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农村商品市场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商品市场论文,基本思路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商品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农村商品市场的开拓问题,开始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然而,时至今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商品市场的开拓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在当前出口增长受阻、投资增长有限以及市场新的消费热点一时难以形成的形势下,通过开拓农村市场来扩大国内需求从而确保8%经济增长目标的呼声越来越高。加强对农村商品市场的研究,找出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开拓农村市场之路,充分发挥农村市场作用已成当务之急。
一、继续推动经济增长在于迅速扩张市场需求,开拓农村商品市场是实现我国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资源供给约束转变为市场需求约束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表现为资源供给不足。改革开放后,长期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经济发展进入持续高增长时期,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得到较大提高。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期,许多行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长期形成的卖方市场跃变为买方市场。国内贸易部对全国613种主要商品供求排队表明,1997年下半年供不应求的商品只有10种,占1.6%,供求基本平衡的408种,占66.6%;供大于求的195种,占31.8%。更值得注意的是,供大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上半年只有5.3%,下半年却猛增至31.8%。供不应求的商品,大部分是农副土特产品,工业消费品基本上是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即使是那些长期处于短缺状况的投资品和工业基础产品也出现供大于求现象。如钢铁等原材料出现了严重积压,不得不实行限产压库;电力行业由于用电增长跟不上,部分机组不能满负荷发电;一向不愁没货运的铁路部门近来也出现运量不足的局面。这些现象说明,市场需求增长的快慢将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
(二)农村商品市场发展滞后,是我国社会再生产的最大梗阻,只有最大限度启动和拓展农村市场,才能保证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从资源供给约束转变为市场需求约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在今后的发展中会越来越明显。因此,保证国民经济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必须解决好市场需求约束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城乡市场分割明显的实际,市场需求约束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市,二是农村,三是出口。在城市方面,城市需求约束主要表现在,经过80年代中期的排浪式消费后,以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老三件”为代表的家用电器,在城市居民家庭中已接近饱和,而作为下一个消费目标的小轿车、私人住宅、家用电脑等,基本都是万元级或超万元级商品,以广大工薪阶层目前收入水平及现行消费政策,进入百姓家庭还有待时日。因此,指望城市消费出现大增长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在出口方面,受东南亚货币贬值、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出口需求面临巨大压力。而在农村市场上,农民的消费潜力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占全国71%的农村人口的商品零售总额却不足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3%。农村消费的滞后,直接制约了全国市场需求增长。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再生产一般经过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实践证明,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都是与农村市场的需求增长缓慢有关。
因此,开拓农村商品市场,扩张农村市场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再生产良性循环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环节。
二、当前农村商品市场的现状
当前农村商品市场的现状是农民消费档次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城乡差距有所扩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较大提高
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决定农村商品市场和消费水平的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134元的水平提高到1926元,约增长14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也由1978年的116元增加到1996年的1572元,增长了12.6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均增长6.3%。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加,大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表现为:一是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较快增长(见表1),二是消费结构明显改善。首先是住宅消费支出比重下降;其次是满足基本温饱的食品与衣着等消费支出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不再为衣食短缺所困扰;最后是追求精神享受和教育水平的文教娱乐用品消费支出比重大幅度上升(见表2)。
表1 1996年与1990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比较
黑白电视机 彩色电视机 电冰箱 洗衣机 缝纫机 电风扇 自行车
1996年 65.06
22.91 7.2720.54
64.62
100.46 139.82
1990年 39.72
4.72
1.229.1255.19
41.36
118.33
增长%
62.5
385 496 125 17.1143 18.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
表2 1996年与1990年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比较(%)
食品 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用 医疗保健 交通通讯 文教娱乐 其他商
品及服务
用品及服 品及服务
1996年 56.35 7.24 13.93 5.36 3.71
