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_教育研究论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_教育研究论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十一届论文,三中全会以来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回顾、总结和深化这一理论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深刻地领会这一理论的科学精神和丰富内涵,并以之指引我们各项教育改革与发展事业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的历程

国内学术界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研究与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基本是同步的,与对邓小平理论其他方面的研究基本是同步的,与对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研究基本是同步的。与这三个基本同步相一致,国内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研究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大。

粉碎“四人帮”以后,面对中国百业待兴的局面,邓小平将教育的发展问题作为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要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复出后自告奋勇抓教育,亲自领导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和教育教学秩序的全面恢复工作。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以“把毛泽东同志在教育方面的主导思想,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主导思想讲清楚”、迅速实现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为主题,对教育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邓小平一系列教育论述的指导下,高考招生制度迅速恢复,教育领域的整顿全面展开。到党的十二大,教育战线基本完成了拨乱反正任务,和其他领域一样,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在这一实践进程中,邓小平教育理论初步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总体设计、逐步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起点,也是邓小平及其所提出的理论主张、所推动的建设实践受到国内外关注并予以初步研究的起点。从人们开始关注、研究邓小平所提出的理论主张、所推动的建设实践之日起,他的教育理论就成为最被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从1978年起,国内就出现了对邓小平教育理论进行研究的成果。这些研究多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为研究对象,以论文及学习体会为研究成果的基本形式,联系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实际,阐述邓小平相关教育论述的基本内涵、现实意义等,这些研究,对于人们认识邓小平相关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实现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整体上看,这时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

2、党的十二大以后至十四大以前。

党的十二大的召开,标志着全国各条战线拨乱反正任务的基本完成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探索的开始。从这次会议到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前的十年中,邓小平理论全面展开、日臻成熟,与此相应,邓小平教育理论也全面展开、日臻成熟、最终形成。这一时期,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高度对教育问题做出了一系列论述,科学地回答了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下,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决策逐步落实,教育法制建设迅速发展,教育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邓小平同志论教育》等重要文献也陆续出版发行。

随着邓小平理论的全面展开和最终形成,随着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生动发展,随着邓小平著作的出版发行,包括邓小平教育理论在内的邓小平理论研究进入了全面展开的阶段。这时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研究,论题不断拓宽;研究成果表现形式日趋丰富,除学习体会文章、专题论文之外,还有学术专著、教材,成果数量明显增加;研究方式日趋多样,除个人研究、课题组协作研究之外,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从整体上看,这时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研究,已进入全面展开阶段。

3、党的十四大至今。

从十四大开始,我们党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历史地位等的认识和概括进入了新的阶段。十四大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概括为九个方面。十四大后,《邓小平文选》三卷于1993年、1994年出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对1990年出版的《邓小平同志论教育》进行修订、增补,以《邓小平论教育》为题于1995年出版。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随着对邓小平理论认识、概括的不断深化和成熟,党中央多次提出学习邓小平理论包括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任务。在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94年3月1日,李岚清出席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邓小平教育思想研讨会”,提出要学习、研究、宣传、实践邓小平教育思想。1997年3月17日,江泽民为《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及其他领域学习纲要统一撰写了题为《坚持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的序言。1998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为贯彻十五大精神,1998年6月,教育部组编出版了《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的通知》,在中宣部、教育部召开的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座谈会上,李岚清再次发表讲话,强调要掌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精髓,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在这一背景下,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进入深化阶段,研究论题除了邓小平教育理论体系及其诸构成方面的内涵、意义之外,还涉及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与毛泽东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邓小平教育理论丰富和发展的研究、邓小平教育理论实际运用的研究等等,研究更多地紧密结合着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局面、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提出的实际问题等进行,从平面展开向纵深挖掘发展,从意义阐发向实践运用发展;从孤立研究向系统观照发展;从注重宏观研究向宏观与微观研究并重发展,研讨活动更加活跃,从1995年至2002年,教育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连续举办了4次全国高校邓小平教育理论研讨会,研究方法不断丰富,视角不断拓展,成果形式日趋多样。

二、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论题和基本理论观点

1、关于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关于邓小平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正确分析和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以及世界范围内教育、科技发展新趋势、新情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实践源泉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实践和人民群众生气勃勃的伟大创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背景(注: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邓小平教育理论是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同我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注: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关于邓小平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有三阶段说、四阶段说和五阶段说。三阶段说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产生于1956年至1975年,发展于1977年至1982年,形成于1982年至1987年(注:陈清州主编:《邓小平教育思想初探》,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24页。)。另一种观点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文革”后期对教育战线的整顿阶段;“文革”结束后对“两个估计”的拨乱反正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亲自抓教育改革的阶段(注: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8~49页。)。四阶段说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从1938年开始萌芽、孕育,1949年建国后到1985年是发生、发展、成长时期,1986年最后形成。五阶段说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分为建国前、建国初期、1957至1975年、1977年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等五个阶段。(注:腾纯:《试论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2、关于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理论属性与特色。

