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不仅能在建筑市场进行,其也会涉及一些企业施工管理活动。我国国民经济正在快速稳步地发展和增长,建筑市场的经济也有很快速的提升,当然,这也促进了不同建筑企业参与建筑工程市场的热情,这就让建筑施工市场存在比以前更为激烈的竞争。对于从事建筑施工的单位而言,特别是施工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占据一定的位置,必须科学有效地对自身的施工活动进行管理,这样不但能促进企业经济利益的增加,还能让建筑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1 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首先,施工人员没有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其次,由于自身原因,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第三,施工管理人员意识差,安全意识差。管理人员是安全管理的控制者,如果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就会导致一定的安全。
1.1.2缺乏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在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大多数总承包企业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定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但在一些小规模、低利润的分包企业中亭公司和小型劳务分包企业,几乎没有企业能够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其中大部分都是。设立企业工程安全管理部门。他们认为,企业的安全管理确实是必须的,但并不是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重点,主要是针对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管理。在利润较好的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中,工程安全管理部门等机构的设置不能覆盖各方面,如保证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在少数企业中,管理部门没有专职的安全人员,也没有项目经理等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储备和管理手段,无法进行有效合理的安全检查。他们没有组织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隐患排查的经验。安全管理已成为一个口号。
1.1.3安全作业不规范。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制定规范的施工安全流程。如果施工前没有规范的作业流程,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如施工人员未按施工规范流程操作,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农民工不戴安全帽,一旦高层建筑材料坠落,就会造成人员伤亡。
1.2 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材料质量不达标。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的过程中,承包商拿到工程项目后,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采购人员不按照工程技术要求来选择材料的规格、品种、技术参数等;甚至收取回扣,选择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导致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同时,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不合格的材料随便进入施工现场,从而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1.2.2施工技术不到位。在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之前,为了保证钢筋的质量,需要做好钢筋抗压、抗弯等方面的试验。同对于混凝土工程,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水泥及骨料进行试验,在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计量。对于不良地质段,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注浆作业,同时要分批进行水灰比试验。而事实上,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不能按照以上要求进行施工。
1.2.3缺乏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相互推诿,由于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在合同条款中并没有约束自已的责任和义务;加上管理措施不足,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后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2完善我国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2.1统一规划采购部门,确保建筑材料质量
物资的主要责任部门实际上是土建公司的采购部门。材料的选择需要由本部门人员决定。因此,该部门在公司的权利非常大。在这一较大权利的限制下,公司需要对该部门的权利进行集中管理,收回部分权利。公司总部作为直接验收机构,对材料进行统一监督。此外,公司的许多重要物资都要通过定期招标投标的方式采购。在招投标过程中,为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公司应加强招投标相关法律文件的建设,切实加强招投标工作。要强化法律约束,以相对严格的处罚制度保障招投标过程的规范化,减少瞒报质量和弄虚作假的发生。公司还可以利用相关制度推动企业的经营管理,加强企业改革,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对施工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建筑工程涉及的建筑工程种类繁多,具有超高的复杂性,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项目。这需要在资源的各个方面进行大量投资,以确保按时完成。一般建筑工程涉及的项目很多,每个项目的建设内容必然存在。程度的差异必然导致项目间资源分配不均。这就要求施工前科学合理地配置施工资源。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资源短缺和短缺,应及时补充,确保施工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施工单位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有效落实施工涉及的机械设备。由于施工水平的提高,工程建设依靠机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严格要求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队伍,而且要在施工前期准备好相关的施工机械设备。(2)施工人员的有效控制和实施。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的劳务招聘是施工队伍的主要来源。基于这种情况,企业需要精心安排农民工,以确保参与者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2.3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2.3.1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以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为例,企业应采取季节性检查、抽检、定期生产检查和重点隐患治理检查等措施,认真查找隐患,并通过深入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配备相应的资金和专人负责处理隐患。限期整改,达到安全生产标准的,给予有关人员奖励。同时,要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档案,详细记录事故隐患的级别、类别、严重程度、影响范围、措施和影响,并按要求上报。
2.3.2 安全责任制度
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安全责任制,可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对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增强企业和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完善企业安全责任制。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职责。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对企业安全生产负责。国有大中型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等领导班子成员、经理实行“一岗双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由施工企业和专职安全生产人员设立的检查员对施工现场负有检查职责。施工项目经理安全管理职责。建筑工程负责人通常是项目经理,由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成立管理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
总承包、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安全管理,分包单位接受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两个以上单位进行生产活动的,应当签订协议。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2.4 保证施工环境条件
施工环境也是施工企业施工安全的一个影响因素,特别是照明,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企业建设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照明设备建设不同类型的照明设施,并根据不同的温度和温差对该设施进行调整。在施工现场,还需要不同颜色的标志来指导施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于一些重要和危险的场所,如红色警示标志、红色和白色栏杆等,应用于安全预测。至于环境温差问题,主要影响的是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许多实验研究报告表明,当环境温度接近人体温度时,人体会出现头晕、脑肿胀、手足协调失调等不良生理反应。在高温环境中,人体水分会严重流失,也会埋下安全隐患。针对温度环境造成的安全隐患,各企业部门应积极考虑,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和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施工企业应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方法,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质量。同时,在实际工程中,要不断细化各项工作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 罗国恒 . 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工程技术研究 ,2017,(2):149+157.
[2]李化中.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建筑与工程 ,2018,(13).
[3] 吴琴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及措施 [J]. 江西建材 ,2017 年第 19 期 .
[4] 徐恒伟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18 年第 21 期 .
论文作者:程志立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招投标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