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陈善国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陈善国

四川省乐至县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三黄汤加锡类散、康复新等保留灌肠。结果:35例中,临床治愈22例,占62.8%;显效10例,占28.5%;无效3例,占8.5%;总有效率为91.4%。结论:我科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认为自拟三黄汤加减保留灌肠并根据病情配以柳氮磺吡啶片口服,锡类散、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作用迅速,方便,疗效肯定,治疗效果佳,并能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溃疡性结直肠炎;中药;灌肠

【 abstract 】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tention enema treatment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ulcerative rectitis.Methods:from quasi three yellow tonga tin powder,such as rehabilitation new retention enema.Results:35 cases of clinical cure,22 cases(62.8%);10 cases were markedly improved(28.5%),Invalid(3 cases),accounting for 8.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4%.Conclusion:I think families through long-term clinical practice since the quasi three when add and subtract retention enema,and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with willow nitrogen sulfonyl pyridine oral,new fluid retention enema,tin powder,rehabilitation therapy effect is rapid,convenient,effective,good treatment effect,and can shorten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 time,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and ulcerative rectit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enema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均为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门诊病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1岁~67岁;病程3个月~11年。

1.2 病因 此病属祖国医学的“肠澼”,“痢疾”,“泄泻”等病症范畴。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除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病毒、真菌、细菌和病灶感染都被认为是诱因。精神情绪影响也能引起肠粘膜改变,甚至发生溃疡。另外变态反应,对食物和其他物质过敏,大肠自主神经紊乱,缺乏营养,新陈代谢失调等,也被认为是与发病有关的因素。

1.3 病理 病理学变化为粘膜上皮细胞下的网织纤维变性,上皮下毛细血管阻塞以及固有层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进行性浸润,最后导致隐窝脓肿,上皮坏死和粘膜溃疡.该病常起始于直乙状结肠,可向近端扩展,最终累及整个结肠,或可能直接累及大部分结肠.局限于直肠的溃疡性直肠炎是溃疡性结肠炎中一种十分常见,患者到晚期可向近端结肠扩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症状体征 临床以腹泻,粘液血便为主,不同程度和持续时间的血性腹泻,间隔以无症状期.通常发作呈隐匿开始,伴有里急后重,轻度的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及大便中出现血液和粘液.当溃疡局限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时,大便可正常或硬而且干燥,但在排便时或在两次排便之间可伴有从直肠内排出充满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粘液,全身性症状轻微或缺如.腹痛轻重不一,可伴有严重的痉挛性疼痛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里急后重,夜间也不能缓解.粪便可呈水样,可含有粘液,常常所含的几乎全是血液和脓液.广泛的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出现全身不适,发热,贫血,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白细胞增多,低蛋白血症及血沉加快和肝胆系统损害。

1.5 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1]拟定。(1)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①粘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②粘膜粗糙呈颗粒状,脆而易出血,附有脓性物。③结肠袋变钝,可见多个假性息肉。临床症状加上①②③其中1 项即可诊断为本病。(2)根据临床表现结合钡剂灌肠。钡剂灌肠检查:①结肠肠管短缩,结肠袋消失。②多发性溃疡或多发性假性息肉。③结肠粘膜粗糙、紊乱、细胞颗粒样变化。临床表现加上①②③其中1 项即可诊断为本病。(3)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

典型的结肠镜或钡剂灌肠表现,可诊断本病。

2治疗

2.1 治疗要点 本病为直,结肠的局部病灶,但和机体的整体病变密切相关。局部病灶是整体病变的反应。调整脏腑阴阳的平衡可促进局部病灶的吸收,而局部病灶的好转可促进整体机能的恢复。脾虚是本病演变的主要环节,治脾或固护脾胃的功能是整体治疗的关键。临床应以消炎解毒,活血生肌,促进粘膜修复为法则。

2.2 治疗方法

2.2.1 方药:自拟三黄汤加减:

酒黄芩30g 酒黄连20g 黄柏30g 粉葛15g 白头翁30g 秦皮30g 当归 15g 草红藤 30g 败酱草 30g 紫花地丁 30g 白芨10g中药4付,每天一剂,煎药机煎药,取汁300ml灌肠。

2.2.2 方中酒黄芩苦寒,泻中焦实火、燥肠胃湿热;黄柏清热燥湿、坚肾益阴;酒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清热燥湿、导致下行共为君药,草红藤、败酱草、紫花地丁、白头翁、秦皮清热凉血,乃专事便脓血之用,白头翁、秦皮二药可“凉达肝木”,助肝疏泄,合上药之当归养血活血,调血则便脓自愈,而离经之血自敛;粉葛具有解肌生津、退热、升阳止泻等功效;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促进肠道粘膜修复。上药配伍能达到消炎解毒,活血生肌的作用。严重者可口服柳氮磺吡啶片1.0g /次,4次/天。配以上述自拟三黄汤药液加康复新液50ml加锡类散2-3支清热解毒活血消炎,以增强敛溃愈疡的效果。且具有一定抑制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员菌的作用,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对脓血频久不止,对有糜烂,出血的病人有较好疗效。

2.2.3 保留灌肠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给药后应改为膝胸卧位30分钟再取左侧卧位后取右侧卧位,臀部都应垫高。导管插入深度一般为距肛缘5cm-10cm,不应越过病变部位,一般药液在肠道内保留15小时以上便可全部吸收。疗程一般2周左右休息2天,继续应用2-3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示肠粘膜恢复正常,停药观察半年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示肠粘膜轻度炎症反应;好转:临床症状好转,结肠镜检查示肠粘膜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镜检无任何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组35例中,临床治愈22例,占62.8%;显效10例,占28.5%;无效3例,占8.5%;总有效率为91.4%。

4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特殊肠道疾病,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是多种病因综合引起的,尽管目前治疗中不断有各种各样的新药出现,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对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宜首选局部给药。其优点是:起效快,不必经口服多次服药。以左半结肠炎为主。本病约百分之二十的复发率,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应忽视后期的巩固治疗,避免饮食所伤,突然精神刺激,过度劳累等。我科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认为自拟三黄汤加减汤灌肠治疗作用迅速,方便,疗效肯定,治疗有效,治疗效果佳,并能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钱家鸣,朱峰,等。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7,6(4):365.

[2]钱海华,金黑鹰,曾莉等。《结直肠肛管疾病诊断治疗新进展》,2009.9

[3]高春芳,郑国宝等.《现代结、直肠手术学》2009.7

论文作者:陈善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陈善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