2.998.43 2.02
1990年 58.80 7.77 17.34 5.29 3.25
1.445.37 0.74
变动百分点 -2.45 -0.45 -3.40 0.07 0.45
1.553.06 1.2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
(二)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扩大
尽管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总体消费水平仍处于相对较低阶段。(1)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动态差距进一步增大。1985~1996年,人均消费水平城镇居民从802元增加到5620元,农村居民从347元增加到1756元,城镇增长了6倍多,而农村只有4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也从1985年的2.3倍扩大到1996年的3.2倍。(2)城乡消费二元结构予盾突出。目前,农村居民仍然没有摆脱以生存性消费为主的消费模式,与城镇居民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仍然居高不下。1985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7.8%,1996年下降为56.4%,11年只降了1.4个百分点,而同时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下降了3.4个百分点(1996年为48.6%,1985年为52.2%)。二是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远低于城镇居民。1996年,农村居民每百户三种主要耐用品年底拥有量为:彩电22.9台、洗衣机20.5台、电冰箱7.3台,比城镇居民拥有量93.5台、90.5台、69.7台分别低71台、70台和61台。
(三)农村商品市场呈现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地区间农民收入,购买力水平及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呈由东向西梯度递减的趋势。1996年东中西部地区县及县以下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5250亿元、2823亿元和1425亿元,占全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依次为55.3%、29.7%和15.0%;三个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1420元、882元和648元,三者的比例为2.19∶1.36∶1。从三大地区的消费结构看,东、中、西部之间农民在食品、衣着等基本生活方面的消费差距不大,但在居住、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家庭设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消费项目,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0.5~2倍。在居住方面,1996年东部钢筋混凝土新房面积逐年上升,中部为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并重发展,西部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面积比重有所提高。在耐用消费品方面,东部地区农民家庭自行车、钟表、电风扇等一般用品拥有量趋于饱和,对彩电、洗衣机、冰箱的购买上升,录像、空调、组合音响开始进入率先富裕的百姓家庭;中部地区农民对自行车、钟表、电风扇等用品需求仍有较强上升空间,对彩电、洗衣机、冰箱的购买需求也不弱;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整体上刚步入温饱,对各种耐用品的需求仍处于数量扩张型,对产品的选择档次不高,但比较注重商品性能好、价格低廉。因此,无论是农村市场的总体规模、人均水平,还是从消费结构上看,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市场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如果再进一步从这三个地区最高消费和最低消费之比较来看,差距更为显著。一些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农民的消费水平并不亚于城市,有些甚至超过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而在一些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尚待解决。
三、当前农村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总体判断
判断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一般从收入水平、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和储蓄存款余额等三个因素综合考虑。对1996年农村居民这三项指标的计算和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购买力,接近或达到1985年城市居民的水平,即达到了1985~1988年城市消费革命的下限。
(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已经基本具备形成家电消费热潮的实力
199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26元,按1985年价格折算为653元,比1985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685元仅差32元,两者之间的缺口不到5%(见表3)。
表3 1996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198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比较
单位:元
1996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1926
按1985年价格计的1996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653
198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685
城市高出农村的收入差额
3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
(二)农民储蓄存款余额总量的增加,增强了农村商品市场拓展的潜在力量
1996年末我国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670.7亿元,人均年末余额887元,折合成1984年的价格为276元,接近1984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末存款余额323元的水平。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居民前期购买力的节余,也是居民下期购买力的反映,表明居民潜在消费能力的大小(见表4)。
表4 1996年农户储蓄存款与1984年城镇储蓄存款比较
年末余额(亿元) 人均年末余额(元)
1996年农户储蓄
7670.7 887
按1985年价格计算的1996年农户储蓄
2389.7 276
1984年城镇储蓄776.6 32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
(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增加,表明了农村居民已经具有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基础
