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油质控制的分析及措施论文_袁彬岚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油质控制的分析及措施论文_袁彬岚

(湖南华电常德发电有限公司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是保证汽轮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系统,如何控制好润滑油的油质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针对润滑油油质的常见问题,科学、合理地设置润滑油处理装置,可以有效的预防油质劣化。

关键字: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油质;处理装置

发电厂的重要设备之一就是汽轮机,而润滑油系统是保障汽轮机正常运行的最重要基础系统。由于润滑油系统问题导致的事故很多,本文针对润滑油油质常见问题,分析原因,讨论如何合理设置处理装置,防范油质劣化。

1前言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油质检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水分超标和各类颗粒物超标。如果不及时处理,油质将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劣化甚至失效,最终导致汽轮机出现严重损坏。

电厂都会给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配备各种处理装置,但是如何合理配置处理装置,新投产机组、稳定期机组和劣化期机组应有差异。

2原因分析

1、水分超标

(1)轴封漏汽被抽入油系统。这类问题常见于新投产机组和劣化期机组,通常由于轴封压力调整不合理或者汽封间隙过大导致。此类问题特点是持续性很强,不解决根本则超标问题会一直存在;另外超标数值一般巨大甚至会导致油位上升。

(2)高温水解。各时期机组都会存在的这类问题。由于润滑、冷却轴承时难免会因为高温而产生油水解,属于正常运行中的消耗且量少。但也存在恶性超温等导致的迅速劣化。

(3)系统存在对外敞开点。由于防护不足或失效导致湿空气、雨水等外界水源进入到润滑油系统中。

(4)冷油器等油水共存的设备中隔离设施出现损坏导致水进入油侧。

2、颗粒物超标

(1)外部杂物进入。主要是系统检修引起,基本都是系统敞开后,外部杂物进入系统。但这类问题通过采取控制手段可以有效控制。

(2)系统内部存在的杂物。多见于新投产机组,由于系统管道多为钢管焊接连接为主。而焊接会在焊口处形成金属氧化物,且具有一定的附着性,它会随着系统运行慢慢进入系统。并且这些硬质金属颗粒,可能造成设备磨损、超温进一步加剧油质劣化,极易造成恶性事故。另外系统金属设备在运行中也会产生金属杂质。

(3)润滑油本身自然劣化形成的杂质。润滑油在运行中会逐渐劣化,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形成絮状物造成油质的颗粒度超标。这主要和润滑油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好的油同等条件下劣化越慢。

3处理方案和措施

以两台机组的常规配置为例进行说明:

1、滤油机的配置

(1)选用质量可靠的油,运行参数正常,油质劣化的速度很慢。处理油质劣化产生的水分和杂质,可以为每个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设置杂质过滤型和脱水型设备各一套,也可以使用兼具两类功能的设备。但是鉴于技术监督要求提高,最好分别购置滤杂质和滤水的装置。

(2)新投产的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有以下特点:基建时外来杂物较多;管道内壁由于焊接存在易脱落硬质颗粒;磨合期设备磨损杂质多;水分超标少见。所以新投机组润滑油系统对于杂质过滤要求高,滤芯需求量大。为了节约成本建议临时增加板框式压力滤油装置(使用滤纸),可以有效增强杂质过滤效率,并且成本相对更低。

(3)稳定期机组的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有以下特点:检修频率低外来杂物很少,多为油劣化产生杂质;水分超标情况常见(水解和外部漏入系统)。这一时期润滑油系统主要是处理水分。一旦水分超标油质各指标都会迅速恶化。所以脱水装置需要陪运,而杂质过滤装置可以间断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轴封漏汽、冷却器漏水等可能存在的异常,建议采购一台移动式的脱水滤油装置,以便在水分迅速增加时备用,避免油质急剧劣化造成设备损坏。

(4)劣化期机组的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有以下特点:检修频率增加,外来杂物增多;油质劣化加剧杂质增多;水分超标情况常见。这一时期滤杂质和脱水工作量都很大,基本都是长期陪运。建议移动式的脱水和杂质过滤装置各采购一台,以便能够在油质急剧劣化时进行控制,防止设备损坏。

2、滤油装置进油的位置

汽轮机润滑油箱接口位置不合理会导致滤油装置效果不理想。有以下几个方面建议:

(1)油箱接口位置应能够让润滑油利用本身势能自流到滤油装置去。有厂家为了防止滤油管道破损导致大量跑油,将进油口设计成从顶部插入油箱,需要一定的真空度才能将油吸入滤油装置,造成滤油装置容易因为真空泵故障导致滤油机无法正常运行。而跑油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对管道、阀门的高质量安装和定期检测来避免。

(2)油箱接口应尽量设置在油箱回油口和油泵进油口之间的位置。接口离回油口太近,由于油箱油位较高(一般1米以上),回油一般从油箱上部流入或者从油箱上部溢流回油箱,接口位置过低会导致系统返回较脏的油无法顺利进入滤油装置(正常运行中回油基本在油层的上部);接口位置过高又会导致运行中沉淀到底层的水分、杂质无法进入滤油装置。接口离油泵进油口太近则会引起扰流,可能影响油泵的进油,导致润滑油系统出现不正常的波动甚至影响系统运行;另外也不利于尽可能减少水分、杂质被油泵打进系统。

(3)油箱接口应尽量设置在油箱的较低位置。这个位置要以能够吸到底层油为标准,但不宜放在最低位置,避免因为滤油机意外跑油导致整箱油全部漏光。

3、其他措施

(1)设置磁棒有助于对系统中的铁质金属颗粒进行吸附。建议在油箱回油口位置,回油口到油泵入口中间设置。回油口可以吸附从轴瓦处产生和回油管道、阀门自身产生的的金属颗粒。回油口到油泵入口中间位置可以吸附油箱本身和回油口漏掉的金属颗粒,但是要设置成较为密集的立体框架式,确保高中低各油层均有磁棒可以吸附。新投产机组要利用检查性大修和计划检修等机会提高清理磁棒的频次,这期间系统内金属颗粒量最多,要尽量减少其在系统内的存在时间以降低威胁性。

(2)可以在油箱回油口到油泵进口之间设置若干道格栅,并且越靠近油泵入口格栅越密,但是不能影响润滑油通过。这些格栅的作用包括:方便磁棒立体设置;可以阻挡意外进入油箱内的抹布、工器具、较大的杂物,避免损坏油泵或者堵塞供油管路(细小杂物有滤网可以拦截)。

(3)强化油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和保证体系,避免维护工作时外界杂物进入系统。其次在清理油系统的过程中,尤其是油箱内部这种面积大容易沾染浮灰杂质的位置,可以考虑使用强功率的吸尘器进行清理,有效地提高效率。

4结束语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是保证汽轮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系统,如何确保其油质符合标准是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对油质劣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准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另一方面通过合理预判,设置科学、有层次的预防体系,以此防微杜渐,提前控制油质劣化的源头。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控制好润滑油的油质,进而保障汽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张传国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污染控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第31期;

[2]岳志娟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主要问题分析及处理》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7年第06期;

[3]伍健伟,高继录,张航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特点分析》 《东北电力技术》 2012年第8期;

[4]孟繁盛 《探析发电厂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设计》 《科技资讯》 2013年第10期。

作者简介:

袁彬岚(1986-),男,湖南益阳人,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

论文作者:袁彬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油质控制的分析及措施论文_袁彬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