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网属于城市公用工程范畴,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性工程,排水不畅、管道破裂等问题的出现,会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干扰,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可见做好污水管网的施工管理很有必要,在严格管理下,设计会更加规范,施工更加精细化,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管网运行期间出现故障次数减少。目前我国城市的污水管网系统已渐趋成熟,但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不足需要改进。一、污水管网施工特点和基本管理要求1.1特点分析管道紧邻道路,基本每条道路两侧都有管网,管道和城市建筑距离较近,地面行人较多。管网施工不仅要排除地面障碍,还要对已建成管网进行勘察,避免新建管道与旧管道碰撞,影响旧管道的正常运行。管网设计过程中对标高要求比较严格,保证标高设计精准,管道的自流式排水过程才能保持顺畅。污水管道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排水过程中才不会出现污水渗漏现象,进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人行道下面多为污水管道,施工期间必须做好回填作业,否则会导致地面塌陷,影响行人的正常通行。1.2基本管理要求污水管网施工注重细节,其管理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现场交桩交桩作业包括标高点、中心点等重要数据交接,建设单位对各项数据进行核实,然后将数据交付给施工方,此后施工以初始交付数据为准,若需要对数据进行调整,必须由施工方、建设方共同协商。(2)勘测放线对施工周边环境、地下管道分布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网施工方案。施工方根据方案要求,找到管网中心线并用白灰标注,并标注沟槽底部宽度,同时标出其上口宽度。(3)沟槽开挖放线是开挖前的准备工作,机械设备按照边线完成挖掘作业,机械对土层扰动较大,因此在挖掘时要预留厚土层,厚度保持在15-20cm,厚土层清理工作由人工完成。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是沟槽标高、中心线等重要位置确定过程中用到的仪器,在地下土层不稳定区域,要提前做好支护工作,挖出的土要及时清理,并将已挖好沟渠围起来,避免行人掉入沟槽内。(4)垫层施工挂线是垫层施工的首要步骤,然后选用中粗砂完成垫层作业,最后用砂石完成上层铺筑。每层铺筑作业要保证填充物质厚度均匀,坡度符合标准。若采用混凝土进行垫层施工,需要严格控制浇筑宽度与厚度,混合物配比要合理,进而保证浇筑质量。(5)管道安装不同规格管道安装要求稍有差异,以双壁波纹管为例,其安装要求如下:下游处管道先进行安装,承口、水流方向保持一致,胶圈按照图纸设计放置,将润滑剂涂抹在承口和插口交接位置,相邻管道用紧管器进行对接,或者采用导链连接。安装过程中密切注意管节变化,若其偏离中心线及时调整,保证安装过程管道顺直。(6)检查井施工砌筑、粉刷是检查井施工的关键环节,对闭水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细节。为保证砌筑质量,混合砂浆配比必须合理且砂浆饱满,砌筑期间严禁攀踩爬梯,收口位置、方向必须和设计图纸抑制。粉刷作业需进行两遍,对井内、井外分别进行粉刷,将防水剂掺和在粉刷剂中,将井清理完成后刷素浆,然后完成粉刷作业,防水剂能有效提升井的防水性能[1]。二、市政污水管网工程管理案例2.1工程概况某城市管网工程二期,以一期工程为基础,结合区域内现有管网规划,旨在把雨水、污水分流处理,将污水分流系统进行完善,实现污水分类排放,结合节流措施,将污水最终收集到最近的处理厂。城市南低北高,中间区域起伏平缓,84%的区域高程都在11米以下,特殊区域较少。设计路段为城市中部,因此将其路面高程初步设计为4.2m~6.1m。污水管网整体施工较为顺利,但施工期间也存在一些问题,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2污水管网工程存在的问题(1)地面高程设计问题城市排水管采用竖向规划形式,管道依靠重力作用完成排水,缺少排涝泵站。此类型管网设计只在降雨量充沛季节发挥作用,管道水量增加,排水比较通畅,但雨水较少时期,管道排水能力下降,尤其在高程较低位置,水分滞留在管道内难以排出。管网一共设计3个出口,出口管道长度分别为470m、350m和970m,其地面标高基本保持在4米,与该市历年河流涨潮情况相比,高程相差0.5米左右,在此情况下无论将重力流如何加大,管道内总会滞留一定量污水。(2)污水管埋深不合理设计人员按照城市管网现状,将管道埋深控制在11m~15m范围内,几乎一半管道埋深都是如此。在实际施工中发现,埋深较深需要使用暗渠完成排水,沟渠开挖施工时间延长,为保证管道抗压强度,采用的都是质量较好管道,增加施工成本。土方回填需要耗费大量物资,进而延长交工时间。此外,埋深过深不利于后期的管道维护。(3)前期规划不合理规划管网路线时只考虑到避开已有地下管道,忽略对地面建筑的考察,施工期间一管道需要穿过学校地下,对学校的正常活动影响较大,施工方不得不重新规划路线,由于规划比较匆忙,并未对周边地形多加勘察,导致管网施工时间延长,且成本比预期多出13%[2]。