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142219910310xxxx
摘要:在河道纵横的珠三角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区域内水域往往受到源头水环境容量小、污染源多而复杂等多方因素困扰,独水河肇庆高新区河段也不例外。为实现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如何提质肇庆国家高新区投资环境,改善区域独水河水环境生态现状是一项值得进行研究的课题。实现“水质清、驳岸绿、景色美”的绿富同兴发展成效,肇庆高新区独水河生态修复工程综合整治措施对广东省水环境综合整治有着示范工程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河水环境;项目策划;综合整治;分析
一、项目概况
独水河为肇庆高新区内唯一的一条自然型河流,起源于四会市,东西贯穿高新区,最后汇入北江。在高新区内全长约7.2公里。在上世纪60年代,该河段因“血吸虫”侵害,对周边环境破坏严重,曾有“毒河”之称。后经大旺人的治理,血吸虫已经被消灭,但近年来受上游河段沿途工业生活污水及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水质日趋恶化,2013年经取样检测,独水河河水水质为劣5类水质,淤泥中镉、铬、铜、锌重金属含量超标,独水河受污染程度较严重,急需治理。改造总长约5.4公里,主要内容是将原来长约6公里,宽约40至200米,河床标高为0.7米至1.98米,两侧河堤顶标高约为6.9米,河堤高于周边区域排水系统且没有建设雨水收集功能的河道进行改造。
二、水环境恶化成因分析
(一)河涌自净平衡能力遭污染体量破坏
河水环境逐渐恶化的原因一方面是独水河自身径流量小,河水更新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污染体量超过了河涌自净能力,破坏了河道沿线生态平衡。究其根本原因,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追求一时经济发展,放松了环境的保护力度,没有将科学发展布局和合理产业结构统一起来,在招商引资和园区大建设面前忽视前期规划,致使一些污染重、耗水高等企业产生工业废水流入生态水域,上游污染客水更是加剧污染来源;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直接排泄河中,不仅抬高独水河河床,更使污染水域沉积淤着垃圾以堵塞河道流畅性。但随着肇庆高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市管理的日益完善,这种情况已有明显改善。然而河涌生态自净能力遭淤着于河床污染体量破坏,河床污染体量形成“附着”于独水河生态水域污染源(如图所示)。
(二)控污措施缓滞,河涌承受过饱和污染
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是城市截污治污配套基础设施,由于早期肇庆高新区特殊环境背景,部分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尚不完善,随着高新区入驻企业的投产,迟缓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出现企业生产污水无法排放、无处排放现象,近年来区内沙沥片区污水管网和南部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推进,逐步覆盖独水河片区污水引排及处理,但因为早期企业污水管网于新建排污体系任然存在问题,令企业产生污水通过片区雨水管网外溢。实际上,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支涌截污不完善,一些暗渠污水在下雨时常会涌入河涌。
(三)底泥污染及其他原因
河涌黑臭除上述原因以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容忽视的原因。城市河涌污染的一个特点是不仅仅水质污染严重,底泥污染也相当严重。水体和底泥之间存在着吸收和释放的动态平衡,当水体存在较严重污染 时,一部分污染物能够通过沉淀、吸附等作用进人底泥中;当外源造成的污染得到控制后,累积于底泥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通过与上覆水体间的物理、化学、生物交换作 用,重新进入到上覆水体中,成为影响水体水质的二次污染源。还有水体热污染问题,如果河涌两岸企业向水体排放高温废水,即使废水本身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会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和繁殖,促进水体发臭。
三、项目生态修复前期策划
独水河生态修复工程作为肇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谋划改善肇庆国家高新区宜居宜业环境工程,立足前瞻长远的城市规划思路,结合建设海绵城市要求,谋划拟通过该工程项目建设而创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一)还造生态,提质人居环境