至1996年底,除洗衣机外,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电器的拥有量,基本上达到甚至超过1985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拥有量(见表5)。
表5 1996年农村与1985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比较
单位:台、辆
黑白电视机 彩色电视机 电冰箱 洗衣机 缝纫机 电风扇 自行车
1996年农村 65.06 22.91
7.2720.54
64.62 100.46 139.82
1985年城镇 66.86 17.21
6.5848.29
70.82
73.91 152.2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
四、农村商品市场的潜力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对以家用电器为主的耐用品消费已经步入快速增长阶段。今后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进一步增加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向小康迈进,农村居民购买力和消费需求将出现质的飞跃。
(一)农民购买力较大提高,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构成农村商品市场扩张的强烈势头
1.农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七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后年均增长8%,“八五”期间实际增长4.3%。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提出,今后十几年内力争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纯收入年均递增4%以上的目标。而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农民人均实际纯收入的增长率明显高于计划指标,如1994年为5%,1995年为5.3%,1996年高达9%,1997年回落到4.8%,但仍在4%以上。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纯收入增长率4%~5%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个增长率与1985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年递增率水平基本相当。
2.城市化和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为拓展农村市场奠定基础。我国的城市化远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预计在今后10多年内会进一步加快。这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居民购买力的增长。1978~1996年,我国城市化率平均每年以0.636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据此推算,我国2000年城市化率应达到31.91%,2010年38.27%,比1996年的29.37%分别增加2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今后每年我国将有2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按1996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3.2∶1计,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绝对额约为4000元,2000万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每年将增加800亿元的消费需求。
(二)东部和中部地区及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商品市场,将成为开拓的重点
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消费水平看,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已基本接近城镇的消费水平,部分耐用消费品(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的拥有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对拓展农村商品市场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中部地区是我国农村人口密集的地区,农村人口的数量是三大地区中最多的。这个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正处于整体上从温饱走向小康阶段,消费倾向相对较高;今后随着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对耐用消费品需求将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有关调查也表明,目前农村建房热正从沿海发达地区逐步向中部地区转移,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中部地区将成为我国农村建筑材料厂商销售争夺的焦点。同时,从生活消费支出的现金比重看,东、中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居民现金支出已达到70%以上,商品化程度比较高,市场空间巨大。
(三)家电制造业中的彩电和汽车制造业中的农用运输车,将是未来农村商品市场开发的重点产品,能够在农村中形成相对集中的需求热点
有关分析表明,我国农村即将进入家用电器迅速普及时期。这一判断是根据当前农村居民现期收入与家电价格的比值作出的。以彩电为例,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1926元,同期彩电(21英寸)平均价格为2300元,收入价格比为1∶1.2;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提高到2090元,同期彩电价格稳中趋降,收入价格比大大升高。而在城镇居民彩电普及率最快的1988~1990年三年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分别为:1988年1119.4元、1989年1260.7元、1990年1387.3元;同期彩电(21寸)的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1988年2027元、1989年2704元、1990年2385元;收入价格比分别为1∶1.9、1∶2.1、1∶1.7。可见,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彩电价格的比值已经大大高于城镇彩电加速普及期间的比值。1985年以来农村居民购买彩电的增长速度也可以证实这一点。1985~1990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电由0.8台增加到4.72台,5年增加4台;1990~1995年由4.72台增加到16.92台,5年增加12台;1996年则增加到22.91台,一年便增加6台。由此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内彩电进农家将形成高潮,农村彩电市场的前景极为广阔。
与家电制造业中彩电成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热点相比,在生产消费领域中,农村对汽车的需求尤其是农用运输车的需求将呈上升趋势,农用运输车将成为今后农民购买农资产品中最热门的产品。根据权威人士预测,到2000年农户对汽车的需求量将达到400万辆,其中大部分是以生产为主兼顾生活的多用途车。据有关部委对20个省市区部分农户农业生产资料购买意向的调查,5.1%的农户准备在未来三年内购买农用运输车,预计农用运输车需求增长速度将超过5%,由此将使农资市场每年增加销售额50亿元以上。
