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 广西 541199
【摘 要】目的:探讨溶血三项实验(直接抗人球蛋白、游离抗体、放散试验)联合母亲血型抗体IgG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期间189例与母亲血型不合的黄疸新生儿进行溶血三项实验及其母亲ABO血型抗体IgG检测。结果: 189例临床出现黄疸却疑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中:I 型阳性18 例,占 9.52%;Ⅱ 型阳性32 例,占 16.93%;Ⅲ 型阳性30 例,占 15.87%;Ⅳ型阳性9例,占4.76%,Ⅴ 型阳性1例,占0.53%.。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母亲血型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患者的患病率呈正相关(r=0.970,P<0.05)。结论:随着母亲血清IgG抗体效价的升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溶血三项实验对新生儿溶血病的预测和治疗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溶血三项实验;母亲血型IgG抗体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ree hemolysis experiment(direct resistance globulin,free antibodies,radiation test)joint mother detection of neonatal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blood type antibody IgG clinical analysis.Methods:choose from October 2013 - November 2015 189 cases with the mother's blood type is jaundice during neonatal hemolysis three experiments to detect ABO blood group antibody IgG and its mother.Results:189 cases of clinical jaundice in children with suspected neonatal hemolysis disease:type I positive 18 cases,accounted for 9.52%;Ⅱ type positive 32 cases(16.93%),Ⅲ type positive 30 cases,accounting for 15.87%;Ⅳ type positive 9 cases,accounting for 4.76%,Ⅴ positive in 1 case,accounting for 0.53%.Straight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other blood IgG antibody tite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valence of patients with neonatal hemolysis(r = 0.970,P < 0.05).
Conclusion:with the increase of mother serum IgG antibody titer,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hemolysis disease also will increase;Hemolysis three experimental prediction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hemolytic disease assessment has important value.
keywords:Newborns hemolytic disease,hemolysis three experiments,the mother blood IgG antibody
【中图分类号】R2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08-02
新生儿溶血病(HDN)[1]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的IgG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后在补体作用下使胎儿红细胞破坏,引起胎儿溶血的疾病。临床上以ABO-HDN较为多见,溶血三项实验联合母亲血型IgG抗体检测能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治疗和换血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期间189例新生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新生儿母亲纳入标准:单胎妊娠>12W,血型为O型,新生儿父亲为非O型血。新生儿纳入标准:根据《实用新生儿学》中ABO溶血病的诊断标准[2]。其中患儿男101例,女88例。患儿日龄1—7天.。
1.2血型鉴定 母亲采用微柱凝胶正反定型卡(长春博迅)进行鉴定;新生儿采用微柱凝胶正定型卡进行鉴定。质控品与样品同操作。
1.3溶血三项实验 ①取新生儿EDTA-K2抗凝血2-3ml,标本3000转离心3分钟。②取10ul压积红细胞于1ml生理盐水中,配成0.8%的红细胞悬液,标记用于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③取血浆50ul+50ul0.8%的标准红细胞用于游离试验。④用等渗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四次,第四次洗涤红细胞后,保留上清液50ul用于做对照。取1ml洗涤好的压积红细胞与1ml的酸放散液混匀,按操作卡完成后吸取离心后的放散上清液150ul用于放散试验。⑤分别加入到标记好内容的微柱凝胶卡的6孔中,37度温育15分钟,离心,肉眼判断结果。
阳性标准:红细胞凝集块位于微柱表面或凝胶中。3项试验中≥2项阳性或放散试验阳性即可确诊为溶血病;放散试验阴性而直抗或游离阳性为可疑;3项阴性即可排除溶血病。
1.4母亲血型IgG抗体滴度实验 将新生儿母亲的血清用2-Me处理后稀释成1:32至1:512这五个滴度后按照母体IgG抗体效价检测操作规程操作,离心,肉眼判断结果。
阳性标准:红细胞凝集块位于微柱表面或凝胶中,抗体效价>1:64为阳性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4.00软件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溶血三项试验结果 189 例血样中患儿血型为 A 型的102例,占送检标本的53.96%;B型87例,占送检标本的46.04%.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 27 例,占 14.28%,游 离 抗 体 试 验 阳 性 者51例,占 26.98%,,放散试验阳性者89例,占47.08%;I 型阳性18 例,占 9.52%;Ⅱ 型阳性32 例,占 16.93%;Ⅲ 型阳性30 例,占 15.87%;Ⅳ型阳性9例,占4.76,Ⅴ 型阳性1例,占0.53%。见表1
