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及战略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粮食论文,潜力论文,战略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布朗观点的评价
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去年底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谁将养活中国?”的文章,对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趋势得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到2030年,中国将不能养活自己,中国粮食供求缺口很大,超过了世界粮食出口贸易总量,以致于所有粮食出口国都将不能养活中国,中国粮食问题将对世界粮食市场以及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WORLD WARCH,September/October,1994)。布朗的观点在西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
我们认为,布朗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基于对我国未来40年内粮食产量将平均每年减少0.5%、到2030年粮食总产量将减少到2630亿公斤的估计而得出的上述悲观结论完全不可信。
我们的基本看法是,我国存在着较大的粮食增产潜力,尽管这些增产潜力的开发难度很大,但经过努力,我们还是完全可以养活自己、满足自己的基本粮食需求。
二、未来我国粮食增产面临的几个严重挑战
在作出“中国能自己养活自己”的判断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开发粮食增产潜力和维持粮食供求平衡,面临着5个严重的挑战。
1.人口数量增加的挑战。人口增长是推动我国粮食需求量增长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据测算,即使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2000年我国人口仍将达到13亿,到2010年将达到14亿。如果假定人均粮食消费量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仅人口增长一项,就使我国的粮食需求量到2000年绝对增加350多亿公斤,到2010年将绝对增加近800亿公斤。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达到最大值的转折点以前,人口压力都将一直是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
2.食物结构改变的挑战。我国经济近年来一直以高于10%的速度扩张,据测算,从现在起到2010年的16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仍将超过8%,到2010年我国GDP总量将达到86000多亿元,人均GDP将超过6000元,按实际汇率计算,届时我国的GDP总量将有可能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而成为世界第三。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推动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应提高,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又必然推动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食物消费结构的高级化,即在食物消费总体中,粮食的直接消费量减少、相对份额下降,粮食的间接消费量增加、相对份额上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规律。近年来,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已经表现出了这种规律性。据统计,我国城市居民膳食热能中由粮食供给的份额已经由过去的70%下降到目前的60%,农村居民相应的份额也由87%下降到82%,而由脂肪供给的热能份额城市居民由26%上升到30%,农村居民由13%上升到15%(《新华每日电讯》1994年10月25日)。粮食的平均直接消费量则由1986年的253公斤减少至1993年的232公斤,绝对减少了21公斤,平均每年减少3公斤,预计到2000年,人均直接消费的粮食将进一步降至230公斤。食物结构高级化的结果,不是粮食需求量的减少,而是粮食需求量的更大增加。因为对粮食的间接消费主要表现为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而粮食向动物性食品的转化,在数量上并不是简单的1:1的关系。消费1公斤鸡肉,意味着要消费2公斤粮食;消费1公斤猪肉,意味着要消费4公斤粮食;消费1公斤牛肉,意味着要消费7公斤粮食。我国居民在动物性食品消费量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将呈不断缩小的趋势,这种缩小的趋势成为推动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另外,粮食的间接消费还表现在对由粮食转化而来的啤酒等酒类的消费,据估计,如果每一成年人每天喝一瓶啤酒,我国的粮食需求量将会增加近4亿公斤。
总之,人均收入提高生成的食物消费结构改变,是推动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今后随着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食物消费结构改变将会取代人口增长而成为推动我国粮食需求增加的首要力量。
3.耕地面积减少的挑战。耕地减少是影响我国粮食增产潜力和未来粮食供给能力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历史地看,我国的耕地面积自1957年以来就呈现出净减少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始于80年代初期的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中更加得到了强化。据统计,1978~1993年的15年间,我国净减少耕地共6432万亩,相当于减掉了一个农业大省四川省的全部耕地面积,平均每年达430万亩,1994年净减少的耕地更多达近600万亩。耕地减少不只是一个数量概念,而且具有质量含义,因为减少的耕地大部分是生产能力高的良田。如果减少的耕地每亩年产量平均按500公斤计算,则在现有的耕地减少态势下,我国每年将减少近25亿公斤的粮食生产能力,大约相当于1000万人口每年的口粮消费量,仅仅弥补因耕地减少而损失的粮食生产能力就需要留存耕地亩产年递增2公斤。今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非农产业与农业在耕地竞用方面的矛盾会日益突出,耕地面积减少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我们只能减缓这种趋势,但不能遏止这一趋势。耕地的减少趋势与人口的增加趋势相交织,会使我们面临的态势更加严峻。据估计,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到2000年将不足1.1亩,到2010年将不足1亩。因此,耕地的不断减少,是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一个最大威胁。
