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很多区域的资源消耗数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在水资源的需求方面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从而加剧了我国水资源在供需之间的矛盾水平,不仅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也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在上述影响下,节水新技术等在实践层面的应用逐渐增加,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
1 给排水系统简介以及节能与节水的重要性
1.1 建筑工程给水与排水系统介绍
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即给水与排水工程的简称,是指建筑物将地下自来水管路中的水源引入建筑物室内的过程以及将生活中的废水、污水排出的过程。给水是将水引入建筑室内用于居民饮水、生活,以及消防等用途。排水是生活用水排废排出的过程。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水与排水系统的节能节水是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内容,建筑工程的供水和排水项目前期设计与策划非常重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降低能耗,节约用水是当前给排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原则。
1.2 节能与节水的重要性
水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然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国由于幅员辽阔,各个地区淡水储量有很大差距,南方淡水充足,北方淡水相对贫乏。另外,由于近年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消耗量大,并且很多企业为了发展将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海,造成有限的淡水资源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如何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期间考虑给水与排水系统的节能与节水,对现代城市化建设来说非常重要,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工程建筑项目节水与节能设计的总体水平并不高,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2 当前给排水工程的节能节水技术应用困局
2.1 节能节水新技术的应用率低
关于建筑项目中的给排水工程运用节能节水的技术时,其所采用的节水设备的应用率高低会对建筑物的节水节能功能使用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由于当前建筑物中采用的节水设备,加剧了建筑物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也对我国的淡水资源保护节能产生了负面影响。
2.2 有关施工技术人员未能达到专业技术要求
因我国过往的职业教育系统尚未完善,同时又受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影响,造成当前大多数建筑项目的给排水施工技术人员未能达到专业技术要求,因此,在进行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时,也无法运用更好的专业技术来满足新时代对于节能节水,生态环保的建筑工程标准。
2.3 建筑物业所有者未能提升节能节水的环保意识
当前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品质日趋繁荣的情况下,也衍生了部分无益于生态节能节水的情况,不管是建筑单位,技术人员还是建筑业主,有不少人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生态能源节能技术对于建筑物的长远使用时间的重要性,造成我国存在部分建筑物的节能节水工程不足。
3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实际案例分析
3.1 项目简介
某高层建筑项目,占地约3万平米,总体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5栋33层高层建筑构成,其中两栋为商住两用建筑,地下1层为地下停车场,地面三层为商业网点。
3.2 建筑项目给水系统设计
该建筑给水系统节能节水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给水系统水源来自于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供水压力按标准0.35兆帕,可以对6层以下进行直接供水,其余各层分为4个供水区域,使用水泵与储水箱联合供水,并通过变频恒压设备降低能耗。对于联合供水的水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小区内的生活水池均带有消毒设备,保证水资源符合引用水标准。二、小区内园林景观不使用自来水资源。三、供水加热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小区高层建筑统一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设备具备防雷,防冻,抗震能力,使用自然循环整体式太阳能热水器,每台热水器的聚热面积为3.2平方米。四、消防设备的给水设计。小区内配有消防水泵与蓄水池,专门用于消防用水。另外,建筑内设计有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当火灾发生时,根据传感信号可以自动起动灭火设备。建筑消防用水供水系统分为两个区域,地下1层到18层为减压供水,18层以上为蓄水池直接加压供水。
3.3 建筑项目排水系统设计
小区排水系统采取雨水与生活用污水分流设计:
(1)污水处理系统。建筑室内的污水与废水由系统共同处理,使用双立管排水系统,室内生活用水经系统收集后排入污水管道内,最终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2)空调冷凝水经收集后与雨水一起进入雨水处理系统中,用于空调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3)生活用给排水管路。给排水管路使用复合水管支管使用PPR管,通过热熔连接。(4)设计采用BIM设计。通过BIM防碰撞技术对于给排水管路与其他施工项目协同工作实现进行碰撞测试,避免因为设计原因造成的给排水管理质量问题的发生。
4 节水节能新技术
4.1 充分运用太阳能资源
太阳能是一种绿色清洁能源,其可以循环再生,不会对环境产生丝毫的负面影响,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应用太阳能以便于为用户提供热水,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热水,大大提高了用户的生活质量。但是目前太阳能资源通常用于储存热量,利用率不高,需要加强对太阳能资源应用技术的研究,结合绿色建筑运行情况选择合适的集热器,加强管道的保温工作,还要根据当地日照时长和强度来确定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位置,才能保证太阳能资源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有效运用。
4.2 新型节能设施的使用
以往使用的给排水系统是由镀锌管道组合而成,管道接口处容易腐蚀,进而形成漏水现象,造成水资源的损耗和浪费。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应使用新型管材,如三型聚丙烯管、硬PVC管等,优先选择节能型阀门,以控制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在绿色建筑给排水体系中,应在节约投入资金的同时,选择节水型的生活用具。
4.3 真空节水技术
在建筑给排水节水新技术与装置中,真空节水技术也是可以应用的较为重要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空气代替水进行施工,并借助于真空气压等形成由气体演化而成的水源,并将其使用到卫生用水等多种方面,不仅能够使节水质量与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还能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等的污染,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给排水节水的水平;在真空节水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真空收集及循环装置等等较为先进的装置或设备,从而极大降低建筑给排水过程中水资源等的浪费或者消耗,并使真空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节水过程中得到更充分的使用
4.4 大力发展生活用水再利用等技术
生活用水再利用主要是将生活中的废水进行收集,经过相应的设备设施及药物处理环节后,使其符合相应水质的要求从而再次进行利用;经过处理的生活用水可以用在某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灌溉过程中去,比如卫生间的清洗及用水;城市道路的清洁及绿化等的灌溉及其他适用的经过生活用水处理后符合水质要求的地方。
4.5 中水回收
中水回收利用技术方面,应该从生物、物理及化学等多种角度对废水或者污水进行处理,从而使其与我国水质规定等的相关指标相一致,并将其循环利用到其他非饮用水的领域,比如将中水用于城市绿化、冲洗厕所或者施工领域等等,以便使自来水的使用方面能够得到有效降低。
5 结语
一旦水资源紧缺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积极应用节水节能新技术。
参考文献:
[1]吴静.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5,28:179-180.
作者简介:李栋(1971年);男;汉族;学历:专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给排水工程。
论文作者:李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水资源论文; 系统论文; 我国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