关于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理论属性,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注: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邓小平教育思想应当表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思想,它属于人类现代教育思想的范畴,属于社会主义教育思想范畴,属于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范畴;现代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时代特质;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制度特质;立足于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现实,致力于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民族特质(注:邢永富:《关于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教育研究》1999年第8期。)。

研究者普遍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等鲜明特征。这种战略性和全局性源于邓小平观察、论述教育问题的独特视角,他“是以伟大政治家的眼光和大教育的观点,‘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的(注:郭戈等:《认真学习、研究、宣传、实践邓小平教育思想——邓小平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1994年第7期。)。这种战略性和全局性主要体现为邓小平总是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站在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和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高度,从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宏阔视野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论述教育问题;把中国的教育发展摆到世界的背景中来考察;认为抓好教育的关键在于领导(注:郭戈等:《认真学习、研究、宣传、实践邓小平教育思想——邓小平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1994年第7期。);不是孤立地看待教育问题,而是把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主要途径和科技、经济发展的前提,放到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命运中加以考察,从而确立其重点和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在领导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中,时刻强调人才和教育问题,始终认为从国家整体发展到经济、科技及至国防建设等,都要搞好教育这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善于抓住关键性的问题,突出重点,以带动整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郭戈:《学习邓小平同志从战略高度抓教育的思想》,《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还有研究者从思维方法的角度概括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特点,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表现出的思维特点是“着眼于全局,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上把握教育问题;着眼于本质,从现实的需要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着眼于未来,从时代的发展趋势上思考和解决教育问题;着眼于宏观思维,是大教育思想(注: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在方法论上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系统整体、现代意识等鲜明特色”等等(注:张传燧:《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特色》,《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4期。)。

3、关于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

关于邓小平教育理论科学体系的内容构成,学术界概括不一。有的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面向、四有新人、五育并举;也有的概括为:一个中心(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目标,教育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为中心)、四大观点(教育经济观;教育改革观;教育质量观;教育投资观)、十项要求(要求把教育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像搞经济那样搞教育;要求逐步加大教育投入;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和教育业务水平;要求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要求加强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要求抓好重点示范,推动面上工作;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加速发展技术教育;要求教育要有紧迫感)。此外还有三方面说、五方面说、六方面说等。三方面说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最为基本的是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从指导全党工作的高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全局来观察处理教育问题,把它看成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成关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战略重点;从革命和建设的全局出发,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关系到革命事业后继有人的大计着想,把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和根本任务;从执政党的地位与改革开放的要求出发,强调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注:余立:《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的再思考》,《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4年第4期。)。五方面说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体系包括教育基础观、教育超前观、教育优先发展观、教育条件观、教育政治观五个方面(注: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1~52页。)。六方面说则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内容集中概括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各级领导都要重视教育,全社会都要支持教育”六个方面,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内容涉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培养目标、教育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注: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关于邓小平教育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探讨。这种探讨大致分为两种思路,一是力图概括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内核、精髓或者主干;一是力图揭示邓小平教育理论体系构成的内在逻辑。从前一种思路出发,有观点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是关于确立教育战略地位的思想。”(注:陈至立:《千秋基业 壮丽诗篇——共和国教育50年》,《教育研究》1999年第9期。)有观点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和核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立论基础,确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形成教育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总体思路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注:顾海良主编:《〈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辅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第127页。)。有观点认为:教育与科技经济相互依存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这一基本思想与教育战略地位、发展教育的战略、教育的战略使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针、教育的战略保证等思想构成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注:周绍森、陈东有著:《科教兴国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另有论者将“三个面向”概括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注:朱永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教育》,《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认为人才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注:高谦民:《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初探》,《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从后一种思路出发,有观点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尊重人才是其核心内容,‘三个面向’、‘四有’新人是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总要求,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内在逻辑是:发展—科技—人才—教育”(注:张荣盛、林德全:《邓小平教育理论论纲》,《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另有观点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点是“关于教育的战略地位、关于尊重知识和人才、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等内容”,主要涵盖面是“教育事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必须加强全民的思想政治、民主法制教育;等”,主线是“侧重从经济的角度来观察、思考、解决教育问题”(注:余立:《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浅析》,《求索》1999年第3期。)。

