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实证论文,新经济论文,差异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6-0064-05
有关区域差异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新古典经济学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理论界确认了规模报酬不变的研究假定,发展了人均收入和资本边际收入都取决于资本—劳动比率的理论观点,并据此强调国家或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异随时间推移将消灭,即经济发展最终将走向单一稳态的绝对趋同。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Romer和Lucas为代表的学者则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1,2]。该理论抛弃了Solow-Swan创立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关于技术进步外生和要素收益递减的假定,从而有效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不能很好解释现实经济存在增长差异的局限性。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有关技术内生化的解释,内生增长因素的不同,比如相异的人力资本积累及政府政策均可推动产生区域差异。但新经济增长理论仍然只在时间维度上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所建立的技术内生、报酬递增等理念尽管对现实区域差异有了更好的解释力,但这些理念仍然是时间的,而非空间的。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Krugman[3]为首的新经济地理学者的大力推动下,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众多学者通过建立空间报酬递增理念,在区域差异解释上,形成了经济主体的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经济要素迁移与区域差异产生的研究逻辑。
总体上,受Krugman等人的开拓性研究影响,国内外已有大批学者相继加入到新经济地理因素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关关系研究中,从区域经济主体的相互联系、互动溢出到空间报酬递增、要素流动,有关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理论体系已实现完美的空间转向。但截止到目前,对于经济区域差异具有内在决定作用的区域创新差异,国内外学者仍然仅借助内生增长的理论方法,从区域政策、研发投入等传统因素角度分析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产生原因。本文将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通过确立创新空间报酬递增理念,拟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重新审视。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新经济地理学者强调认为:区域经济主体的互动联系、知识溢出,不仅能降低单个经济主体的生产成本,通过产生空间层面上的报酬递增,还会推动某区域整体实现较快发展。在新经济地理学者看来,报酬递增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和地方现象而不是国际现象。具有明显地理边界范围的空间报酬递增,使得区域间不同强度的经济互动溢出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重要作用因素。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这种理论逻辑,由于创新生产的互动联系及知识外溢(合称创新互动溢出,下同)也可能产生空间层面上的创新报酬递增,使得区域创新差异的产生也可能与区际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有关。而且,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区域间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对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推动作用,可能还是动态的。实际上,若假定创新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则创新互动溢出较强的区域将吸引创新要素从其他区域不断流入,结果是持续扩大创新互动溢出较强区域的空间报酬递增,并据此推动创新互动溢出较强区域进入创新发展的良性轨道。总体上,为完整探讨我国区际创新差异形成的原因,既要树立创新空间报酬递增理念,以明确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与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可能理论关系,又要在开放框架下,论述创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对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循环累积影响。
在国外,目前已有一些文献借鉴传统的内生增长理论对区域创新差异问题展开研究。从内容看,这些研究主要从创新要素供给角度,分析区际创新差异产生的原因。很多研究主要基于Griliches开发的知识生产函数[4],对创新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说明,并以分析国家之间的创新差异为主。他们认为:大学和产业部门的研发投资和研发人员规模是区域创新差异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这些学者还从需求角度,论述了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对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这相对Griliches开发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无疑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总体上,上述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是将创新活动视为与经济活动等同的一生产过程,论证创新要素投入的规模差异对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影响。