表1 189例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
3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母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族血型的免疫性溶血,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见原因之一[3],其中主要发生在O型血的母亲,而血型为A型或B型血的新生儿中[4]。原因是O型血的母亲在孕前常受到其他原因的刺激使机体产生IgG抗A、抗B抗体,怀孕后这类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引起溶血[5]。近年来,由于溶血三项实验的应用,ABO—HDN多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减少了胆红素脑病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放散(抗体释放)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检查新生儿红细胞是否受IgG抗体致敏,在189例血样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为27例,占14.28%,比例较低,原因可能为新生儿发育不成熟,红细胞上 A 、 B抗原相对较少,抗原密度小,吸附抗体较少,在 AB0血型系统中新生儿溶血病的直接人球蛋白抗体试验反应常常较弱甚至无法检出,因此试验结果常显阴性结果,只起参考作用[6],游离抗体试验和放散试验是检测新生儿血清中是否存在与其红细胞不配合的 ABO 以外的抗体和(或)IgG 抗 A(B)抗体,主要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抗体释放试验的敏感性最高。本次游离抗体试验阳性 51例,占26.98%,游离抗体试验阳性与母亲体内IgG抗体进入胎儿体内的量有关,该试验有助于观察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单项游离抗体阳性只能证实血清中存在抗体,必须结合患儿有无贫血、血清胆红素增高和母婴血型不合才能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游离抗体在体内只存在数天,游离试验阴性并不说明病情较轻,该试验仅起到辅助诊断作用。放散(抗体释放)试验阳性表明患儿红细胞上有致敏抗体,本次释放试验阳性89 例,占 47.08%比例较高,可见放散(抗体释放)试验的敏感度最高。由于抗体释放验所使用的红细胞比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多数百倍,此结果一旦出现阳性,即可明确诊断。
新生儿溶血病中,Ⅰ.Ⅱ.Ⅲ 型占的比例较高,对此临床医务工作者应予重视。从189例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分析:I 型阳性18 例,占 9.52%;Ⅱ 型阳性32 例,占 16.93%;Ⅲ 型阳性30 例占 15.87%;Ⅳ型阳性9例,占4.76,Ⅴ 型阳性1例,占0.53%。 Ⅰ 、 Ⅱ 型病情比较重,游离抗体会继续致敏红细胞,使红细胞破坏溶血。因此,临床上应注意观察,当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需换血时,如果游离抗体试验阳性,则要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和AB型血浆。如果输入A(B)同型血,游离抗体继续与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使病情更严重。
新生儿溶血可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 在胎儿期溶血形成的胆红素能迅速被母体肝脏代谢。而出生后由于溶血继续存在,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近年来,孕妇 IgG 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已成为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 文献报道,当母体血清中IgG 抗 A(B)抗体效价 >1∶64 时,有可能使新生儿发生溶血;如果 IgG 抗 A(B)抗体效价 ≥1∶128 时,提示新生儿可能受到损害;如果 IgG 抗 A(B)抗体效价 ≥1∶512 时,则新生儿必然受到损害,必须进行临床预防性治疗[7].研究结果显示,母亲 IgG 血型抗体效价阳性(≥1∶64)率为 80.95%,新生儿溶血病的患病率为 47.62%;Pearson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gG 血型抗体效价与溶血病的患病率呈正相关(P < 0.05)。 证实当母亲 IgG 抗体效价显著升高时,新生儿溶血病患病率将显著增加,临床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做好积极治疗方案准备。
综上所述,溶血三项试验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提供可靠依据,对评估疾病程度、选择治疗方案和换血疗法都有特殊的指导意义。对于 IgG 血型抗体效价阳性的产妇,应做好新生儿溶血病的积极治疗方案准备,应作为临床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之一。
参考文献:
[1]胡丽华,临床输血学检验[M].北京: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3版,2012,194-198
[2]花少栋,安胜利,吴志新,等.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实验检查的非条件Logistic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3):298-300
[3]胡素瑾.血型 O 型产妇 604 例 ABO 及 Rh 血型抗体效价检测[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5):49-51.
[4]何子毅,刘赴平,胡应明,等.RhD 阴性产妇妊娠 RhD 阳性胎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分析 [J].重庆医学,2012,
论文作者:张国光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抗体论文; 新生儿论文; 阳性论文; 红细胞论文; 血型论文; 母亲论文; 三项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