三、工程管理改进措施3.1施工管理(1)动工前管理对城市所有地表建筑进行统计并绘制相应图纸,然后对地下已有管道进行勘测,综合地下岩层的不同性质,施工方设计出详细的管网布局方案,并将方案上报给监理部门审批,经过多次勘察和修改,方案最终通过,由监理、建设方等部门共同签字后,管网工程正式动工,施工期间指派专业监理对工程建设进行指导。(2)污水管材管材是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其在工程管理中占有一半比重,因此选择管材时必须慎重。首先管材必须满足强度要求,能够同时承受内部水压与土层压力,其次管道还应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污水冲刷对管壁伤害较小,管网寿命随之延长。最后管材密封性能要达标,保证污水排放过程没有水分渗出,保证地下水洁净。(3)干管方案设计实施雨污水分流措施,对达到处理厂的污水进行分类,雨水通过一管道流向水库完成存储,污水经过处理厂净化后向排污口汇集。将周边村镇和城市联合起来,建立排水箱涵,并实行总口截污措施,同时在相应位置增加多个明暗排水沟,配合污水管网快速排污,实现对城市污水的综合治理。(4)实施计划将工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首先完成技术编制和审批,其次是图纸设计审核阶段,设计工作建立在全面勘察的基础上完成,接着是施工阶段,施工方要落实工程细节,加强施工管理,最后则是试运行阶段,初步运行管网并完成验收、工程交付等工作,工程实施详细过程如表一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一 工程具体实施计划表 序号 施工阶段 时间 1 初步设计 2014.07 2 图纸设计 2014.08-2014.12 3 工程招标 2015.01-2015.12 4 施工阶段 2016.03-2018.03 5 验收、试运行 2018.12 (5)优化高程和埋深设计在重力流基础上,增加短管压力流排水方式,增加管道排水压力,避免污水在管道内滞留。为保证排水通畅,在管道高程设计上有所改善,三段管道总长并未发生变化,将第一段管道高程设计为3m,第二段管道高程设计为2.7m,第三段管道高程也为2.7m。 DN400污水干管采用竖向设计方式,纵坡控制在3%,管道埋深控制在将3~5m,DN500 污水干管布置形式相同,纵坡控制在20%,管道埋深控制在3~5m[3]。调整埋深过程中,注意不要将管道和已有管道碰撞,尽量根据地势对污水进行引流,在相应位置建立污水泵站,对污水分级处理,使最终排放的污水中有害物质含量减少。3.2安全环保举措(1)交通缓解高峰时间尽量不要进行管网施工,或者在设计时尽量避开高峰路段。若必须在交通高峰路段施工,需要做好维护措施,避免行人、行车误入施工区域,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2)噪声控制打桩、搅拌机等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噪声,施工时尽量少的购买设备,或者选择性能较好设备,各类设备错开使用,减少单次产生的噪声分贝。此外还可在设备上安装消音装置,降低噪声源,从根源治理噪声。(3)扬尘处理在干燥环境中施工,极易导致现场扬尘,降低周边空气质量,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施工尽量选择无风天气进行,或者增加现场每天洒水次数,让尘土沾水降落,从而改善施工环境[4]。此外,施工产生的废物及时处理,可二次利用材料运回仓库,垃圾运输到指定地点。结束语城市污水管网规模较大,且施工周期较长,建设方投资较多,因此管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市政排污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保证污水的快速排放,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管网工程质量越高,污水处理效率就越高。本文结合某市污水管网工程案例,总结相应的施工优化措施,希望对市政建设有所帮助。参考文献:[1] 周百略. 市政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管理策略探微[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2):3085. [2] 张月,杨光旭,王晖. 市政排水管网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 智能城市,2018(14):68-69. [3] 龙芝莲. 浅析市政污水管网施工质量及安全问题防治[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3011. [4] 师彦军,麻婷霞. 浅析住宅小区市政雨污水管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 四川水利,2019(1):71-74.
论文作者:袁满堂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管网论文; 污水论文; 管道论文; 高程论文; 城市论文; 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