比例之间的波动。
2.1 能源供应量波动研究
我国能源供给面临巨大消费压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能源生产也相应快速增长。从1978年到2002年的25年当中,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增加了1.22倍,其中原煤产量增加了1.23倍,原油产量增加了0.60倍,天然气产量增加了1.38倍,水电增加了5.46倍[2] [3]。下面以我国一次能源供应状况来研究我国能源供应量的波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见表1。
表1:我国能源生产总量
年份 能源生产总量 年份能源生产总量
(Mtce)(Mtce)
1978 627.7 19961326.16
1980 637.3519971324.1
1985 854.4619981242.5
1990 1039.22
19991091.26
1991 1048.44
20001069.88
1992 1072.56
20011209
1993 1110.59
20021390
1994 1187.29
20031603
1995 1290.34
20041846
由表1我们得出能源生产总量的柱状图,见图1。由图1分析可得:我国能源生产在1996年达到波峰,而后出现几年的连续负增长,到2000年达到谷底,此时各能源生产企业总体产能明显萎缩;从2001年开始,能源生产又迅速回升,2002年的产量已超过1996年的波峰值,说明能源产能恢复,供应激增。
附图
图1:我国能源生产总量波动图
通过计算,我们采用以下公式得出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波动率。见表2。
P=(Q[,m]-Q[,n]/(m-n)Q[,n])×100%(1)
其中:P为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波动率
Q[,m]、Q[,n]分别为m年、n年能源生产总量
表2 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波动率
年 份 能源生产总量年 年 份能源生产总量年
平均波动率平均波动率
1978~19800.77%
1997 -0.16%
1980~19856.81%
1998 -6.16%
1985~19904.32%
1999-12.17%
19910.89%
2000 -1.96%
1992 2.3%
2001 13.00%
19933.55%
2002 14.97%
19946.91%
2003 15.23%
19951.86%
2004 15.16%
19962.78%
根据表2数据,为分析明了,我们建立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波动率柱状图,见图2。
附图
图2 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波动率柱状图
由图2可以看出,我国能源生产波动率在近几年非常剧烈,正负波动最大达到27.4%,这种剧烈的波动,使得能源项目投资主体在进行能源项目投资时要非常谨慎。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使得能源产业项目,具备实物期权特性,对某些项目可以采用实物期权理论进行评价和决策[4] [5] [6]。
2.2 能源供应结构波动研究
能源供应结构波动是指能源供应类型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供应类型比例的变化,预示着能源项目投资的方向,违背结构波动发展的方向,就将承担巨大的系统投资风险。下面来研究我国能源供应结构的波动,依旧以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为研究对象。表3是我国各类能源供应量数据,表4为我国各类能源供应结构比例。
表3 我国各类能源产量
年份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
(亿吨)
(万吨)(亿立方米) (亿千瓦小时)
19786.2 10405 137.3
446
19806.2 10595 142.7
582
19858.7 12490 129.3
924
199010.8 13831 153 1267
199110.9 14099 160.7
1247
199211.2 14210 157.9
1307
199311.5 14524 167.7
1518
199412.4 14608 175.6
1674
199513.6 15005 179.5
1906
199614
15733 201.1
1880
199713.7 16074 227 1960
199812.5 16100 232.8
1989
199910.5 16000 252 1966
200010
16300 272 2224
200111.6 16396 303.3
2774
200213.8 16700 326.6
2880
200316.6717000 344 2837
200419.5617500 408 3280
表4 我国能源供应结构比例
年份能源供应的结构(%)
原煤 原油天然气 水电
1978 70.3 23.72.9 3.1
1980 69.4 23.83
3.8
1985 72.8 20.92
4.3
1990 74.2 19 2
4.8
1991 74.1 19.22
4.7
1992 74.3 18.92
4.8
1993 74
18.72
5.3
1994 74.6 17.61.9 5.9
1995 75.3 16.61.9 6.2
1996 75.2 17 2
5.8
1997 74.1 17.32.1 6.5
1998 71.9 18.52.5 7.1
1999 68.3 21 3.1 7.6
2000 66.6 21.83.4 8.2
2001 68.6 19.43.3 8.7
2002 70.7 17.23.2 8.9
2003 74.2 15.22.9 7.7
根据表4的数据,为了更直观的分析,我们建立能源供应结构比例柱状图,见图3。
附图
图3 我国能源供应结构比例柱状图
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能源供应结构比例趋势:煤炭供应的比例有所减少,原油产量和原煤产量比例结构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即原煤比例降低的部分由原油为主替代。天然气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尤其在原油产量在近年降低的情况下更是不断上升,这说明我国在石油生产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滑的同时,天然气产业正在不断强劲发展。水电的发展,基本维持缓慢上升的态势。这种能源供应结构波动的特性说明,我国能源产业的供应结构正在朝清洁能源发展的方向前进,因此,能源产业的项目投资应该顺应这一潮流。
