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丽华 邓舒婷 韩 阳 李俊艳 四川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小学 610213
【摘要】好的家校关系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各界对家校关系的高度敏感,以及家庭教育跟不上时代变化带来客观存在的家校共育各方面的问题,都促使我们必须对现有家校共育工作进行升级建设。我们应明确家庭与学校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共生、共长、共治、共赏”关系,方能更好把握家校共育之道。
【关键词】共;家校共育;升级;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128-02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变迁过程。我校隶属四川成都天府新区,区域正处于城市化迅猛发展阶段。客观来说,区域教育实际与国家级新区宏伟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这样的差距体现在家校共育方面,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高效融合、家校共育的长效机制、家校共育有效模式等。而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升级建设的着力点,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
一、近期时事热点来看升级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一)从国家社会层面来看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谈及家庭教育的深远意义时指出“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家庭教育的全面升级提供了重要的价值遵循。2019年两会期间,民进党中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也提出了“关于加快制定《家庭教育法》议案”。
教育部也意识到家庭教育教育的重要性。2019年1月18日全国教育大会上,教育部把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作为2019年“奋进之笔”攻坚计划,宣布将研究制定家长、学校指导手册,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推广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2月28日,又召开了《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编制工作启动会。
(二)从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卫生事件来看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卫生事件,将家校关系的紧张程度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表现在:1、学校家长参与民主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相关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库房重地任由家长频繁进出体现管理不善,客观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2、家长蓄意拍摄虚假图片、网上造谣传谣,体现了作为社会个体的“平庸之恶”甚至对蓄意犯罪的无知。这便要求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3、社会人面对群体煽动背后的盲从,客观需要重塑社会对教育、家长对学校的认可、信任。
(三)从近期的延时服务热点和我校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
国家要求全国各地区在2019年4月实施课后服务。我们对全校家长进行了问卷。参与调查的1977名家长中,有97.07%的家长认为在在学校参加课后延时服务更适合孩子的成长,有93.88%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延时服务由学校自管自办自主管理更令人放心。而“对于屡次不按时接管孩子、责任弱化的家长,您觉得是否有必要劝其退出,以保障课后服务能够顾长期有效开展”问题的选择上,仍然有21.75%的家长选择“不是很必要”。
不难看出,家长对学校、社会对教育高挑剔的背后仍然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依赖、对学校教育的依赖。但家长作为普通社会人,对教育责任的分担永远心存侥幸,对家庭教育责任的淡化甚至缺失不会主动反思己过。这为家校共育提出了社会方面的要求。
(四)从城镇化进程中家校共育现状和我校课题调查问卷结果来看
基于我校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现状,我们对全校2021名家长从教育意识形态、家庭教育现实情况、育子行为表现三个维度的15个问题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显示,有96.33%的家长认同“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这一观点。但在烦恼方面,有57.8%的家长“不知道教育方法”。
结果说明,很多家长具有家校共育的意识,却面临着不知道教育方法、缺乏全面衡量、缺乏长期坚持、缺乏行动力及执行力等现实问题。这为升级家校共育提出了现实要求。
二、从多数学校在家校共育工作实践来看升级的基础
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各学校也积累了很多家校共育实践经验。