五、制约农村商品市场拓展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且波动较大,影响了农村购买力的提高
我国农民收入在80年代前期增长较快,从1978年至1985年增长了近2倍。但自1985年起,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渐趋缓慢。“七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八五”期间增幅降到4.3%;1996年尽管又上升到9%,但1997年又回落到4.8%。1996年我国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1926元,仍不足2000元,相当数量的农民家庭收入水平只能维持温饱生活,全国尚有5000多万农村人口还没有摆脱贫困。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市场整体购买力水平的提高,直接制约着农村商品市场的发展。
(二)工业品结构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抑制了农民的购买意愿
农村市场面对的是广大农民,农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与城市居民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长期以来,农民群体的购买能力被低估,他们的消费需求很少得到商家、企业的重视。广大工商企业一直把商品生产、开发和销售重点定位在城市,只把目标瞄准城市居民和公款消费,造成工业品结构不适应广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这种情况在农资产品和日用工业品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如在农资产品方面,1996年我国化肥生产供过于求、销售不畅、严重积压,而新开工的化肥厂仍在继续上马。相反,对农村市场看好的,农民需求上升较快的农用运输车,却在汽车行业“正规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能力闲置的情况下,也不去研制和开发,甘愿把这个颇具市场前景的产品拱手出让给杂牌中小企业。在日用工业品方面,就我国农村目前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而言,价格低廉、结构简单、结实耐用的商品最受农民欢迎。然而,相当多的企业在产品研制与开发上,并没有针对农民的这些需求特点,而是拼命追求高科技、高档次和结构复杂的商品,结果导致销往农村的商品价格偏高,农民消费不起。如彩电行业,生产企业面对城市居民消费变化已经实行好几次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却没有几家企业愿意花费力气去研究彩电的市场细分,从而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直接面向农村居民的、符合农村特点的电视机型号。这种企业产品结构与农民消费需求结构不相符合所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企业的产品在城市积压,在农村市场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农民真正有购买需求的产品却买不到,直接制约了工业品市场销售范围的扩大和农村商品市场的发展。
(三)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落后,效率低下,制约了农村居民购买力的实现
时至今日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总体上仍停留在短缺经济、自给经济的传统模式,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妨碍了农村商品市场的扩张。
1.流通组织设置分散,实力单薄,素质不高。在1982年实行城乡通开的新流通体制前,农村商品流通基本上由供销社一家负责。但到1982年后,供销社开始进城办店,削弱了其在农村的业务,有的甚至名存实亡或承包给个体户,现存的供销社大部分也剩下化肥、农药、农膜、棉花专营的业务,加上体制僵硬和经营不善,供销社的经营规模日益萎缩。1992年全国供销社系统商品购销总额8462亿元,1996年增加到12520亿元,年均增长10.29%,扣除同期农村居民消费物价上涨因素(年均15.4%),实际年递减4.49%。而另一方面,国有商业在下乡过程中也由于种种原因进展缓慢。只有个体商业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目前,传统的国合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再存在,个体商业已经成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些个体商业经营分散,实力不大,素质不高,因而难以促进农村物流、商流的“大进大出”,不能满足农民对现代生产、生活商品的需求,担当不了开拓农村市场“主力军”的使命。
2.缺乏规范的流通规则和有力的执行机构,流通秩序混乱,农民正当的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护。由于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商业,在流通规则和执行机构缺位的情况下,其竞争行为不可能规范。于是,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屡禁不止,劣货次品充斥市场,坑农害农现象愈演愈烈,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消费意愿。
(四)农村消费环境差,成为制约农村商品市场发展的“瓶颈”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生活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已有的基础设施数量、规模、质量、档次均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市场发展的要求。一些地区甚至连供水、用电、道路和电视信号都没有解决,更不用说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之类的家用电器;有些地区即使有水、电,但价格高昂或供应不稳定,造成了农民买得起用不起。
实际上,启动并拓展农村市场,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有能力支付购买成本而无力支付使用成本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如果不实质性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就不可能真正启动农村市场,也不可能长久维持农民对家用电器等消费品的消费热情,农民原有的消费需求和预期还有可能萎缩和落空。
六、开拓农村商品市场的基本思路
(一)基本思路
任何一个市场的发展,都需要具备三大关键要素:一是消费者具有可支付的现实购买力;二是市场能够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三是要有便捷而又安全的流通渠道,使商品能够畅通无阻地到达消费者手中。据此开拓农村商品市场基本思路为:(1)近期,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以调整工业品结构为重点,以加强农村流通组织建设为手段,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商品市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远期,从调整产业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入手,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工农关系,实现城市和农村市场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实行拓展东部、带动中部、启动西部的原则。东部沿海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高,1996年达到了人均2873.92元,大中城市郊区,如上海更高达4846.13元,北京也在3561元以上。所形成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已基本接近、达到甚至部分超过城市居民,远远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例如北京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主要耐用消费品,彩色电视机76.3台,电冰箱66.1台,自行车260辆,洗衣机84.5台,收录机58.1台,摩托车17.5辆,这已经高出部分中等城市。
