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史研究如何为现实服务——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民族论文,史学论文,何为论文,第五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以“中国民族史研究如何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为主题,于1994年8月20日至24日在沈阳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共70人,包括汉、满、蒙、壮、回、朝鲜、苗、土家等民族的代表。大家紧紧围绕上述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会代表认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家来共同探讨中国民族史研究怎样适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不仅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今后民族史研究的发展方向问题。
许多代表发言时首先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为民族史研究工作者创造了很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使我国民族史学的研究,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近几十年来,这一学科的研究为国家有关民族问题的若干决策,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对加强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巩固国家的统一与安定,以及促进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它充分说明,为现实服务是我国民族史学工作者一种很好传统,而民族史学工作者也把为现实服务看作是自己的光荣使命。有的代表还说,我们从来都不是为历史而研究历史,我们研究历史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指导现实。不论哪个国家,历史都要为现实服务,一是直接的,一是间接的,不然就失去历史研究的意义。
但会上许多代表强调,对民族史如何为现实服务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一般来说,史学包括民族史学很难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因此而认为民族史研究在今天改革开族大潮中很难有大的作为,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经济发展固然重要,它是衡量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不是唯一的标志。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除了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外,还得通过许多非经济性活动去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不断提高国民的素质。况且要想把经济搞上去,得靠科学,而科学得依赖教育。教育就是一种非经济性活动,但谁又能否认教育的重要性呢!其实我们国家一直提出建设“两个文明”,只是近年来由于受商品大潮的冲击,某些部门在实践中只注重经济效益,对社会效益的重要性有所忽视。有的代表还说,中央提出国家稳定压倒一切,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国家不稳定就无法搞建设。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证。我们从事民族史研究的人始终把增进各民族的团结作为自己一个重要目的,所以民族史研究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不容低估。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民族史学不仅可以为现实服务,而且应是大有作为的。有些代表说,对历代民族政策的研究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形成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在这2000多年中,中华民族为什么能不断壮大,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统一为什么能得到不断加强?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与历代民族政策有关。当然,我们今天的民族政策不能与历史上任何朝代的民族政策相提并论,但认真总结历代如何处理各民族相互之间发生过的各种关系的政策得失利弊,对完善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巩固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十分有益的。
不少代表认为,当前大力提倡爱国主义教育,这对民族史学工作者来说也是大有作为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对青少年,而应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全民性教育,因为爱国主义是鼓舞和维系各族人民进行英勇献身的主要动力,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力量泉源,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爱国主义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在维护祖国的统一,反抗外来侵略和建设祖国伟大斗争中,我国各民族都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中华民族作出重大贡献。民族史学工作者应该尽量发掘蕴藏于各个民族中间丰富的爱国主义事迹,并写成历史著作,激励后人,这无疑是很好的为现实服务。
会上不少代表还谈到,当今世界几乎都是多民族的国家,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民族问题,而国际反动势力历来都是利用民族、宗教的问题搞颠覆和分裂。因此,每个民族史学工作者在从事课题研究时,都应有全局的、整体的战略观念,为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多作贡献。近年来各地都加强了对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等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出版了一批颇有影响的著作,对增强我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观念、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和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民族地区的稳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有些代表提出,应该加强我国跨界民族的研究,这也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以前我们研究边疆民族问题时,只是站在边上向内看,应该拓宽视野,我国有20多个民族与邻国同一民族相邻而居,我们加强跨界民族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一些周边民族整体的了解,也有利于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促进我国边疆的稳定和繁荣。
一些代表还提出,应该把边疆研究和民族研究结合起来。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分布在边疆,这是历史上早已形成的布局,所以我国的边疆问题与民族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故对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对巩固我国边防有重要意义。
有些代表还强调,根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边疆历史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为许多国家之间都存在领土之争,这是个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我们国家也存在这个问题,我们不应回避,因为它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也是当前外交斗争的需要。我们应该及早组织力量进行资料积累和研究分析。近10年来,从事边疆民族问题研究的学者写出不少有关著作,极力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他们用自身的成果证明民族史研究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社会价值。
还有一些代表提出,应该加强对近40多年民族发展史的研究,这对民族地区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比如有人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原因是对西部民族地区投资过少。但国家经济部门不这样认为,我们应该搞一些定量分析研究。又如我国解放40多年来各个民族地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也有一些民族地区发展较快,一些民族地区发展缓慢,原因何在?是决策问题,还是自身问题,或是其他原因,也应深入研究。如能将近40多年来民族发展史研究清楚,对今后民族地区及整个国家共同繁荣将有极大的作用和意义。
总之,现实提出的问题很多,可研究的问题也很多,民族史学工作者对为现实服务应该采取主动,而不应处于被动。
但许多代表在谈到民族史研究如何为现实服务时也普遍强调,史学研究不能牵强附会,要尊重历史事实,不能为某种需要歪曲、改变历史事实,因为适应不是实用。有的代表还说,我们的研究应面向现实,但在选题时要考虑自己所长,是否占有资料,研究条件是否具备,不能随大流,或社会提倡什么就搞什么,或什么赚钱就搞什么。有的代表还说,目前有某些人为了“适应”,搞一些自己并不熟识的短、平、快的东西,把自己的正业荒废了。有些人甚至忽视史学的严肃性,为了一些经济利益,搞一些猎奇的东西,伤害了一些民族的感情,这是很不应该的。民族史研究为现实服务必须坚持它的科学性,既要注重史学与现实,史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也要弄清他们之间的差别。政治、经济具有不断变化的特点,现实的变化更快,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只能坚持史学自身的特点,从史学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出发来为现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