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市普爱医院公共卫生科 湖北孝感 432600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骨科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法律法规不断地健全,使得医患的矛盾与纠纷不断出现。随着卫生行业不断发展,骨科患者的需求不断扩大,在临床一线医护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从而保证骨科护理的安全与优质。骨科患者特点有在院时间长、恢复慢,各种病情表现差异,这样骨科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也不同。随着全国三甲评审工作的开展,不仅提升护理安全质量,提高管理水平,而且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因此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制定和应用各项制度是防范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我院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重点。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隐患;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对护理工作中发生的风险事故及风险因素展开分析,于2015年11月-2017年2月在骨科实施安全隐患管理护理,选取126例骨科患者列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81例者,女45例,年龄18-75岁,平均(58.2±5.4)岁;观察组男84例者,女42例,年龄20-77岁,平均(59.2±5.7)岁。两组患者其基线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方法
1.2.1安全隐患
经统计分析对照组126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基护理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不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在护理工程中有操作失误,导致护理风险增加。②疾病原因:由于骨科患者大多都伴不同程度疼痛致使行动不便而活动受限,所以很多患者只能长期躺在床上,容易发生压疮等。③患者及亲属原因:患者在卧床过程中,由于情绪原因致使其出现依从性差现象,增加护理难度导致护理工作执行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风险致使疾病恢复受阻;或部分患者及家属由于不懂得骨伤疾病的护理要素,做出不安全行为等。④护理管理不到位:护理管理制定执行力度不够,对严重骨伤病人进行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未予以警示,对于科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未给予重视或未能及时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安全管理措施
1.2.1增强护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定期召开以安全教育为主的会议,以专题讲座、安全护理教育周等不同形式,增进护理人员间的交流探讨,使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尽可能避免发生医疗事故,责权分明处理护理人员的差错事件,使其了解提高护理安全意识的重要作用。
1.2.2有效沟通,正确处理执行医嘱,落实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建立与完善
特殊情况下的医护间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防范与减少管路滑脱的发生,落实标识管理。做好评估风险,落实预防措施,做好文书书写管理。按时巡视与观察,落实健康宣教,履行告知与提醒,引起患者与家属的重视。
1.2.3加强疾病基础护理
对于刚入院患者当即给予伤口止血、止痛、包扎、防感染,以免失血过多或者感染风险等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针对病情严重患者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定期给予伤口换药,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过程中降低存在伤口感染的风险;指导患者选择合理的体位,确保患者的舒适度。针对呼吸困难及心前区疼痛者而言,可选择半坐位及坐位;倘若产生腹部疼痛的情况,需要选择患侧卧位,以此使腹壁的紧张度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密切地沟通与交流,同时,对患者与家属的倾诉耐心地倾听,对于患者与家属提出的疑问给予认真的回答,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态度的温和;将日常饮食结构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与家属,多吃蔬菜与水果,尽可能少吃辛辣及高脂肪类的食物;与此同时,叮嘱患者应该定期下床锻炼,防止长时间卧床,出现静脉血栓,指导患者将心态放轻松,保持愉悦的心情看待疾病。
1.2.4加强护理管理
首先应当在常规护理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专科护理管理制度,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培训,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来督促护理人员主动执行。另外,医院方面应在人力资源方面进行合理配置,对各科护理人员数量进行调整,使护理工作量较大的科室可以得到足够的护理人手,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护理质量得到保证。此外,对于新进护士或是实习护士应当进行系统的培训,实行考核上岗制度,从而使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保证。
1.2.5严格三重管理,确保安全与质量
(1)落实重点患者、特殊患者安全管理。侧重皮肤、用药、病情观察、引流管、出入量、交接班等。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防范与减少跌倒、坠床事件,加强预防措施。落实置管患者管理。落实重点护士(低年资、工作能力差护士、有特殊情况护士,实习进修护士的安全管理。(2)落实重点时段管理注重治疗高峰、交接班、夜班、节假日等。(3)落实重点环节管理注重治疗、围手术期管理、标本采集等。
1.3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器SPSS21.0分析所有数据,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以(%)描述,对比予以x2检验,P<0.05代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出现护理风险事故分析比较
观察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析比较
经统计得出,观察组患者总满意123例(97.6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110例(87.3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x2=9.62,P=0.002)。
3讨论
骨科疾病有别于其它感染性疾病,其治疗时间及疾病恢复时间相关对较长,且骨伤疾病多数伴有严重疼痛及行动不便,进而造成了部分患者出现严重情绪不良、治疗依从性极差现象,为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间接地增加了护理风险。同时,因个别护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或新进护士缺乏临床实际护理经验导致护理工作实施不到位等情况均可致护理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增加;因此,分析骨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有着重要意义。临床上对于护理风险,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等到护理风险变成护理事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伤害,给医院造成不利影响及经济损失。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90%(P<0.05);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62%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7.30%(P<0.05);表明通过对以往护理工作中已发生的风险事故及可能导致发生风险事故的危险因素展开分析,针对已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未发生的安全隐患,制定并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措施可明显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率,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改善护患者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及避免重大经济损失均有着重要意义。
4结语
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促进骨科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重要手段。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应当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而对于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应当加以重视,并在护理团队内进行公示,同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昆.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规避策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
[2]丛波,王明燕.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论文作者:王小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患者论文; 骨科论文; 风险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发生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