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应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观察论文_吴海清

静脉溶栓应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观察论文_吴海清

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 海南万宁 571500

【摘 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静脉溶栓应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冠状动脉再通情况。结果:本研究3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再通成功率为76.67%(23/30),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病死率为3.33%(1/30)。6h内完成静脉溶栓治疗再通成功率为90.00%,显著高于6-12h内静脉溶栓治疗再通成功率5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进行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予以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临床治疗中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静脉溶栓;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效果

作为临床心血管常见病症,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突发性与完全性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或坏死性疾病。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临床治疗中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1】。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尿激酶静脉溶栓法在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被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静脉溶栓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均确诊为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出现特异性改变及心肌酶上升情况,患者发病时的梗死症状时间持续在30min以上。本研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为35-72岁,平均为(45.2±2.5)岁。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出现下壁心肌梗塞10例,前壁心机梗塞13例,广泛性心机梗塞7例。6h内完成治疗的患者20例,6-12h内完成治疗的10例。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方法知情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心肌酶谱检查。患者确诊后,医师指导患者服用300mg的阿司匹林,同时予以患者300mgde 氯吡格雷进行嚼服。利用尿激酶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5%GS,100ml,加尿激酶150万单位,然后再对患者施以静脉注射治疗,需于0.5h之内静注完毕。同时指导患者应用急性早期心肌梗塞常用药。溶栓后根据患者相关检查的结果,应采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单位,每隔12小时皮下注射一次,连用5-7d。溶栓后的2d内,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与心律等基础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事件。

1.3 观察指标

依据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相关标准及规定,本研究采用了三种判断患者冠状动脉是否再通的评价指标,具体为:接受静脉溶栓治疗2h后,患者的胸闷、胸痛等临床基本症状明显改善,但患者存在再灌注心率失常等情况。患者心电图中抬高的ST断出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5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接受治疗的16h内,出现血清肌酸酶峰值,血清肌酸酶峰值提前出现。患者符合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指标,则判定为治疗成功【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所有统计数据的处理,所有计数资料均以(%)表示,采用t检验及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情况

本研究30例患者中,23例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成功,冠状动脉再通成功率为76.67%(23/30),6h内完成静脉溶栓治疗的20例患者中,2例未再通,18例再通成功,再通成功率为90.00%。6-12h内静脉溶栓治疗的10例患者中,5例再通成功,5例未再通成功,再通成功率为50.0%。

2.2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研究中,1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率为3.33%,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例尿血,1例心律失常,本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

3 讨论

临床治疗中,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粥样斑块破裂,会造成其血小板聚集,致使患者动脉堵塞出现血栓。患者心肌持续性缺血、缺氧后会出现心肌坏死等症状,临床中静脉溶栓治疗的主要原理为,通过再通及重建患者冠状动脉,缩小患者缺血的范围,有效的控制患者心肌梗死的面积。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原理治疗早期心肌梗塞患者。尿激酶作用效果显著,具有定位准,病死率及不良反应率低的优点,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可将纤溶酶原转变成为纤溶酶,从而通过降解纤维蛋白的方式来促使血栓溶解,治疗效果十分明显【3】。尿激酶可提高血管二磷酸腺苷(ADP)酶的活性,有效的抑制血栓的形成。早期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有效的缓解患者心肌缺血症状,降低不良反映的发生率及临床治疗的病死率【4】。

本研究30例患者中,23例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成功,冠状动脉再通成功率为76.67%(23/30),6h内完成静脉溶栓治疗的20例患者中,2例未再通,18例再通成功,再通成功率为90.00%。6-12h内静脉溶栓治疗的10例患者中,5例再通成功,5例未再通成功,再通成功率为50.0%。1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率为3.33%,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例尿血,1例反复式性心率失常,本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

综上所述,给予早期进行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治疗的病死率,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其临床应用价值广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建海,陆建琼,黄海燕.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1):47-49.

[2]石珣,韩莉,王秋丽.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2):42+44.

[3]陈鸿远,陈波.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探讨[J]. 系统医学,2017,2(03):27-29+51.

[4]吕红凤.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2):112-113.

论文作者:吴海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静脉溶栓应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观察论文_吴海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