中部地区虽然没有达到东部地区的消费水平,但已不再为温饱问题所困扰各种耐用消费品已经进入农民家庭。特别是一些后起的中部地区,如吉林、黑龙江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已经超过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12%,因而农村市场开拓较好: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彩色电视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4台,收录机多9台,洗衣机多20台。这一地区的市场容量不可低估。
至于西部落后地区,目前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5000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农民生活水平基本停留于较低层次,中高档消费尚待时日,成为开拓农村商品市场的制约因素。加上西部地区大多地处偏隅,交通通讯供水供电设施落后,消费环境较差,农村商品市场的开拓缺乏基本的保障条件。另外,从全国农村商品零售份额看,东部和中部两个地区已经占到85%,西部地区只有15%。
这种状况非短期所能解决,开拓农村商品市场就要采取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的战略。也就是说,开拓农村商品市场的重点应放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注意培养西部地区。
2.兼顾全局,重点发展原则。农村市场涵盖的面很广,农民的消费也较分散,因而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各类市场同步发展。从今后农村消费的发展趋势看,耐用消费品(主要是彩电)、农资、建材仍是农民关注较多的商品,因此,应该有选择性地重点发展上述三大主要市场,使之成为农村市场的排头兵,带动其他市场的发展。
3.多元参与、城乡联动原则。开拓农村市场不是一个单纯流通问题,它涉及农村经济和生活各个方面,也与工业生产有重大的直接关联性。在制定相关对策时,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要跳出市场抓市场。内贸、农业、工业、计划、财政、金融等部门要积极参与,城市和乡村要协力配合多元推进,城乡联动,工商联手,上下共抓。各行业、各部门都要在各自范围内营造开拓农村商品市场的良好环境;城乡工业要积极调整结构,实现城乡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七、开拓农村商品市场的对策建议
(一)近期对策
1.确保农村居民现金收入较快增长,提高农民购买力水平。开拓农村商品市场的首要问题和前提条件是提高农村居民实际收入,扩大农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有关分析表明,农村消费品市场的份额与农民的实际收入增长高度正相关,农民的人均实际收入每增长1元,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可增加0.806亿元。可见,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开拓农村商品市场关键。近几年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但增幅波动较大,如1996年农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9%,1997年又回落到4.8%左右。因此,近期农民增收工作的重点是维持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为此就要努力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领域、新渠道,培植新的增长点。
(1)增加农业投入,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我国农村居民收入60%以上的来自农业经营收入。这种情况在近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保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是农民收入增加的关键因素。要提高农产品产量,一靠增加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实现旱涝保收;二靠推广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三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比重。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当前,随着农产品供给全面短缺时代的结束,支撑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旧的因素逐渐失去了作用,农民收入出现增长点不多、支撑点疲软、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在传统种、养殖业收入增长有限,乡镇企业发展面临调整的情况下,人们把希望寄托于正在蓬勃兴起的农业产业化。这是因为农业产业化能够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3)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扩大农民的就业门路,增加收入来源。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之所以比中西部地区快,是因为东部地区乡镇企业比较发达,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比中西部地区高得多。1994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依次为470.3元、157.48元、98.7元,东部是中部的3倍,是西部的4.8倍。因此,发展乡镇企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乡镇企业除了能增加农民收入外,还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中西部地区应该学习东部地区的经验,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对于东部地区,则应在现有企业基础上,加强经营管理和结构调整,提高企业效益。
(4)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解决“卖难”矛盾,保证农产品价值顺利实现。一是理顺工农产品比价关系,建立动态平衡的工农产品比价,确保农民从出售农产品中得到实际好处。二是建立农产品保护价制度,避免农民收入的大起大落。目前实行的粮食保护价制度很好。今后,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产品保护价制度的实施范围应逐步扩大。三是尽快在农村培育和发展流通中介组织。农村流通中介组织既可以帮助农民出售农副产品,又可以供应农民所需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以及其他服务,是解决农村经济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