当然,国外也有一些研究开始尝试从创新生产联系角度,探讨区域创新差异问题。Feldman对影响区域创新的供给因素,如大学、产业研发部门重新进行了解读。他通过构建技术基础设施概念,重点强调了地理集聚和各供给因素相互协调的重要作用[5]。此外,Scott和Storper认为联系创新供给和需求的中介体系,比如技术市场、社会网络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决定意义,并强调是这些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区域创新差异[6,7]。
总结国外现有研究文献,可以发现这些既有文献普遍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第一,这些文献大都借鉴内生增长理论,运用Griliches开发的知识生产函数,主要考量创新要素投入的绝对数量差异对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促成影响,对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与区域创新差异产生的内在逻辑过程大都认识不足;第二,尽管一些学者注意到创新互动溢出对创新空间分布差异形成的影响作用,并从创新集聚关联角度探讨了区域创新差异问题,但已有研究都是在封闭的模型框架下进行,没有结合创新要素区际可流动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对区际创新差异形成的动态循环影响;第三,很多文献主要关注国家创新差异问题,然而,不仅一国内部各地区在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及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从导致区域创新差异的新经济地理因素看,如果以一国国内各省市(或州)为研究的空间样本,还比较容易观测到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际创新差异形成的动态集聚影响。这是由国内创新要素流动更加自由决定的。
在国内,随着近年来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迅速扩大,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对我国的创新空间分布差异给予了关注[8-14]。也有个别国外学者对我国区域创新分布进行了实证调查[15]。相对而言,尽管这些研究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理论文献样本空间尺度已从国家间转移至一国内部的区域间,但在具体研究中仍主要基于要素供给角度,总体缺少新经济地理思考。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相关理论指导,试图通过确立创新空间报酬理念,突出考察创新生产主体的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及创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推动作用。当然,为规避以往文献研究存在的不完备问题,本文将把更多的传统因素纳入分析范围,以此系统、正确地解释我国区际创新差异产生的动力机制。
三、指标选取与变量定义
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本文将影响区域创新差异发展的因素归为4组。即投入、需求、政策及新经济地理因素。其中,政策因素是为区别一般的投入因素而将其单列的因子变量,而需求因素则是从需求驱动角度构建的考量因子。
(一)投入因素
借鉴新增长理论,众多学者研究指出:是创新要素投入规模的不同造成了我国的创新区际差异。但如前文,若以创新要素投入的绝对数量差异完整解释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原因会有失偏颇。这里主要从区域人力资本、货币资金、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方面综合反映投入因素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影响。之所以做这样的综合区分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人力及货币资金投入是创新生产的主要投入,据Griliches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理应对区域创新的非均衡发展具有可能作用;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作为区域创新要素投入的一种有机补充,也不排除我国很多区域是因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大举进入而获得较快的区域创新发展;最后,鉴于人力或货币资金投入,甚至海外研发投资都是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决定,本文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为一投入变量引入最终的模型中。以上4方面因素的具体测度指标分别是区域每万名人口中科技活动人员数与全国每万名人口中科技活动人员数的比值(hum)、区域研究与开发经费内部总支出占各省市GDP的比例(cap)、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来自国外的资金(mnc)及区域国内生产总值(gdp)与人均生产总值(ave)等。
(二)政策因素
随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及中央政府的财政倾斜趋于削弱,已有研究指出政策倾斜因素已不能完整解释我国区域差异的变动。但现有研究主要还是针对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相对而言,我国创新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速度慢于一般的经济改革,中央倾斜的创新发展政策估计还有他的作用空间。本文不仅将中央倾斜政策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考察视野。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对创新支持力度的不同,在此还将地方政策因素纳入研究考察的范畴。其中,中央倾斜政策,使用区域中央属研究与开发机构之研发经费支出(pol)反映。地方创新政策因素则使用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reg)反映。该指标的具体值=(区域财政科技拨款/区域财政支出)/(全国各区域财政科技拨款总和/全国各区域财政支出总和)。
(三)需求因素
本文主要从区域产业结构方面测度需求因素的影响作用。一般而言,若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以对创新需求较高的产业为主,则受需求因素影响,这会促使该区域创新得到更好地发展。总体上,由于有别于单个国家,区域并不追求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而是追求建立以分工为基础的专业产业体系,从而使得区域不同的产业结构对创新差异的形成具有可能作用。本文在认定第一产业具有相对较小的创新需求基础上,选用区域第二、第三产业产值(ind)作为区域需求因素的测度指标。该指标的具体值=[(区域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区域GDP]/[(全国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国GDP]。
