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绵城市与城市防洪排涝论文_万博1 干一皋2,杨乐安3

浅析海绵城市与城市防洪排涝论文_万博1 干一皋2,杨乐安3

1.中山市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中山市 5284002.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1003.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短历时暴雨常发,国内城市频频出现洪灾内涝现象,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安全。为应对这一问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摒弃城市建设传统灰色模式,引入低影响开发新理念,采用“渗、滞、蓄、净、用、排”措施改善城市水循环系统,减少“城市看海”“逢雨必涝”等奇观现象的发生。本文就海绵城市与城市防洪排涝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防洪排涝

一、城市防洪排涝现状

1、城市地下管网排水现状

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采用“摊大饼”布置形式,采取由城市中心向四周扩张的设计理念,导致城市下垫面硬化面积逐渐增加。城市化改变了流域原有自然面貌,直接影响并改变雨洪形成过程,增大了洪水总量,加快了汇流速度,使洪峰增高,洪峰出现时间提前。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过度依赖地下管网系统进行排涝,造成管道下游河道防洪风险的加剧,最终形成城市雨洪汇集的排放系统,对接纳洪水的河道沟渠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2 、城市河网水系排水现状

城市大规模发展过程中,与河道争地,城市河道水系被大量的围填,部分河滩被占用,河道岸坡被硬化,削弱了城市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导致城市河道的天然水循环系统不再连续,削弱了防洪排涝网络的自然排放能力,降低了城市河道径流量、地貌渗漏和减弱洪水峰值的能力。

3、城市绿地蓄洪现状

城市绿地是调洪蓄水的重要场所,可缓解城市的暴雨洪峰压力。现阶段城市绿地大量被占用,城市绿地面积明显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且各个区域的城市绿地多是独立的,在城市水循环系统中很少相互联系,不利于城市绿地发挥改善城市蓄洪排水压力的功能。

二、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防洪排涝系统建设原则

1、因地制宜建设水循环系统

根据城市防洪排涝安全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城市河道,严格保护城市河道、湿地、湖泊水域及其岸线,禁止侵占河流、湖泊等防洪排涝设施,保持城市水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发挥城市河道在截流、蓄水、排涝的功能;针对不同地区的城市水循环系统的特点,适当增加城市排水通道面积,逐步完善城市水循环条件;同时针对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城市,考虑利用雨水和再生水等水源,尽力构建有效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缓解区域水资源压力。

2、城市河道治理注重引入海绵蓄水功能

在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应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融入“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新型治理措施,改善河道、水库对暴雨洪水的接纳能力,实现城市雨洪的资源化开发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河道治理注重营造城市生态空间

城市河道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与雨洪持续长效利用问题,注重营造城市生态空间,实现防洪排涝基础设施与生态空间共生,营造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合理的高效持续利用;河道治理引入海绵城市生态设计理念,发挥城市河道排涝体系的自我保持与恢复能力,营造新型城市生态空间。

4、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建设注重低影响开发原则

低影响开发与传统的高强度、大规模开发不同,控制传统大规模开发对自然条件的破坏;暴雨洪水综合整治过程中控制洪水峰值流量、有效疏散河道径流量和延缓洪水峰期时间;分析区域水循环系统变化特征,利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采取储存和渗透等方式保持河流径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弱洪水峰值,推迟洪水峰值出现时间;通过系列的防洪排涝整治工程,从源头上减弱雨洪径流危害。

三、海绵城市防洪排涝治理探讨

1、建设新型城市蓄洪排涝系统

在城市建筑屋面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与绿地等场所,根据区域内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设城市蓄洪排涝系统,促使雨水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最大程度回收和利用雨洪资源。如建筑屋面与小区可通过绿色屋顶、雨水花园、下凹绿地、透水铺装、渗井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并结合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将雨水引入城市绿地和广场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最终将雨水汇入雨水罐、景观水体、雨水湿地、蓄水池等调蓄设施,来实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雨水管渠蓄排系统、超标雨水控制系统与雨水综合利用的有效衔接。

2、实施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工程

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依据河道水动力学运动原理,引人海绵城市设计新型理念,实现河道防洪排涝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根据区域土地规划、水文和地形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进行河道平面布置,在河道周边区域可以考虑布置一定的生态湿地,同时融人现代生态学理念,将城市河道打造成生态氧吧、生态护岸区和防护林区。

河道断面设计在满足城市防洪排涝需求的基础上,局部河段可以依据地形特点建设生态湿地、岛屿和浅滩等,为水生动植物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对岸坡的透水性、植被率进行严格要求,达到河道景观、防洪排涝和生态效果的和谐统一。依据海绵城市设计原理,对现有的城市河道断面进行疏浚和拓展,满足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生长需求;在河道水陆交界面布置生态护坡,有针对性的设置适合微生物、鱼类和底栖生物生长的生态护岸结构,建设适应动植物生长的生境基底。

3、合理构建城市生态空间

加强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尤其是河流、湖泊、湿地、沟渠等水敏感地区的保护,构建合理的生态空间。以城市山体、风景区、公园作为城市环境绿色背景,以江河水脉、绿地和道路绿化带作为城市绿色通廊,联通成网,以各类专用绿地作为城市绿点,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市绿化网络。城市生态空间应突出“轴、环、链、廊、区”多元绿化要素,使城市水循环系统紧密联系,充分减轻城市蓄洪排水的压力。

结束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实际上是对雨水开发的低影响开发系统,对城市防洪排涝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对防洪排涝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建设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营造新型城市生态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辰,吕永鹏,陈娟,等.国标排水系统技术与标准体系对中国的启示[J].一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06)

[2]张辰.城镇排水系统标准体系研究报告[M].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04)

论文作者:万博1 干一皋2,杨乐安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浅析海绵城市与城市防洪排涝论文_万博1 干一皋2,杨乐安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