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电力事业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整个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起保障作用。随着人们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已经发现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科学手法来改善原有的施工技术或者创建出新的施工技术,这其中以光缆的铺设、架线以及防雷处理最为关键。另外,还需要对电力工程线路施工的前期准备予以一定的重视,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有利于促进该行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电力工程;线路工艺;技术
一、研究电力工程线路工艺技术的重要意义
与一般的社会基础市政建设工程相比,电力工程线路架设的相关工艺技术优化比较复杂,而且还具备工程量大、线路长、施工条件差的特点,固然会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因此,我们常常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由于电力工程的线路出现故障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问题,轻则造成区域断电,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重则会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建筑物受损等,具有较大的危害。这也有效地说明了电力工程的线路在供电系统中的重要性。因此,对于电力工程的线路的施工质量和工艺技术优化来说,必须要在达到相关行业和部门的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使用,而且要严格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与稳定。而对于电力工程建设中线路的工艺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控制来说,往往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分别是工程质量,施工管理以及施工文明程度,从而有效地促进电力工程的线路工艺技术的大力优化。
二、电力工程的线路基础施工工艺
针对线路基础设施开展施工的方式较多,现如今应用较为广泛的包括混凝土现浇法以及钢筋混凝土现浇法,这两种方式存在较高的抗拔性及稳定性。在具体应用这两种施工工艺的过程中,需要优先对杆塔周围的土质状况展开调查,再经由有效研究的该方式,探寻出周围的土质是否不同,倘若差异性较为明显,则应立即对其采取科学的处理。同时,也应注重开展高质量的钻孔插筋演示操作,在实施完相应的砂浆灌注施工以后,应对各种基础工程加以合理浇筑。在针对岩石类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确保锚筋安装的尺寸及位置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同时,也应确保岩石结构完整,有助于提升电力工程的整体安全性。
现下应用的线路杆塔主要包括耐张型杆塔及直线型杆塔,这两种杆塔是通过有效的调查和研究挑选出来的可发挥出较高实效性的杆塔类型,合理择选输电线路杆塔,对促进工程质量提升存在积极影响。现存的杆塔组立方式具体包括整体及分解组立。前者指的是在组装完杆塔以后再将其转移到施工区域开展整体安装;后者指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及安装操作。具体安装时,应用的杆塔施工工艺需要完全满足相应的环境要求,如杆塔周边建筑物数量较多或整体组立无法顺利开展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利用分解组立的方式,究其原因,整体组立对安装质量的要求较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使用此类方式进行施工。
三、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工艺
1、基础施工工艺
输电线路在实际的施工之前,需要对输电线路路径实现合理的负责以及基础分坑,在对基坑定位之前需要对各个杆塔的中心桩聚聚和转角角度等进行复测。并且对完成组立之后的杆塔中心桩实现合理偏移,在完成组塔架线之后会使得绝缘子横向产生偏移,这样不但会将一侧导线缩短,使得铁塔出现空气间隙,使得运行水平降低。并且还会造成横向线路的张力不是很平衡,在长时间的运行中会造成杆塔倾斜。
分坑测量需要能够按照相关的设计参数来对桩位中心桩进行复核,同时将其作为测量的基准。在施工中需要对方向桩和中心桩进行保留,若是没有合理保留,就需要进行辅助桩的订立并对其位置做好记录,以此来使得基础施工完成之后能够恢复该方向桩与中心桩。
在对土石方工程和基坑开挖施工之前,需要对设计单位所出具的岩土工程勘查报告进行熟悉,同时按照地质要求对施工技术措施进行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杆塔组立工艺
在杆塔组立当中需要在完成施工转序标准之后,相关方需要组织人员进行铁塔保护帽的制作和接地体的连接以及铁塔的紧固,只有在对其完成验收审查之后,才能够实施架线的施工。
3、架线施工的施工工艺
架线施工在输电线路的施工中非常重要,在基础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够实施架线施工。大牵引机以及张力机都需要按照走向进行方向的调整,和邻塔另外一相的悬挂点进行对准。在这之中,大牵引机以及张力机需要按照导线的牵放顺序来实施布置。在调整当中,需要确保大牵引机以及张力机出口仰角和夹角合理,防止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
对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重点重视导线的相关状况,若是满盘就需要将其卸载同时对空盘安装,然后进行张力机的启动并且对子导线进行压接处理。做好后期控制。在对导线整体压接完成之后,需要对输电线路的护线管合理的安装,确保其作用良好,保证安全,将导线的使用寿命有效提升。
4、光缆和塔脚优化控制
对于输电线路光缆的施工,需要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进行,在实际的施工前需要对光缆的质量和性能做好检查,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安装。光缆施工尽可能在3km之内,光缆外径和盘卷外径的比例控制在1:15。需要对施工区域当中的相关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按照坡度大小对杆塔的高度差进行调节。
5、设备安装、调试,高压试验及验收
在对输电线路完成施工之后,继而对相应的警示标志和防护标志进行安装。加强对变压器的检验,做好高压试验,在确保相应的检验指标符合要求之后,出具相应的试验报告并且对其做好验收工作。
6、检修工程施工工艺
为了能够使得输电线路正常运行,在完成施工中以后需要做好线路的检修工作。输电线路通常主要是在自然界中暴露,通常会受到自然因素对其的影响和破坏,使得线路断裂以及杆塔倾斜倒塌和跳闸等问题产生。所以,为了确保输电线路的良好运行,就需要技术人员做好相应的检修工作,同时对线路的相关情况做好记录。如果在检修当中遇到故障范围比较大,就需要及时的上报给上级管理部门,由其出具相应的处理方案,同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配合对故障实施维修处理,在对故障的处理中尽可能缩短时间。
7、紧线施工工艺
首先,在对机动绞磨设备启动前,需要对余线更替收紧,将主要环节做好复查,保证施工中不会产生相应的异常状况。第二,重点重视分裂子导线,在对其弧度预设当中需要将转速降低,之后缓缓牵引,保证弧垂值在相应的观测范围之内。第三,在对某处紧线过程中,需要确保观测弧垂值比设计的数值低,并且回松值能够大于标准的数据,在完成导线的固定之后再对弧垂值进行观测,这样实施两次就可以实施收紧处理,确保弧垂值在相应的范围之内。
结束语
有必要针对电力工程线路工艺实施有效的优化及创新,以促使通过对输电线路的合理应用,达到创造出更多经济及社会效益的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注重深入研究及探索高实效性的施工技术,有助于提升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推动自动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光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滑车悬挂施工工艺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8(10):135-136.
[2]韩启云,单长孝,徐鹏飞.±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大板基础底板斜面控制工艺研究与应用[J].电力学报,2018,33(03):265-270.
[3]穆勇,易资兴.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工艺的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01):167+169.
论文作者:高维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杆塔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导线论文; 施工工艺论文; 在对论文; 光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