4.单产提高障碍的挑战。在耕地减少的态势下,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就成为我国粮食增产潜力的核心内容。然而,从已有的情况看,已经有多种障碍因素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制约。首先是新技术突破和应用的速度越来越慢。国际经验显示,每公顷的大米产量超过4吨以后,单产水平的上升速度就明显减慢,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使大米每公顷产量突破5吨的水平。1993年我国大米每公顷产量已达4.4吨,离5吨仅差0.6吨,即每亩仅差40公斤,所以,如果没有新技术尤其是品种技术的突破,我国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将会越来越慢,其艰巨程度将会越来越大。其次,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非农产业与农业的争水矛盾日益尖锐,农业灌溉用水也开始大量非农化,灌溉用水的减少,将直接制约着我国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第三,化肥曾一直是我国粮食单产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近年来化肥使用出现的报酬递减趋势已给农民提供了一个调整信号,如果没有新的对化肥反应能力更强的品种的发明和推广,化肥对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推动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小。第四,因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农田土壤侵蚀以及灌溉农地的盐碱化,对粮食单产提高的制约作用已变得日益明显。第五,工业快速发展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灌溉用水污染、酸雨等,也已开始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构成威胁,这在东部沿海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第六,全球的气候变暖趋势,从整体上讲也不利于粮食生产。研究表明,气温上升华氏3度,将使水稻单产明显减少。新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工业的发展和燃料使用的结构不变,到2030年大气中CO[,2]及其他温室气体含量的明显增加将会使大气的平均温度增高1.5~4.5℃,这种现象将会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尤其是对处于中纬度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粮食生产带来明显影响。据估计,到2030年,当大气温度上升1.5℃时,我国的湿润区将减少25.7万平方公里,干旱区总面积(不包括极端干旱区)将增加18.8万平方公里,干旱区每年递增2211平方公里,湿润区每年递减3023.5平方公里;如果大气温度上升4℃,我国干旱区范围将扩大84.3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扩展9917.7平方公里,湿润区范围将缩小95.9万平方公里,每年平均减少面积11282.4万平方公里,届时我国整个北方地区将趋于干旱化(《工商时报》1995年4月5日)。
5.生产成本上升的挑战。面对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诸多障碍,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而采取的许多措施都会进一步引发粮食生产的成本问题。比如,在地下水位日益下降的情况下,达到既定的粮食增量就要求付出较多的灌溉成本;化肥的报酬递减现象也使单位粮食增量与更多的化肥成本相联系;即使是提高复种指数,也会使粮食生产成本明显上升。所以,对于我国的粮食生产来讲,边际成本的上升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边际成本的上升,会生成粮食生产的新的利益分配问题,即成本增量由谁负担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将会通过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影响到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供求关系。粮食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还会推动粮食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上升。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我国未来的粮食增产潜力及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做出以下基本估计和判断:第一,我国粮食的增产潜力主要表现在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上,表现在土地生产率提高障碍因素的消除上;第二,我国粮食增产潜力的开发存在着一定难度,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在没有新技术突破的条件下,我国粮食增产潜力开发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第三,如果耕地减少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单产的技术没有大的突破,经济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不能得到很好治理,则从下一世纪初开始,我国的粮食供求将会逐渐出现缺口,且缺口还可能会是增大的趋势。
三、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战略对策
面对我国粮食问题的长期压力,要避免布朗的悲观预期,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将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悉数开发出来。为此必须要有正确的长远战略对策。我们提出的基本对策是:稳住面积,主攻单产,调整结构,完善市场。
1.稳住面积。未来我国的粮食增产能力以及粮食供求关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耕地面积的保有数量。虽然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非农产业发展对耕地的占用使得耕地面积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如自50年代以来的近40年里,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的农地非农化使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耕地面积分别减少了52%、42%和35%,但对于人地比率十分不利的国家或地区来讲,耕地面积减少的直接后果就是粮食生产能力的降低,如与最高年产量相比,1993年日本的粮食生产量减少了33%,韩国减少了31%,台湾地区减少了19%,进一步的结果是粮食的自给率降低,进口大量增加,进口量在国内粮食总消费量中的份额上升,1993年日本的这一份额已达到了77%,韩国达到了64%,台湾地区达到了67%。显而易见,我国不能蹈入“经济快速增长→耕地大量减少→粮食生产能力降低→粮食进口量增加”之辙。所以,保护耕地,尽最大可能减少因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的对耕地的非农性占用,对于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和粮食供求关系的平衡就具有绝对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稳住面积的具体措施是:
