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配合在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方苏虹

规范化护理配合在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方苏虹

(常州市中医院钟楼院区放射科 江苏 常州 213003)

【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护理配合在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3月至今接受进行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的患者,共103例,研究规范化护理配合的配合效果。结果:在我院接受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的患者均没有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得出的图像也符合国家制定的诊断标准。结论:在PET/TC-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过程中进行规范化护理配合,能够为获取更加清晰的影响奠定基础,因此需要在临床上具体应用。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配合;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263-02

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响检查技术是将磁共振显像技术和正电子发射性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断层技术相互联合,它不仅将清晰的解剖图像和功能代谢融合在一起,而且也能实现将MRI和PE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1]。在医院中此种影像检查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肿瘤的鉴别和诊断、临床分期以及疗效分析和预后效果分析[2]。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技术的实际应用需要严格的要求和准备,因此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3]。当前国内外关于此种技术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以所在医院为例,分析规范化护理配合在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在2014年3月至今收治的患者为例,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接受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共纳入103例患者,70例为男,33例女;年龄介于12~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1±2.3)岁。在采用PET/CT-MRI技术检查之后利用MRI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检查,21例患者为腹部;20例患者为胸部,62例患者为脑部。

1.2 方法

1.2.1检查方法和设备 本次所应用的PET/CT仪器型号为GE Discovery Elite,MRI仪器型号为3.0T GE Discovery MR750型。选择脱氧葡萄糖作为示踪剂。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需要接受4至6小时的禁食。另外患者需要进行血糖监测,在平静休息45分钟至90分钟左右需要将膀胱排空,继而开始PET/CT图像的采集,采集完毕之后经过特殊的系统将其送至MRI室采集图像。当MRI图像和PET/CT图像都采集完之后可以将两者图像进行融合。

1.2.2护理方法

(1)检查前的护理工作 ①在患者接受检查的前一天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和预约,护理人员要配合好医生的问诊工作,对患者的身心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到具体检查的时间需要检查者体现半个小时到达候诊室。如果发现患者出现肠道病变现象时,需要在检查前一天使用缓泻剂或者清洁灌肠,检查前的4到6小时需要禁食。检查当前需要将患者体内的金属植入物全部清除,包含硬币、假牙、假发、手机、钥匙、项链和磁卡等。询问患者是否对碘过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血压患者要口服降压药,血糖过低患者可口服葡萄糖溶液,糖尿病患者注射或者口服降糖药。②环境方面准备 护理人员需要保障候检室环境的整洁和安静。检查室应该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室内需要配备一定量的抢救药物和用品。③心理方面护理 大部分的受检者对于检查结果的期望值都比较高,而示踪剂则具备一定的放射性,需要较长的检查时间,患者极易出现恐惧和焦虑心理。对于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热情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并且告知患者和家属检查的具体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受检者对于本项检查形成更加正确的认识,能够尽快消除不良情绪,更加积极的配合检查。

(2)检查中的护理工作 ①注射18F-FDG前后护理工作,注射前需要建立静脉通道,再注入示踪剂,保持合适的速度,避免发生渗液现象,注射完毕后用生理盐水清洗管道,避免留有残留物。注射之后需要关灯关门,让受检者安静休息,避免接受光和声音的刺激,保持愉悦身心,另外也需要多喝水、排尿。若出现污染现象,需要及时更换衣物,避免结果出现假阳性。②PET/CT检查过程中的配合与护理 第一,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摆出正确的体位;第二,做好指导工作,护理人员要叮嘱受检者尽量保持放松心情、呼吸平静,不要随意移动身体,避免伪影现象出现。第三,严密观察检查过程中的情况如果发现不适,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对症处理。③PET/CT-MRI检查的护理 第一,在采集完PET/CT图像之后需要将患者通过特殊的通道转运到MRI检查室,运转过程中应该保持患者体位姿势的正确性,避免图像不匹配现象出现。第二,MRI检查时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屏气和呼吸。检查前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耳塞,减少MR转换梯度时噪音所产生的影响。若患者仍出现严重焦虑,无法独自进行检查,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鼓励。

(3)检查后的护理工作 ①患者在接受检查完毕之后,护理人员应该将其安排在高活性区休息室内休息,另外患者需要使用单独的卫生间,不可以随便进行走动,既避免患者与周围人员的接触,等到医生认真阅读检查影像技术之后才能够离开。②宣传健康方面知识 对于需要延迟扫描的患者,护理人员必须要做好解释工作,最大限度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检查完毕的患者在离开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向其宣传健康方面的知识,比如多喝水、多排尿等,在二十四小时之内进行不要接触孕妇和婴儿。

2.结果

本次我院收治的103例接受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的患者均没有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得出的图像也符合国家制定的诊断标准。在检查过程中出现1例癫痫患者,检查时癫痫发作,表现为牙关紧闭、抽搐,即刻采用压舌板治疗,护理人员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患者在1分钟之后恢复正常,扫描工作顺利完成。

3.讨论

当前我国国内临床中PET/CT技术已经得到了大范围应用,护理人员在此方面也有不少体会。但是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应用范围比较小,主要是因为此种影像检查技术费用较高,花费时间长,检查过程复杂,受检者因为使用的示踪剂具有放射性等会产生一定的忧虑心理。因此在此项影像检查过程中需要进行规范化护理配合,从检查前、检查中到检查后进行全程、全方位的护理配合。当然规范化护理不仅包含身体方面的护理,也包含对患者心理精神方面的护理,给受检者充分的安全感,构建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避免出现患者不配合导致的图像质量不高现象[4-5]。

综上所述,在PET/TC-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过程中进行规范化护理配合,能够为获取更加清晰的影响奠定基础,因此需要在临床上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锐敏,陈国芳,吉云玲,陆玉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21):158-159.

[2]钱建锋.规范化护理继续教育管理效果评价[J].医院管理论坛,2016,(06):47-49.

[3]宁亚梅,陈琳,骆春柳,龚程,尹国平,陈佩豪,凌雪英,唐勇进,弓健,徐浩.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像学检查的护理配合[J].广东医学,2015,(01):164-165.

[4]吉冬丽,谭清和,葛晓霞,张慎芳,袁丽.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3,(05):396-398.

[5]王社芬,王建荣,张黎明,矫向前.实施规范化护理服务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05):25-26.

论文作者:方苏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规范化护理配合在PET/CT-MRI多模式分子影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论文_方苏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