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的应用论文_赵玉兴

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的应用论文_赵玉兴

(国网昌都供电公司 西藏昌都市 854000)

摘要:随着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其在变电站电力调度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有效,并逐步发挥其智能功效,为全面提高变电站电力调度的效率,确保电力调度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应用

在我国,电力调度运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而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电网容量随之扩大,系统设备也不断增加,电力调度操作量成倍增加。这不但严重影响了调度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阻碍了新技术在调度系统的引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电力安全运行,在电力调度中引入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既是发展的必然,也是大势所趋。

1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相关概述

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是由众多相关专业技术融合而成的智能自动化工作系统。这一技术主要是以强大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传输,主要为分布、分层系统结构。其子系统功能模块主要由单片机、计算机组成。能够实现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因此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具有巨大优势。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有功能全面、传输快捷、分布分层系统结构以及智能自动化的特征。综合自动化技术系统的构建。主要是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将所应用项目各环节的设备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使其在运作过程中.能够全面的考虑到每一项目的每一环节,因此.具有功能全面的特征。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而综合自动化技术则能够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实现信息大量、快速的传输,有效突破了原有直流采样中信息传输的缺陷,具有信息传输快捷的特征。综合自动化技术系统功能模块、子系统等.主要由计算机和单片机构成,而这些设备的运用。使其在数据采集、系统保护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不可比拟的优势,系统结构也呈现出分布、分层的特征。另外,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智能自动化的特征,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直接生成变电站电压报表,并自动进行负荷调整等工作,并减轻了运维工作人员的负担,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系统故障情况,及时找出故障,有效提升了故障找寻的效率。

2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的应用优势

2.1供电服务质量优势

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减少人工使用,而人工数量减少并不意味着服务质量的降低,通过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无功自动控制,这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因为在智能变电站中,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对变电器和无功补偿变容器进行任意控制,顺畅度较高,电力调度的能力也就因此提高。同时,这种技术还能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良好的维护,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这也是提高供电服务质量的一种表现。

2.2提升变电站的管理效率的优势

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主要依靠计算机和网络,在电量充足的条件下,这些设备都是可以无人管理进行自动化的工作,而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变电站的工作人员主要的职责就是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时的检查,确保设备无硬件故障问题出现,其管理模式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通过计算机迅速且自动化分析和处理出现的问题,提高变电站管理效率,避免出现人工操作时思考问题缓慢的问题。第二步,是在计算机分析结束后,管理人员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与自身经验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索,找出第一步的不足,保证变电站的工作质量,通过这两步,可以提升变电站的管理效率。

2.3护变电站的安全,提高运行水平

自动化运行系统是由电脑操控的,他们同时具有故障查找以及诊断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由于电脑在反应速度上与人相比所具有的明显优势,他们能够十分迅速的发现针对性目标的故障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断电保护。有的装置可以无时无刻监视其保护对象,当保护对象的运行数值超出了正常范围的时候,监视器就可以迅速的发出其告警信息。正是这种无时无刻的监督,使得很多有可能会酿成大祸的事故被及时扼杀于无形当中,这也直接或者间接的促进了一次或者二次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提高。

2.4节省人力资源

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之前,变电站各电力设备的数据采集主要依靠人工采集实现,工作人员首先对各个电力设备进行检测,然后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借助计算机与电子通信技术可以快速采集电力设备数据并发送指令,这就减少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节省人力资源,降低电力企业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的具体应用

3.1集中式结构应用

通过自动化技术能够对智能变电站进行集中式结构控制,这也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控制形式,在控制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对接口进行拓展,从而获得准确的信息,例如获得当前的模拟量。同时,还能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在获得分析结论之后,对微机进行自动保护和控制。集中式的控制模式并不是靠一台计算机完成,而是通过多台计算机共同工作,每台计算机有自身专有的任务,例如负责监控的计算机会更加注重监控方面的数据获取,注重电流断路器应急处理等。

3.2分布式结构应用

分布式结构的构成思路与集中式不同.这一结构的应用中,变电站原有的功能会得到拓展,不会单单运用一台或是一组计算机进行工作,而是将所有功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别配置给各台计算机。其主要是运用CPU系统工作思路进行并联运算,有序的处理同一时间段的产生的众多数据,实现多项任务或是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充分解决的数据卡死问题.即是其中一个单一模块出现问题,也不会对其他模块产生过大的影响,使变电站功能能够继续正常运用这一结构主要适用于低压变电站等具有一定维护难度的变电站。

3.3分布分散式结构应用

分布分散结构模式应用在被分成变电站层和间隔层两层的双层次变电站系统中,是一种自动化控制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原件和断路器间隔的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全面系统的收集断路器间隔数据。同时以此为前提,成功将保护和控制功能等汇总与于小范围控制单元中,大大节省了电缆线路,并且能减弱电磁干扰,提高传递信息的准确度,就算某些地方出现问题,对整体的运行情况也没有多大的影响。此外,分布分散结构的设置也比较简单,厂家可以提前组装好,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的施工效率,降低其施工难度。要根据变电站的实情来选择运用哪种结构模式,同时有关工作人员要提前做好充分的调研,以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减少问题的产生。

结束语:

时代发展需要电力部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提高供电稳定性,提高变电站电力调度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符合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趋势,目前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还不完善,应加大研发力度,及时将先进科学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完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不断提高我国电力事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的应用研究[J].刘敏.中国科技信息.2014(17)

[2]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的应用[J].何建森,谭桂华,曹美卿.科技经济市场.2018(05)

[3]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的应用[J].宋文英,柏峰,杨洁.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2)

论文作者:赵玉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的应用论文_赵玉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