2.3 能源供应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能源供应影响因素,主要受国家产业政策和能源需求的影响[7]。国家产业政策决定了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政策的力度大小决定能源产业发展的速度。而能源需求的影响强度决定能源产业现实的或潜在的增长要求,是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直接动力。
对能源供应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考虑能源生产弹性系数[8]。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指能源生产总量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但是,这一系数不能说明能源供应的区域不均衡现象,也不能说明能源供应与国民经济周期的不完全同步现象。
如何研究区域能源供应影响因素,可从以下几方面来重点考虑:(1)研究国家能源战略在该区域的规划以及区域自身能源规划。(2)考察目前区域经济的增长率和未来10~20年的趋势。(3)考察目前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和未来5~10年的趋势。(4)考察目前区域能源供应波动范围。(5)考察目前能源在建和拟建项目在未来的动态供应波动范围。
3 能源需求波动研究
3.1 能源需求量波动研究
能源需求量一般用能源消费总量来研究。能源消费总量指一定时期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能源消费总量中既包括作为燃料、动力使用的能源,也包括作为原材料和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表5是近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波动数据。
表5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单位:Mtce
年份有源消费总量 年份 能源消费总量
19911037.83
1998 1322.14
19921091.71999 1301.19
19931159.93
2000 1302.97
19941227.37
2001 1349.14
19951311.76
2002 1480
19961389.48
2003 1678
19971377.98
2004 1970
通过计算,我们采用以下公式得出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波动率。见表6。
D=(Q[,m]-Q[,n]/(m-n)Q[,n])×100%(2)
其中:D为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波动率
Q[,m]、Q[,n]分别为m年、n年能源消费总量
表6 我国能源消费年平均波动率
年份 能源消费年
年份 能源消费年
平均波动率平均波动率
1991
1998 -4.1%
1992 5.19%
1999 -1.59%
1993 6.25%
2000 0.14%
1994 5.81%
2001 3.54%
1995 6.88%
2002 9.70%
1996 5.92%
2003 13.38%
1997 -0.83%
2004 17.40%
根据表6的数据,为了更直观的分析,我们建立能源需求总量波动率柱状图,见图4。根据图4,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需求波动变化率在近年有较大的波动,最大波动率正负绝对值达到21.5%,波谷为1998年,波峰为2004年。相对能源供应的波动率来看,能源需求的波动率相对比较稳定,但近年波动加剧。
附图
图4 能源需求总量波动率柱状图
3.2 能源需求结构波动研究
3.2.1 能源需求品种结构波动
对能源需求品种结构波动研究,我们从各种能源消费量的变化来进行比较分析,以历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数量品种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见表7,表7为我国近年能源消费结构波动数据。
表7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波动表
年份能源消费量 以能源消费总量为100
万吨标准煤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1995年 131176 74.60 17.50 1.806.10
1996年 138948 74.70 18.00 1.805.50
1997年 138173 71.50 20.40 1.806.30
1998年 132214 69.60 21.50 2.206.70
1999年 130119 68.00 23.20 2.206.60
2000年 130297 66.10 24.60 2.506.80
2001年 134914 65.30 24.30 2.707.70
2002年 148000 66.10 23.40 2.707.80
2003年 167800 67.1
22.7
2.8 7.4
表1-表6资料来源:①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0),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②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③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④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根据表7的数据,为了更直观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建立能源消费结构波动图,见图6。
附图
图6:我国能源需求结构