4、关于邓小平教育理论主要内容的展开研究。

第一,关于优先发展的教育战略地位思想

有的论者认为,邓小平教育战略地位思想的形成经历了“萌芽生根(1951—1961年)、备受压抑(‘文化大革命’期间)、幼芽欲出(1973—1975年)、浓霜压顶(1975—1977年)、初见端倪(1977年7月—8月)、日趋完善(1977年8月—1979年4月)”等阶段(注:周志平:《邓小平教育战略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背景条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1期。);形成背景是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全球性综合国力的竞争空前激烈;教育先行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教育为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党政领导是优先发展教育的有力保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是增加教育投入。其理论贡献在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的思想以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思想(注:林泽龙:《“优先发展教育”是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教育研究》1997年第8期。)。

第二,关于“三个面向”的思想

论者认为,“三个面向”题词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是酝酿已久、一朝成熟的表现,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在教育事业上的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决策在教育事业上的体现,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思想(注:腾纯主编:《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下,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32~639页。)。论者认为,“三个面向”内涵丰富,“面向现代化”就是接受现代化的挑战,并将现代化的要求转化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方向,将教育发展纳入现代化过程中;“面向世界”是观察世界,与各国交流进而参与世界体系的互动过程;“面向未来”意味着一种双向审视,一方面是站在今天预计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并将一个理想目标确立为需要谋划的最大可能性;另一方面是站在未来某一点上判断我们今天的位置和去向,并以未来的眼光设计我们今天的行动程序。(注:吴刚:《教育创新的目标选择》,《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论者认为,“三个面向”有其内在结构,其中,教育现代化是基础(注:黄济:《思想解放与未来展望》,《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从面向现代化到面向世界,再到面向未来,构成一个变革和创新的行动逻辑序列(注:吴刚:《教育创新的目标选择》,《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三个面向’是一个整体,它表明邓小平同志全面地把握了教育在社会系统中的立体层次和总体功能,在研究教育系统的空间位置时,同时注意考察其时间序列;在研究教育发展的时间关系时,同时注意考察其空间位置。‘三个面向’是根据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全面联系把教育放在世界大背景上,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宏观性战略性的考察。”(注:林嘉声:《邓小平同志的系统观与教育改革》,《教育研究》1995年第11期。)

关于“三个面向”的理论意义,有研究认为,“三个面向”同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总体部署是密切相关的,揭示了中国教育体系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迎接世界范围全方位的挑战以及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所肩负的崇高的历史使命”(注:朱开轩:《邓小平同志光辉的教育思想永远指引我们前进》,《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迎接世界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高度概括了国内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经验,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战略方针。”(注:陈至立:《千秋基业 壮丽诗篇——共和国教育50年》,《教育研究》1999年第9期。)“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虽然只作为题词而出现一次,但其精神是贯注于邓小平有关教育的全部论著中的。在理解邓小平教育思想中,它不啻一条提挈全部教育论著的总纲。”(注:腾纯主编:《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下,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41页。)

第三,关于“四有”新人的思想

论者认为,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注:顾海良主编:《〈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辅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第127页。)。关于“四有”新人思想的最初提出,有论者溯至1980年邓小平为《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的题词,也有论者溯至1981年11月邓小平与来访的美国财政部长里甘的谈话(注: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关于“四有”新人思想的内涵、内在结构及其理论意义,论者认为:“四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提出的一种综合要求,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是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注:顾海良主编:《〈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辅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第127页。);“四有”之间构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培养“四有”新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邓小平用“四有”作为培养目标,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加以界定,是理论不断成熟和深化的结果(注:康永杰:《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哲学分析》,《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素质及其全面发展的理论,对促进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注:顾海良主编:《〈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辅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第127页。)。

第四,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想

论者认为,邓小平的教育改革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基于对历史事实的科学分析,在不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1975年2月至1978年11月)、确立(1978年12月到1985年3月)、深化(1985年5月到1991年12月)和完善(1992年2月,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的;主要由关于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指针、内容和步骤、关键和保证等三个方面的思想构成;这一思想的特色在于它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实事求是精神、它的大教育观念;邓小平从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人才成长的全过程审视教育,在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与经济发展相互依靠的维度上确立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注:韩延明、孙传宏:《邓小平与中国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教育研究》1997年第7期。)

