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本文从分析化学的学科特点及具有的问题入手,对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人们获得物质组成、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1],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化学被誉为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眼睛,她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科研提供信息,而且是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参与者,是一门能够从分析数据中获取信息和知识,解决生产与科研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学科[2]。
当今社会,一名合格的分析化学人才不仅要掌握分析方法的有关理论及操作技能,还要具有拓展现代分析理论和应用能力,从而解决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了更好的培养出合格的分析化学人才,改变传统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历,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3]。
1 教学内容的改进
1.1 加强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的先导是教材建设,一本好的教材应该与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整合优化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其相关实训教学内容相糅合,强化技能训练,紧密与岗位任务融合。同时引入案例导入、案例分析、知识链接和目标检测等多种模块,更好的帮助学生对分析化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1.2 引入现代分析技术
近年来,随着分析方法的持续发展、分析仪器的不断更新,在分析化学领域涌现了一批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气-质联用、毛细管电泳法等),将现代分析技术及时引入相应专业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好的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2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加强理论和实验的结合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作为高校化学专业的基础实验课,是联系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纽带和桥梁[4]。分析化学实验课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加强分析化学实验学时的同时,还要有合理的成绩评定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分析出学生们对分析化学课程的整体的掌握程度。因此,我们对分析化学的成绩评定方法进行了调整,采用“6+3+1”模式,理论考试成绩占60%,实验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10%。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包括课后作业、出勤率以及听课情况等。理论考试根据教学大纲自拟考题,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进行。实验成绩的评定分两部分,平时实验成绩占50%,实验技能操作考试占50%。
2.2 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从而忽视了学生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摈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疑点和难点进行剖析,并精心设计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把学生分为4~6人一组,由老师提出与分析化学相的热门话题,如食品药品安全等,要求每组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做成幻灯片并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变得非常积极主动学习,同时还提高了查阅、写作、表达、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3 教学手段的改革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和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现代化教学的推崇方式。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公式推导、图片表格、实验结果等内容可以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调高教学效率。其次,分析化学中有很多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用多媒体对这些内容进行加工,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就会事半功倍[5]。比如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滴定突跃的影响因素、色谱分离的原理、仪器的构造等知识点,通过图、表、动画、视频的展示,从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观,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 “双师型”教师培养
目前,“双师型”教师欠缺导致教师只能一味的向学生灌输“传统”的技术与理论,轻视了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学校大力推动“双师型”教授队伍建设,鼓励每一位教师走进企业,走进生产第一线,并考核和奖赏制度[6]。同时,学校还积极聘请专业人士来校讲座,用他们切身的工作经历对相关知识进行更加透彻的讲解,提高同学们对以后工作岗位的认识度。
总之,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是行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现代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推进教学改革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通过以上几点对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索,提高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课堂和实验效果显著改善。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改革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当然,教学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实践,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分析化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庆娟,李维斌.分析化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
[2]刘晓娟.高校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3):73-74.
[3]谢燕.中专药剂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初探[J].教育科学,2016(27):208.
[4]莫运春,许金生,冯泳兰,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6,21(1):24-26.
[5]陈凌.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2008,35(11):150-152.
[6]张雪晓,李晓静.浅谈高职高专药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亚太传统医药.2015(8):142-143.
论文作者:曲晓娜 谢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分析化学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成绩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