由图5可以看出,近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整体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附图
图5 能源消费结构波动图
(1)煤炭占能源消费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2002年趋势有略微向上的变化。
(2)石油占能源消费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上升比例非常明显。
(3)天然气占能源消费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上升比例最大,接近50%。
(4)水电处在缓慢上升趋势。
上述变化正好和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出现明显的一致性的特征。环保政策的实施,使煤炭的消费比例下降;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石油消费的大幅增加;洁净能源的计划,使天然气的开发和消费迅猛发展;水电作为传统洁净能源继续稳步发展。
3.2.2 能源需求主体结构变化
图6是我国能源需求结构图。由图6可以看出,在能源需求结构中,第二产业一直占据绝对地位。在第二产业中,能源消费量居前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四个行业合计占第二产业能源需求的55%[9]。
3.3 能源需求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一般情况下,影响能源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和变化,如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其本质是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2)国家的节能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不考虑任何结构性因素,依靠技术进步、生产工艺改善,节能降耗对各行业能源需求下降也起到了较大作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了较完善的节能管理系统,1998年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并依据该法颁布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到20世纪末我国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产能耗仍比发达国家高出30%-40%,节能降耗的空间很大。
(3)生活消费能源的变化。生活消费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1%-12%,它的变化也会对能源消费总量产生影响。现实中,生活消费能源并不像想像当中的那样稳定增长,从1995年到2000年的5年间,我国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48.7%,与此同时生活消费能源总量却下降了5.3%。每万元GDP的生活消费能源由1995年的0.27吨(标煤)下降到了0.17吨,下降了37%,相当于减少能源消费8334万吨。从人均生活消费能源指标来看,不同时期的波动较大。影响人均生活消费能源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消费能源的结构性变化及家用耗能产品的能耗变化。其中,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因素将使人均生活消费能源有上升趋势。生活消费能源的结构调整是引起人均生活消费能源下降的主要因素[9]。
4 近期能源供应趋紧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目前煤炭、电力占我国能源消费量的74%,其供求关系及价格变化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导致近年煤炭和电力能源趋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由于能源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导向与实际的能源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偏差[2]。
(1)我国“十五”能源发展规划中对煤炭和电力的市场需求估计不足,导致我国能源发展规划中关于煤炭开采和电力建设项目投资不足,这是煤炭和电力供应不足的直接原因。
(2)我国产业结构中,高能耗的第二产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业投资未能有效控制,存在明显扩大的趋势。这是导致我国能源需求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
(3)国家节能降耗的措施效应下降。节能法刚出来时,各个产业对节能的意识有明显增强,但是近年有所松懈,导致节能的成效下降。从而加剧了能源供需不足的矛盾。
(4)能源项目投资建设的周期效应使能源供需缺口的矛盾不能马上缓解。由于电力项目本身的建设期比较长,水电项目的建设期就更长。因此,客观条件决定了电力项目的建设不可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予以调节。
解决当前能源紧张的主要办法有:
(1)实效的办法之一是:立即调整产业结构,压缩和控制高能耗的产业发展,目前国家已经在大力实行,但是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和机制,不能“一压全压,一控全控”,应该分区域,分步骤“有所压、有所控”的进行。
(2)实效的办法之二是:立即全面加大推进节能工作的力度。制订节能的激励机制;制订更加严格的节能标准;扩大节能执法的广度;强化节能执法的力度等。
(3)调整“十五”规划,抓紧建设煤炭开采和发电的大型项目。这是缩短供需矛盾周期,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的办法。
标签: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 能源管理系统论文; 波动率论文; 煤炭能源论文; 煤炭行业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