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伴随祖国50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少数民族论文,中国论文,祖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秋的北京,繁花似锦,50年华诞的祖国,万象更新!走过50年光辉历程的祖国,和11亿各族中华儿女,在北京接受世人的检阅!
“光辉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成就展”引起世人注目,其中民族地区8省区的展览,更是受到了观众们的欢迎和喜爱。
1951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和平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从1994年到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连续5 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发展水平。1998年,全区农牧业生产总值达43.8亿元,比1959年增长30.4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 年的175元提高到1998年的1158元,全区农业连续11年获得丰收,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85万吨。目前,全自治区已建立了电力、轻工、纺织、建材、民族手工业等十多个行业,拥有国企300多家, 一批个体私营企业也不断涌现。1998年,全区工业产值达到13.65亿元,比1959年增长了31倍。已建成各类电站400多座,装机容量逾31万千瓦;已形成公路、 航空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形成以拉萨为中心,拥有多种通信手段、连接祖国各地的邮电和邮政通信网络。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50年来,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160亿元,建成投产项目9万多个。1998年,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16.7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34.5倍,年均增长8 %。1998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6.6亿元,比1952年增长90.5倍,年均增长10.3%。近2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8%。199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粮食总产量达到830万吨,比1952年增长5.2倍,人均有粮475公斤; 棉花和甜菜总产分别为140万吨和513万吨,都成为全国之最。199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58亿元,比1952年增长151.7倍。1998年原油产量达到1628万吨,原煤产量2927万吨,发电量157.8亿千瓦时,棉纱22万吨,钢材116.2万吨,分别比1952年增长几百倍到几千倍。
“天下黄河富宁夏”。新中国成立以后,勤劳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各族人民,经济建设硕果累累。到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22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50.4倍,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由1952年的0.28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17.72亿元。1998年,宁夏粮食总产29.49亿公斤,在西部省区中名列第一。全区已探明煤炭储量300多亿吨, 煤种齐全,埋藏浅,开发成本低。尤其是太西煤享誉世界,是全国重要的无烟煤生产和出口基地。电力也是宁夏能源的一大优势。目前,全区电力装机达到223万千瓦,人均发电量高达2000多千瓦时。化工、冶金、 机械、建材建筑等行业已成为宁夏的支柱产业。
我国建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经过52年的建设,已形成钢铁、煤炭、电力、纺织、食品、化工、建材、机械、森工等具有一定现代化程度和比较优势的工业体系。农牧业生产不断跨上新台阶,山羊绒、绵羊毛等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人均肉、蛋、奶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和粮油糖基地。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192.29亿元。
“抛壮乡之彩球,与共和国同庆”。建国50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181.88亿元, 比1952年增长30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76元,比1952年增长12倍,地方财政收入119.67亿元,比1950年增长170倍。尤为突出的是, 广西的交通建设不断完善,随着南昆铁路的建成通车,全国5 个民族自治区最长的桂海高速公路的建成,防城港、钦州、北海三大港口形成年吞吐1326万吨能力,南宁、桂林、北海、柳州、梧州5 大机场建成通航以及西江通行千吨级船队航道整治工程的完成,使广西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动了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通道沿线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
多民族的云南、贵州、青海等省区,在建国50年来,各项事业也取得辉煌的成就。云南省5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递增7.7%, 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分别增长33倍和60倍。贵州省的国内生产总值50年来,由6.23亿元增加到841.88亿元。改革开放的20年,递增速度达到9%。 江河源头的青海省在解放前,几乎没有什么工业,而如今,已形成石油、水电、盐化工、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国民生产总值与1949年相比,增长42倍,财政收入与1951年相比,增长318倍。
数字有时是枯燥的,但却能说明问题。民族地区50年发展不平凡,数字就是最好的证明。
伴随着祖国度过50华诞,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正在昂首阔步地走向新世纪。
经过50年的经济建设,新疆、内蒙古、广西、宁夏、西藏及云南、贵州、青海等民族省区已经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内,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加快西部大开发,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指示精神,已成为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重要任务和行动。
青海面向21世纪的发展蓝图,500 万高原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江河源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繁荣青海经济;广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三大战略、六大突破”决策,充分发挥广西“沿海、沿边”和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优势,努力建设现代化的民族自治区;“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是’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更是云南4000万各族人民可持续发展的宣言!到下世纪中叶,云南将建成名符其实的“花园省”和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50年,人类历史长河的一瞬间!再过50年,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我们的56个民族,将更加团结、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