工程项目考虑独水河河堤高于周边区域排水系统,拟通过降低河床标高及建设生态驳岸,落实海绵城市“慢排缓释”、“源头分散”的设计理念,充分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将沿线片区雨水收集河中。即使改造后带来生态景观效果的同时,又大大的提高沿河周边区域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能力。
(二)改线修复,创造经济价值
工程项目在建设初期,委托相关编制单位对河道沿线土地的整理做了专项规划,充分考虑沿线周边企业生产对土地需求的实际情况和高新区总体规划协调性,拟通过河道科学改线修复,整理新增建设用地约1200亩,使河道周边土地能充分利用,保证创造直接土地的价值能覆盖工程建设自身资金,同时又能带动周边商业地块的增值,吸引一批知名企业进驻高新区,为园区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四、独水河环境整治措施
在对独水河进行的污染源调查、水质监测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水环境的脆弱性、水污染的复杂性和严重程度,为做到全面减污控污,需要在继续坚持水环境整治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从控制污染源入手,采取多项治理措施与管理手段并用,通过“截、清、修、连、亲、制”等措施,全面提高水环境质量,达到修复与改善水环境的根本目的。
截,首先对高新区外上游工业区的客水进行截流,截断了河道污染的主要来源,保障生态修复工程安全实施。
清,通过抽干,晾晒,开挖,清理,把淤泥及弃土统一运往上游集中堆放作修复处理。将黑臭污染淤泥抽走,集中送往上游并利用化学试剂将污泥中的重金属进行固化,并建设成绿道公园。“受污染的污泥集中固化处理,堆填后种植绿化、建设公园,即保证了淤泥不会流出造成二次污染,又将几十万方淤泥充分利用起来节约了建设成本
修,利用预制管桩、横梁地板、挡土墙建设,保障河道的稳定性,又不破坏独水河原来的生态河床。用HAS土壤修复技术对受污染淤泥进行固化和稳定化修复处理,经自然养护,种植吸食重金属植物,将处理过的土壤作为后期回填土和建设绿道公园。
连,通过将北江、龙湖水库、麒麟湖、白沙排渠、大旺公园、独水河连通起来,保证河道整体水系的流动性,使水体更加清澈灵动,水生动植物更为丰富多样。
亲,通过建设清水慢道,亲水绿道等措施,形成环状相通的生态绿道,在原河道一侧构建休闲健身等设施,实现了亲水景观和百姓宜居自然相融。
制,落实河长制,依法治水管水,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拓展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五、整治效果
如今,昔日掩鼻避之的独水河已破茧成蝶,焕发着盎然生机,信步岸边,河面波光粼粼,鱼翔浅底,两边绿树成荫,新城罗布。处处一派如诗如画,人水和谐的醉人美景。
(一)生态修复,让独水河化身为一条美丽休闲的生态水脉。
通过河道清淤,淤泥固化等生态修复技术,使原来重金属超标受染淤泥改造成满足公园建设的土壤标准,不仅能实现环境修复问题,还能将改性淤泥作为回填土料进行资源利用,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因城而灵,缘水而美,以城市综合整治为契机,打造自然水系和科技产业于一身的人水相融的城市,营造“曲经水边绕,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二)合理布局,让独水河成为一条创业宜居的经济水源。
通过在原河道一侧新建宽景观渠,极大地提升周边用地价值,保守测算新增土地收入预计可达20亿元以上,保障了项目资金的同时也为我区增加了收益。优美的环境也吸引了更多优质大型的投资商落户园内,为园区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大平台。10.8公里的生态绿道依水而行,跨座式单轨示范线跨河而过,保利心悦花园沿河崛起,大华农生物医药项目增资扩地,以此为城市中轴线的新城风景线已日见雏形。
(三)科学设计,让独水河成为一条安全生态的治水之河
该工程设计尊重自然规律与水系自愈特点,在原有河道的基础上进行疏通整治,增加收集雨水功能,利用曲折蜿蜒的河道有效缓解周边区域的汛情,强化城市在狂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面前的抗击能力,保障了周边百姓的安全。强化了河道自然吸水,自然蓄水,自然净水能力,更好的提供了环境治疗功能。
以水为魂,为肇庆高新区特色现代工业城创造了美丽风景,更为当地用地提供了新动力,使独水河充满活力、魅力、生命力。
一弯碧水凝练着生态和谐,充满了自然水韵,也承载着新城发展,更牵系着大旺百姓。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发展之本,“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独水河经过大旺人不懈努力,已经涅槃重生为肇庆高新区永续发展的新动力。
改造后效果如下图所示
结语
独水河生态修复工程立足前瞻长远的城市规划思路,注重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打造具有新城排涝和生态水系连通功能,并满足景观运动休闲等需求。
论文作者:蓝定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河道论文; 肇庆论文; 生态论文; 高新区论文; 水体论文; 淤泥论文; 污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