1、家长会。这是最基础、常用的方式。宣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介绍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的必要性,听取家长意见、建议。2、实地家访。这是最耗时费神的方式。点对点实地了解情况,与家长促膝交谈教育措施,最容易建立信任感和凝聚力。3、组建家长委员会。这是最具有治理能力的方式。让家长代表清楚了解学校、学生各方面情况,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监督,实现合力。4、开办家长学校。这是最具有统揽性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把家长当做“学员”,建立家长课程体系,聘请专家来作报告和讲座,为家长提供直接有效的释疑解惑。5、面谈、电话访谈、网络沟通。这是最便捷快速的方式,能较好达到及时处理问题、同步教育的目的。6、家校联系卡。这是最走心的方式。 “班主任寄语”和“家长的话”两大版块,实现书信传情。7、家长义工进课堂。这是最具潜力的方式。在学校课程外充分挖掘家长特长或教育资源构建家长课程,带给孩子们更多不一样的课堂体验。8、家长志愿者服务。这是最讲究情怀的方式。家长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学校的运动会、社会实践、募捐、援助等公益活动中去,或组织策划,或引进资源,或提供后勤服务。
三、家校共育升级建设主要着力点及办法
立根铸魂,方能登高。我们需要先搞清楚,我们希望什么样的家校合作。基于城镇化的现实状况,我们突出了基于“共”的家校共育文化追求。“共”,字面意思为共享、共用或共有。引申到教育方面,为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我们把“共”文化分解为四个维度。
共生:关联、依存。这是家校关系的基本界定。
共长:学习、研究。这是家校共育的生长阶段。
共治:纳谏、参与。这是家校共育的发展阶段。
共赏:赏识、跨越。这是家校共育的成熟阶段。
(一)共生方面——加强文化引领
家长在学校办学理念方面思想不够统一,在办学目标方面解读、理解不够,没有共同遵循的“文化核心”,便不能和学校、教师较好达成共识。我们需要在家校关系建立初期加强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解读和文化引领。通过征询、座谈、问卷等方式,提炼出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相匹配的“锦小家长文化核心”,通过宣传、宣读、上文化墙等方式,让家长广为知晓,并用以指导言行。同时,加强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互学互进、互促互纠。
(二)共长方面——加强课程引领
多数学校的家长学校有相应的制度体系,但课程缺乏顶层设计,没有细化、固化为课程模块,没有家庭教育教材或指南手册,没有家长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且师资依赖于校外专家资源,对本校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关注不够。
一方面,着眼家长全体、全面、全程发展,加强家长学校建设。(1)优化管理体系,健全各项机制,加强统筹指导。(2)结合学校实际,研发定位合理、系统性强的课程体系及配套校本教材。(3)持续开展“锦韵家长”“书香家庭”“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探索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家长发展性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家庭教育导师队伍建设。(1)用好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师资,形成专家资源库。(2)加强对学校德育干部、教师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其成长为既懂教学又懂家庭教育、既了解学生又了解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三)共治方面——加强能动性发挥
针对班级在涉及家长的选人用人方面公开不够现象,我们需要引导班主任加强民主管理意识,在参与食材验收、研学线路选择等的家长代表人选方面,要通过qq群、家长会等加强公开透明度。针对家委会事务管理公信力不够问题,应在每一次家长会设置家委会工作议程,让家委会当面向全班家长汇报近期工作意见征集情况、开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还存在的问题等,强化信息公开和沟通。探索实行家委会轮岗制度,尽量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中来,以便换位体验、增强互信。针对三级家委会沟通渠道不够通畅、 “两头强,中减弱”现象,可以通过搭建三级家委会定期交流机制,组织沙龙、专题交流,让运行较好的年级或班级家委会现身说法,交流经验,借鉴方法,提升各班家委会工作实效。
(四)共赏方面——加强相互认可
目前,各学校的家长投诉仍然时有发生。主要聚焦于主科老师更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教师教学行为不够规范、教师责任心涣散、违规收取班费等。学校需要切实加强师德教育和管理,帮助教师赢得自己在师德、专业双方面的威信,对有误解、偏见的不合理投诉,学校也应进一步做好说明、引导、解释工作。同时,发挥优秀家长的引领辐射作用,建立家庭教育经验展示交流平台,通过“身边人”的引领示范,引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如,每年举办一次家庭教育策略征文比赛,每学期举办一到两次家庭教育沙龙,在官微设置“家长学校”专栏推送好的做法、案例、书籍、文章等。此外,重视发挥本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心理骨干教师、名优班主任的作用。借助本校“争先创优”平台,依托家长会、家长学校活动等载体,开展家庭教育赛课、公开课、网络微课、专题征文等活动,推动本校师资走向专业化发展,增强家长、社会对学校师资的认可度。
家校关系是永恒的话题,家校共育是永恒的规律。正确认识到家校之间“共”的连接点、关键点,便能更好改进家校共育策略,提升家校共育质量。
论文作者:廖丽华,邓舒婷,韩,阳,李俊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0
标签:家长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这是论文; 学校论文; 家委会论文; 方式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教师》2020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