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线性规划论文,转化为论文,实际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制定效益或效果最好的工作方案。例如,制衣厂的原材料确定,在预测几种服装的销售情况下,如何安排生产,可使制衣厂总利润达到最大?钢板厂的任务一定,如何安排剪裁方案,使耗用的钢板最少?采油厂的油井情况已确定,如何安排生产,使总成本达到最低?
有一些问题中的量,可以用多元一次函数,即线性函数来表示(或近似表示)。因此,一大类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我们看几个例题便可了解。
例1 煤矿甲每年产煤4万吨,煤矿乙每年产煤7万吨。城市A 每年耗煤3万吨,城市B每年耗煤8万吨。 已知从各个煤矿到各个城市的每吨煤的运价如表1。
表1 原煤运价表(元/吨)
在上述条件下,应如何制定调运方案,才能使总运费达到最小?将这个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
解 假设从煤矿甲运到A城为x[,11]吨,运到B城为x[,12]吨;从煤矿乙运到A城为x[,21]吨,运到B城为x[,22]吨。此处x[,12]的右侧下角标12中,第一个数字1代表第1行,第2个数字2代表第2列,其余类推。我们注意到总产量等于总销量,就可列出下面的产销平衡表(表2)。
表2 产销平衡表(单位:万吨)
表2的最右边一列,注明了从甲矿运出了4万吨,从乙矿运出了7 万吨。表2的最下面一行,注明了A城收到了3万吨,B城收到了8万吨。 按照产销平衡条件,我们有
x[,11]
+x[,12]
=4(甲产煤量)
x[,21]
+x[,22] =7(乙产煤量)
x[,11]
+x[,21]
=3(A耗煤量)
x[,12]
+x[,22]
=8(B耗煤量)
满足上述四个等式的未知数x[,11],x[,12],x[,21]和x[,22]的一组非负值,便是我们的一个运输方案。因此,我们称x[,11],x[,12],x[,21],x[,22]为决策变量。
总运费是多少?我们记总运费为f,就有
f=20x[,11]+50x[,12]+30x[,21]+70x[,22]
我们的问题,就是找决策变量x[,11],x[,12],x[,21],x[,22]的一组值,既满足上述四个等式,又满足非负值条件,并且还要使总运费目标函数的值达到最小值。总运费称为目标函数。
这里要提醒读者的是,满足上述四个等式及非负值条件的决策变量的值有无限多组,每一组值对应于一个总运费,因此,求总运费的最小值这一问题是有意义的。现在,我们将上面的叙述紧缩为线性规划模型:
minf
(最小化f)
f=20x[,11]+50x[,12]+30x[,21]+70x[,22]
(目标函数)
说明 在上述模型中,x[,11],x[,12],x[,21],x[,22]叫做模型的决策变量。符号“minf”,读作“求f的最小值”或“最小化f”。符号s.t是英文“subjectto”的缩写,读作“受约束于”。四个等式总称为主约束,四个不等式总称为非负约束。等式和不等式,总称为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而f称为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
题1 假设有A、B两煤矿、每月产煤分别为23万吨和27万吨。它们生产的煤分别供应发电厂甲、乙、丙,每月需煤量分别为17万吨,18万吨,15万吨。从A矿到甲、乙、丙三厂的每吨煤的运价分别为50元,60元,70元;从B矿到甲、乙、丙三厂的每吨煤的运价分别为60元,90元、110元。寻求使总运费达到最小的运输方案。
请读者自己将这一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
例2 某农户承包土地100亩,现在每年的种植方式有三种(对每一块土地而言,每年只能采取其中的一种):一季小麦,一季水稻;一季油菜,一季水稻;一季绿肥,一季水稻。有关的效益系数和技术系数预测如表3:
该农户从自己的条件出发,要求种植计划(即x[,1],x[,2],x[,3]的一组非负值)满足下列各项要求:
第1,水稻产量不少于8万斤;第2,小麦产量不少于1万5千斤;第3,油菜籽产量不少于1万斤;第4,绿肥产量不少于10万斤;第5,化肥使用量不超过1万4千斤;第6,人工机器费用不超过2万元。
农户要求总利润达到最大值,应如何安排种植计划?将这一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
解 决策变量就是表中每个种植方式的亩数,按照要求, 引用表3中的系数,我们可以列出下面的线性规划模型:
说明 符号“maxf”,读作“求f的最大值”,或“最大化f”。符号s.t在此已略去。
有的读者,可能会从习惯意识出发,认为土地不能闲置,每亩地都应种植,因此认为,土地约束应写为
x[,1]+x[,2]+x[,3]=100。
我们要提醒读者,将“≤”变成“=”号以后,使可能采用的方案大量减少,因而求出的最大值不一定是真正的最大值。换句话说,将土地全部种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使效益降低。所以,此处的土地约束应写为
x[,1]+x[,2]+x[,3]≤100。
题2 某饲养场饲养动物出售,设每头动物每天至少需700克蛋白质,30克矿物质,100毫克维生素。现在有五种饲料可供选用, 每公斤饲料的营养成份含量及价格如表4:
如果我们只养一头动物,将这五种饲料进行混合,既满足动物的需要,又使购饲料的费用最省,找出一种混合方案。将这个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
从上述3个例题中,我们可以理解, 将一个实际问题化为线性规划时,必须作这些工作:
第一,要弄清有哪些独立的活动。如果可用数值描述这一活动的不同水平,这一活动就是一个决策变量。决策变量的一组值,代表一个方案。
第二,决策变量所受到的约束,应当能够用多元一次不等式或等式来表示或近似表示。
第三,目标函数应是决策变量的多元一次函数,函数值的大小反映了工作方案的优劣。
第四,有关的系数,必须是从现有资料进行统计处理或预测得到的。
因此,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我们既要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建立模型的方法和技巧,更要在实际问题中锻炼建立模型的能力。
什么是线性规划?我们可以概括为,在一组线性不等式(包括等式)约束下,寻求一个线性函数取得最优值(最大值或最小值)的解,这个解就是我们要找的最佳工作计划。
标签:线性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