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讨论了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和课后管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导入;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利用信息技术减轻教师负担并建立高效资源共享机制。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物;信息化教学
前言:
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它是探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同时它又是一门实验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到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因此传统的课程资源如黑板、粉笔和教科书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建构生物学概念。但是将生物学概念的表达多媒体化,使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化,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1信息技术将课本知识转变为形象真实的图像
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生物知识可以转变成更加形象的图片或视频。如在讲述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时,教师在实验前先让学生观看细胞的动画结构图,了解细胞结构,再通过显微镜去观察真实的细胞结构,这样就很容易找到观察目标。
1.2信息技术将抽象化知识转变为直观化知识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将生物抽象化知识转变为直观化知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在讲“免疫与计划免疫”一课时,由于学生对于抗原抗体无法理解,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在电子白板上将抗原抗体做成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的模型,学生可以用手拖动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直观地表现出抗原抗体之间的关系,学生饶有兴趣,同时理解了抗原抗体的概念。
1.3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知识大部分以微观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解决文字难以表述清楚的实验操作过程的难题,更是把探究实验由复杂变简单,并能对实验产生的现象做出准确的分析,让学生更加通俗地理解实验效果;还有助于学生完善实验设计,改进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探究效率,使学生能够体验生物实验的趣味性与探索性,提高实验技能,提升教学效率。
2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提高生物课堂的趣味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促进学生养成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的习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各种能激起每个个体参与课堂探究的情境。例如在学习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前,教师说,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测测自己的观察力,找一找这两幅图的不同……在学习《生物多样性》之前,教师说,今天的课前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来比一比谁听出的动物种类多……使生物课堂充满活力的同时富有趣味性,让学生更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2.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师可以开设微信公众号,把每一节的知识点,最新的考试重点难点,以及最新的与课程相关的生物科学知识推送到公众号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在讲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音视频导入,以短片形式介绍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相关实例,而后教师可在大屏幕上投影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思考的问题,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在局域网范围内浏览教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学习,网页包含多个超链接,学生学习后深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课堂讨论。其次,也可在条件较好的试点化学校,也可利用平板或电脑作为教学工具进行电子化教学,直接在听觉和视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进行备课和课后管理
信息化可以大幅提高备课效率,例如,很多网络商业化PPT模板制作精美,教学重难点突出,其中包含很多启发性的知识点和相关教学资源,以及结合教学内容范围内的生命科学最新研究进展,让教师高质量和高效率地整合备课资源,更好地完成课前准备工作。信息化也可大幅度提高课后作业管理效率并实现无纸化,如利用电子邮箱或QQ群、微信群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完成课后作业的发布并定时回收批改,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终端直接作答后提交;利用信息化还可快速进行学生各阶段测验和考试质量分析。
2.4搭建探究教学互动平台
在生物探究活动中,需要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互动功能,在网络平台上有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讨论、交流。建立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和交流,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甚至延伸问题,从多方面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观察和饲养蚯蚓”探究实验中,学生在比较蚯蚓在纸上和在玻璃板上的运动状态时,得出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比在纸上快。对于这一相反的结果,通过在交流平台的讨论,学生查找资料,再次做对比实验,发现是因为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时,在蚯蚓的体表抹了水,由于变量增加了,所以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2.5提高实验指导的准确性
许多生物探究实验,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番茄内部组织细胞的观察,叶片的横切面观察,绿叶在光下产生了淀粉等,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为了保证同学们实验的成功率,可以用PPT分步骤演示或课前录制一段视频在课上播放等方式进行精心且准确的指导,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让孩子对探究充满信心,并做好技能准备,从而提高实验成功率,让孩子能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快乐,长期以往有利于勇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形成。
2.6打破实验的时空局限性
许多生物学实验的完成具有延时性和过程性,当堂探究根本无法完成。如八年级下的“酿制酒酿”实验过程需要2-3天,“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需要一个星期,此时可以让学生代表课前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实验,并将过程录成简短的微视频或微课。课上播放视频,并演示实验结果,这样就突破了生物实验的时空局限性,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若同学想全程参与整个实验的观察,但可能时间不是太宽裕或固定,教师可以下载一个腾讯课堂软件,注册一个教师账号,通过审核后,就可以进行直播课堂。教师可以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直播实验变化情况或状态,若同学未及时观看,也可以看录播。此类方法可用在:“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家蚕的生殖与发育过程观察”,“鸟卵的孵化过程观察”等实验中,因为过程中所有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都是学生亲自观察和发现得到的,将更有利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3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弊端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课程的整合,就是要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以最佳的教学策略,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资源与生物学科内容有机的结合,但是有时候过多的设计课件中的图像和视频动画会导致喧宾夺主,使学生只单纯地看图像和视频动画而不关心学习内容,造成学习效率的下降。因而,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时,要避免加入过量的图像和视频动画,影响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效果越来越明显[3]。在两者的整合实践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既能充分表述自己真实的想法,还能逐步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整合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易朝晖,李宏斌,李明霞.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3(13):240.
[2]晏会民.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推广[J].学周刊,2015(22):196.
[3]赵保和.教育技术促进学习过程优化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20-24.
论文作者:李楠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生物论文; 初中生物论文; 抗原论文; 蚯蚓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