(1)切实保护耕地,使耕地的减少达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近年来我国耕地的大量减少,有合理的因素,如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对耕地的占用等,但也有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如乱建滥建开发区,中小城市的平面扩张,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农民建房缺乏规划等等。因此,保护耕地的重点就是要彻底杜绝不合理因素对耕地的占用,即使是合理因素,也要本着节约有效的原则,使其对耕地的占用达到最低限度。对耕地的不合理占用,虽然从眼前看可以取得一些经济效益,但从长远看,从整个社会看,将会酿成巨大的社会成本,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耕地的有效保护,一定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不能离开法律手段,为此,应该制定一部约束力较强的《基本农田保护法》,由中央政府依照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并由中央政府直接监督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的执行,切实做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基本农田。
(2)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是提高耕地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在今后几年内,我国耕地的复种指数可以在现有水平上再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但是,复种指数的增加一定要适度,要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以避免重蹈因盲目提高复种指数而导致的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境况。严格禁止撩荒耕地,对提高耕地利用率也有着重要意义。耕地撩荒虽然是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的表现,但同时也反映了农地制度在促进土地适当集中方面的一些不适应性,消除撩荒现象在近期内应主要通过结构调整和农地制度创新来进行。
(3)开发耕地资源。一方面应有计划地开垦荒地,增加耕地保有面积,但我国在此方面的资源潜力已经很小。另一方面应重视土地复垦。据统计,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废弃的土地已累计达2亿多亩,其中从事开矿、烧砖等废弃的土地约有5000多万亩,有2500万亩可以恢复整治为耕地,2000万亩可以整治为林、果、水产等其他农用地,500万亩可以整治为非农业用地;因兴修水利、铁路、公路及旧坑、塘以及旧宅基地等废弃的土地1.5亿亩左右,其中有7000万亩可以复垦整治为耕地,5000万亩可作其他农用地,3000万亩可作非农业用地。以上两项,即可恢复耕地9500万亩。发达国家的土地复垦率一般在50%以上,我国只有6%,所以,在复垦方面,我国仍有很大潜力。通过复垦增加耕地面积,应该成为稳住粮食生产面积的一个重要举措。
2.主攻单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我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长期对策和主攻方向。具体对策有:
(1)增加政府对农业科学研究的投资力度。农业科研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潜力的开发,在科研体制改革和转轨过程中,不能把农业科研彻底推向市场。今后几年内,要力争把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不足0.1%提高到发展中国家现有的0.26%的平均水平。
(2)农业科学研究要调整方向,以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增加对土地替代型技术的供给。在这样的安排下,品种技术的突破就成为我国农业科研的核心所在。
(3)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目前,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的国际先进水平已达80~85%,而我国仅35%左右,尚有1倍多的潜力可挖。一般来讲,推广转化比研制发明需要较少的投入。如果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在今后几年内能提高20~30个百分点,将明显促进单产水平提高。
(4)改造中低产田。我国现有中低产田总面积13.12亿亩,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其中低产田占一半以上。在没有新技术突破的情况下,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这部分耕地的生产能力,应该成为我国挖掘粮食增产潜力,通过主攻单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点。
(5)提高化肥和灌溉用水的利用率,积极治理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危害。
3.调整结构。我国居民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并不是对现有需求结构的按比例放大。面对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调整粮食生产结构,以适应粮食需求结构变化的要求,就显得十分重要。否则,即使粮食供给在总量上多于需求,也会因结构短缺而使市场上的粮食供求出现缺口。
我国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有两个重点:第一,在整个粮食生产中,应调整直接消费部分和间接消费部分的比例关系,不断提高间接消费部分的比重。据估计,到2000年我国粮食总需求中直接消费需求只占55%左右,另外的45%将主要属于以饲料的派生需求为主的间接消费需求,2000年以后间接消费部分的比例还会逐渐增大。因此,粮食生产结构的安排,就应该适当不断增加饲料作物的播种面积,扩大饲料作物的生产量,使粮食生产由口粮为主的单元结构模式转向口粮作物与饲料作物并重的双元结构模式。第二,在粮食的直接消费总体中,应调整不同品质的粮食的比例关系,不断增加优质粮食的生产量,提高优质粮食的相对比重。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口粮消费逐渐转向优质化,这在大米消费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近年来我国居民对粳米的消费量明显增加,就是粮食消费品质结构变化趋势的反映。因此,在大米生产中,应该逐渐扩大粳米的种植面积,增加粳米的生产量,提高粳米在大米生产的比重。
4.完善市场。首先要理顺国家与农民在粮食收购方面的市场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对粮源的掌握和控制,应坚持市场化方向,逐渐走向市场化,并最终走向市场化。在完全走向市场化之前,制定合理的农产品收购价格,通过价格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于我国粮食增产潜力的挖掘和粮食的有效供给,就显得十分重要。不合理的农产品收购价格,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弱化粮食增产潜力发挥的微观基础。
其次要通过制度调整和创新,建立有效的粮食流通体制和系统,培育健全的粮食市场,使粮食市场的信号能准确地反映粮食的供求关系。
再次要提高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效率和质量,政府的粮食储备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都应该尽快完善,并能富有效率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