关于邓小平的教育发展战略思想,有论者认为,邓小平教育发展战略思想是在正确分析和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以及世界范围内教育、科技发展新趋势、新情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形成的国内背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邓小平关于教育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指导方针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加强党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目标定位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实施机制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物质保障是:要千方百计把教育投入问题解决好;主导力量是: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根本保证是: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支持教育(注:秦宣:《试论邓小平教育发展战略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第五,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论者认为,邓小平在深刻揭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上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等著名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反映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推动教育经济发展一体化;注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强化教劳结合中的技术教育因素;顺应市场经济发展,促进教育与产业结合;依靠教育科学研究,推进教劳结合科学化;以教劳结合为突破口带动了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以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为根本目的(注:卓晴君:《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伟大意义与时代特征》,《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这一思想的实质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注:何东昌:《重视对培养人的根本途径的研究》,《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4期。)。还有论者认为邓小平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不再把“生产劳动”简单地理解为具体的劳动项目,而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的广泛领域,因此,它也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一种途径,而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注: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第六,关于德育思想

笔者认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邓小平德育理论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对德育理论特别是德育功能理论的新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对教育目的论的新发展;此三者构成了邓小平关于德育的完整思想(注:腾纯主编:《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下,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41~647页。)。还有论者将邓小平德育思想概括为“大德育”思想,认为“大德育”思想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将德育从学校教育的范畴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一是打破原先学校德育的封闭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康永杰:《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哲学分析》,《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特色主要是:从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红与专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深刻阐明了德育的地位作用;坚持德育与智育辩证统一的观点,既为德育提供坚实的支撑点,同时又指明要善于在智育中发掘德育的内涵;强调理想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内容;指明懂得历史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帮助青年确立正确的历史观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把加强和改进德育结合起来,为深化和发展德育指明了方向(注:梁柱:《试论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若干特色》,《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5、关于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历史地位。

研究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继承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科技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思想,提出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教育性质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提出学校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培养目标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培养“四有”新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素质;在教育方针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强调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关于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实践意义,许多论者从历史与现实的视野分析了邓小平在指导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意义及其对我国教育事业长远指导价值,认为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制定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为我们观察处理、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认为邓小平教育理论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我国教育事业从旧有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利过渡,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雏形,对于我国新时期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价值观等的变革,使我国教育理论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也发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注:腾纯主编:《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下,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54页。)。

6、关于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论者认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一如继往地高度关注中国教育的发展,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并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经济、科技、教育诸方面迅捷发展的新形势,作出了许多新的分析和判断,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新思维”(注:朱永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教育》,《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主要有: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成为指导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伟大纲领;提出并阐释和实践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并组织领导了对大、中、小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进行调整,推动整个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提出并阐述了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现代化建设需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问题;提倡并阐述了创新、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教育领域的思想观念、制度体制、方式方法的创新问题;提出了青少年学生要坚持的“四个统一”的学习、成长原则,给青少年学生指出了正确的人生道路;支持并论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问题;提出并论述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重要思想观点;提出并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人才观问题;提出并阐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思想观点等(注:张武升、秦红:《江泽民教育论述的时代特点》,《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三、继续深化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研究

以上我们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的状况作了简要的梳理。就整体而言,国内20多年来的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经过了一个从初步开始、全面展开到逐步深化的过程;研究方法从历史分析、理论分析到比较研究等不断丰富;研究取向从单一的教育学角度向教育学同政治学、经济学等结合的角度逐步发展;研究思路从注重对个别理论观点的阐释向注重对理论的纵深发掘、立体透视方向不断深化;研究领域从对邓小平教育论述局部内容的关注向对邓小平教育理论体系及其结构的全面探讨,以及从邓小平理论整体视野出发研究邓小平教育理论方面日益拓展;研究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表现形式愈益多样。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在整体上表现出的这种发展过程和发展态势,表明邓小平教育理论逐步深化的历程及正在继承深化的研究趋向。但是,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如研究的论题存在较大重复的现象、理论阐释中也存在某些不十分准确的现象,在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历史分析如何同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历程保持基本一致、邓小平教育理论本身的表现形式、特点与特定学科理论体系的表现形式、特点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等问题上也有待深入研究。能否正确分析、对待这些问题,对于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的继续深化,具有重要意义。对邓小平教育理论需要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整体高度进行深入研究,需要将邓小平教育理论放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整体发展进程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整体发展进程中进行深入研究,需要将邓小平教育理论放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并以对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的透彻回答为中心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要关注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所提出的具有直接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主张,所提出的仍需我们努力解答、回应的理论及现实的命题与课题,所蕴含的对我们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改革与发展新思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科学精神,在分层次探讨中深化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研究。

标签:;  ;  ;  ;  ;  ;  ;  ;  ;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_教育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