(5)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一是建立农民减负乡县长负责制,提高领导干部对农民减负问题的重视;二是慎重出台涉农收费项目文件,强化涉农收费项目会签的管理和监督,从源头上控制农民负担加重问题;三是精减乡镇机构,削减多余人员,节省办公经费,还钱于民;四是改革税制,实行农民负担分流和纳税除费;五是严格禁止因企业效益不行而把负担转向农民的做法。
2.顺应农村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和农民消费需求的趋势,工商企业应及时抓住机遇,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强适宜产品的开发,提高产品在农村市场的适销率。面向农村商品市场的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
(1)耐用消费品:由城市内的过度竞争向市场细化分工。目前,以彩电、冰箱、洗衣机为主的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在我国出现了城市进入更新换代,农村步入快速增长的格局。面对这种细化分工明显的市场格局,企业在引进和开发高性能、高品质的新兴家用电器,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升级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闲置的生产能力,开发功能简单、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的家电产品,推动农村家电消费的高潮。深圳康佳集团在这方面带了好头。该公司选择北京远郊延庆县的两个村,帮助安装闭路电视接收系统,并把彩电中的画中画、丽音等功能去掉,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和销售价格,很受农民欢迎,不到60天就售出了数千台彩电。高路华彩电也取消了一些不适合农村的功能,吸引农民纷纷购买该品牌彩电。这些企业的做法,给其他企业开拓农村商品市场,扩大商品销路,减少商品积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2)农用生产资料:重点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为农民提供优质、优价产品。在农用车和农用机械方面,针对农村市场出现的“农机热”,汽车行业要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通过资产重组或走横向联合等道路,打破部门所有制限制,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扭转企业规模小、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的状况,开发和生产适应农民生产需要的农机产品,重点是发展包括联合收割机、农用车在内的,既有适合专业化服务的,也有适合农民家庭使用的大、中、小多种类型的农机具的生产。在化肥、农药方面,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对化肥、农药的需求仍将有增无减,但国产化肥、农药无论在质量还是在价格上都不具有国际比较优势,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因此,化肥、农药发展的重点应为: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化肥以高浓度化肥和复合肥为主,农药以高效、低毒或无毒化学农药为主。
(3)建筑材料:适应新变化,生产适宜产品。建筑行业要适应农村住房从简单土砖木结构向钢筋水泥结构,从注重外型结构向注重内部装饰转变的趋势,生产农民欢迎的建筑材料。
3.加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保证物畅其流。
(1)建立以国合商业为主渠道,个体、私营及其他商业为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市场网络。要实现农村市场的大发展,就要保证农村市场物流、商流、信息流的“大进大出”,畅通无阻。这些是个体商业无法做到的,主要还得靠国合商业部门。国合商业部门在农村市场已有十几或几十年经营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该能够承担此重任。目前的关键是对国合商业进行整顿,拓展业务范围,加强服务功能,适应农村市场发展的要求。第一,国家无论是作为出资人或是权利人都应该从供销合作社中退出来,使其真正能够按照合作制原则办成农民的合作商业组织。那些已经蜕变为个体商业的供销社应从合作商业组织中划出去并不允许其使用供销社名义经营,以免鱼目混珠,造成不利影响。国家对真正的农民合作商业要按照国际惯例给予所得税减免,同时对合作商业的经营进行监督和引导,使其发展壮大,成为开拓农村市场的主力军。第二,积极鼓励大中型商业企业和生产企业把经营扩展到广阔的农村市场,通过连锁、代理等形式,把分散的商业企业纳入大中型商业企业和生产企业的直销系统和委托代理系统。由于有了大中型商业企业责任担保,农民的正当消费权益就可以得到保证,消费的欲望就会大大地提高。第三,整顿流通秩序,提高流通效率,建立公平和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打破多种封锁和垄断,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体系,促进流通企业有序竞争。
(2)建立专业市场、批发市场、集市贸易等多种市场并存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要抓好以县为重点的农村市场建设,使之成为区域性的商品流通中心。县是上连城市、下接乡镇的结合部,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要加快县中心商场、批发市场、集市贸易及各种专业市场的建设,带动整个农村市场的兴旺发展。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开拓农村市场创造必要的消费环境。继续发展农村电网,加强用电和收费管理,合理收费;兴修水利,改善农村饮水质量,发展自来水供应系统;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方便农用车、农用机械使用;改善农村通讯条件,提高电视接收质量和覆盖面,发展农村电话网;完善农村的服务和维修网点,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改善农村的用水、供电、交通和通讯条件以及售后服务,为农村居民消费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农民对工业消费品的消费需求。
(二)中长期对策
1.端正观念,提高认识。工商企业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及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关联性,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加强宏观管理,造就有利于农村商品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
(1)加强对农村商品市场发展的规划和管理。(2)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品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农村商品流通行为。(3)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为突破口带动农村商品市场的发展。(4)加强调查研究,做好农村商品市场信息服务工作。企业和政府部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农村调研,及时掌握农民当前和未来需求,了解农村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建立农产品和工业品市场供求动态跟踪机构和网络,定期发布农村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和协调生产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