(四)新经济地理因素
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报酬递增理论,本文预计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与创新在我国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受创新要素区际流动影响,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对创新区域差异形成的贡献作用可能还是动态的。本文为反映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要素区际流动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我国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综合影响,拟从强度不等的创新互动溢出与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相关关系及区域创新发展的自我循环累积过程方面着手设计相关的实证检验模型。在具体检验指标的选择上,首先选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编制的知识流动指数(spi),作为替代反映我国各区域创新互动溢出强度的指标。尽管该知识流动指数①以反映区域科技论文、专利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合作情况为主,对非自愿的创新溢出较少涉及,但不仅创新合作互动是本文所指的创新互动溢出内涵的一个方面,而且创新合作互动作为创新溢出媒介,同区域创新溢出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反映[16];其次,在前述已假定创新互动溢出较强、吸引创新要素流入与加快某区域创新发展间具有循环累积关系的基础上,选用观察期前4年的区域创新专利产出占全国同一时期的比重(con),作为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际创新差异动态集聚影响的衡量指标。如果该衡量指标的估计系数为正,则说明从长期来看,通过创新要素的区际流动,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具有动态集聚影响。
最后,至于因变量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反映指标,论文选择以各地区的专利授权量(patent)反映。在研究过程中,将分别选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及专利授权总量作为区域创新专利产出的代表数据。相对而言,发明专利由于技术含量较高,作为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权衡指标代表性最高;而外观设计专利仅仅指对物件外观做的适用性改造,因技术含量最低,代表性最差。
根据以上创新活动在我国空间集聚和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本文初步建立如下模型:
四、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省级空间尺度数据检验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西藏数据缺失严重,因此样本只包含30个省市自治区。并选取2008年作为年度分析节点。考虑到专利申请和授权都需要时间,专利授权总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选择滞后两年数据,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则选择滞后一年数据。数据均来自当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相应年份中国科技战略研究小组编撰完成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实证分析前,鉴于病态指数(CI)、容忍度(Tolerance)及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结果显示:所选样本数据具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实际的模型估计中本文先选择以下两种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一是使用分组进入的方法,在回归估计时依次加入已选的三组变量(投入与需求因素归为一组);二是使用因子分析法,先将解释变量整合为少数几个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因子变量,然后选择这些因子变量构成新的计量估测模型。
对模型进行因子分析,鉴于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两大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已达82.126%,本文只选取前两个主因子。根据各变量在两个主因素中的相对载荷大小,可知这两个主因子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由此,以专利总和产出、发明专利产出、实用新型专利产出、外观设计专利产出为被解释变量,便可用新形成的两个因子变量代替上述10个解释变量进行数据建模。结果列于表1。
通过以上因子建模分析,因变量总和专利产出、发明专利产出、实用新型专利产出及外观设计专利产出与的数学模型关系分别为:
在获得使用因子分析法修正的最终回归模型后,再用变量分组的方法将变量分成3组进行分组修正回归。两种修正方法获得的估计结果见表2所示。为节省篇幅,变量分组回归只使用总和模型。
五、结果分析
分组变量统计与因子修正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
(一)传统的供求及政策类因素并非导致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全部原因
就传统的投入因素、需求因素及政策因素而言,因子修正回归显示(见表2),区域创新与当地的要素投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关系密切。人力资本及货币资金投入规模上的差异可引起我国区域创新的非均衡发展,而且,随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作为区域创新投入的有机补充,在少数省市的地理集聚也在加快我国区域创新的非均衡发展。并且,随着我国创新服务需求型产业的大力发展,不同产业结构构成的需求因素也展现出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启示各区域需要制定推动自身创新发展的政策规划,加快积累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并不断改变区域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大力吸纳海外研发投资。
但相对而言,若只强调这些传统因素,不分析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促成影响,就难以保证研究的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要素跨区域流动等对我国区域创新的非均衡发展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表2所示,不仅在变量分组回归中,创新互动溢出变量估计系数(spi)显著为正,而且在包含所有变量的因子修正回归模型中,创新互动溢出变量也具有与其他因素变量相差无几的估计系数。总体上,实证结果显示,区际强度不一的创新互动溢出通过空间报酬递增效应及成本节省效应,也构成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创新互动溢出变量(spi)估计系数的大小变化更加彰显了新经济地理因素对解释我国创新活动区域集聚的重要性
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为被解释变量的因子修正模型中,创新互动溢出变量的估计系数值逐次减小。鉴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间的不同技术含量,以及这三种专利可代表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适用性,解释变量spi在代表性最高的发明专利模型中,显示的最大估计系数值不仅表明专利创新的技术性越强,创新互动溢出因素的差异影响越大,而且由创新整体具有的高技术性特点,还表明创新区域整体差异肯定已受到创新互动溢出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要正确解释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原因,必须深入区域内部,对创新的互动溢出等新经济地理因素有所了解。
(三)动态集聚估计结果凸现了新经济地理因素对我国区际创新能力的非均衡发展还构成了累积循环影响
分组修正或因子修正回归结果均显示:动态集聚(区际创新要素流动)因素con的估计系数都明显为正(见表2)。这就说明与一般的经济活动一样,如果一省区原有的创新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创新互动溢出较强,那么,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持续推动该省区获得较快的创新发展,并形成区际差异;另一方面,区域较强的创新报酬递增还可以吸引创新要素从其他区域流入,结果导致区域创新发展进入强者更强的循环累积轨道。表明在创新互动溢出及区际创新要素流动等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动态累积作用是形成我国区际创新差异的一项重要空间机制。本文认为: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循环累积机制,既是创新互动溢出固有特性作用下的结果,又是我国创新领域内市场化改革不断加深的产物。
六、结论与启示
传统的投入、需求及政策类因素难以完整解释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产生原因。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理论,通过确立创新空间报酬递增理念,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做了重新审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以往强调的投入、需求及政策等传统因素并非导致我国区域创新差异产生的全部原因。而新经济地理学所揭示的创新互动溢出、空间报酬递增、区际创新要素流动等因素,则展现了对我国区域创新差异形成的重要作用。
本文尝试引用新经济地理理论来解释创新区域发展差异现象,不仅是对传统区域差异理论的有益拓展,也进一步开拓了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应用范围。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特别是中西部省区有着深刻的政策启示意义。首先,我国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时应摒弃过去争政策、拼规模的发展理念。中央倾斜的区域创新发展政策并不能永远发挥作用,而且区域创新投入规模也不可能无限扩大。总体上,在区域创新投入差异趋于缩小的今天,落后区域要加快本地区的创新发展,就必须借助创新互动溢出体系的构建,不断提高区域创新空间报酬递增水平,最终通过创新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达到缩小同发达区域创新发展差距的目的。可以说,创新互动溢出变量与区域创新差异间较大的估计系数说明,我国部分省区的创新互动溢出结构并不健全,很多创新发达省区正是因为具有相对完善的创新互动溢出体系,才扩大了其他省区与它们的发展差距。因此,对于我国的区域创新发展而言,在适当扩大创新投入规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还应着力提高区域创新生产的互动溢出规模,加大创新主体间的知识交换水平,增强区域创新溢出强度,降低区域创新生产成本,促使产生空间层面上的创新报酬递增,最终达到提高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率、实现区域创新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目标;其次,鉴于循环累积效应在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认为,要扭转在循环累积效应上的不足、加快本区域的创新发展,中西部创新落后地区既要适当提高它们的创新要素投入水平,又要增强它们的创新互动溢出规模,以尽快达到创新集聚发展的门槛条件,跳出创新能力低下和创新要素不断流出的恶性循环;同时,在无法全面提高全省创新集聚规模的条件下,中西部创新落后省区特别是西部某些省区还要考虑选择省会或者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创新增长极,以通过在内部少数城市集聚创新活动,阻止创新要素从该省区单向流出,加快内部部分城市的创新发展,并保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借助扩散效应带动全省的创新发展。
①限于篇幅,这里未给出该综合指数的具体子指标构成。
标签:新经济论文; 经济地理学论文; 经济论文; 因子分析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因子载荷论文; 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