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论文_汪文星

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论文_汪文星

武汉和创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3

摘要: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内的人口数量同样也越来越高,虽然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化发展需求,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隐患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比如城市内涝以及干旱问题就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难点,应该结合相应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控制。海绵城市的有效构建是解决城市内涝以及干旱问题的一项重要手段,需要围绕着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布置,其中城市园林绿化就是比较核心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结合海绵城市技术进行综合设计,提升其实用价值。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绿化;应用

1海绵城市技术概述

海绵城市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具备较强的雨水收集和利用效果,促使其能够在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方面发挥出理想效果,能够满足于当前社会发展中生态改善的基本要求。结合这种海绵城市的具体构建,其能够明显降低城市运行中出现内涝问题的几率,保障相应海绵城市中雨水的收集能力较为突出,对于一些降雨量较大的季节实现大量雨水的储存,并且借助于自身相关“海绵体”实现对于这些雨水的有效净化,并且储存起来,在城市后续发展中可能应用到的环节进行释放应用。由此可见,这种海绵城市的构建和应用是比较重要的,能够发挥出极强的作用价值。结合海绵城市的具体构建,为了提升其实际作用架子效果,必须要重点围绕着相关海绵城市技术进行有效布置,促使其能够较好体现出理想的“海绵体”效果,其中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有效设计应用更是需要结合相关海绵城市技术进行布置,将园林绿化工程的各个系统结构进行细化,最终切实保障相应海绵城市的运行更为高效,价值作用更为突出。

2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及功能

要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就要改建原有绿化区域,朝着更满足现代生态文明城市发展要求的方向前进。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改建工作在加快海绵城市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今城市土地资源呈现出日渐紧张的状态,城区新建绿地建设空间也正在不断紧缩。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更要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改建工作,基于原有绿地做好排水和调蓄基础设施的改良工作,与不同绿地的特点相结合,并使其和周边环境具有协调一致性,在最大限度上解决由于给排水和调蓄基础设施不足而引起的雨季内涝和水资源流失等方面的问题,促进雨水、地下水等水资源的合理二次利用,增强小区绿化、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等的雨水消纳利用功能。

3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应用要点

3.1下沉式绿地建设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具体布置中,为了较好促使其能够体现出理想的海绵城市建设运行效果,从下沉式绿地建设入手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这种下沉式绿地建设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其园林景观中的各个绿地能够具备理想的吸水性,避免采用石条进行分割。下沉式绿地建设能够较好提升其整体调蓄容积,不仅仅促使其能够在吸水方面具备更强的表现效果,还能够保障其实现有效净化,整体雨水的处理更为高效,避免了出现水体黑臭问题,需要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进行充分布置,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

3.2屋顶绿化

对于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建筑物,促使其能够在屋顶上进行有效设计构建,实现绿化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海绵城市技术手段。屋顶绿化主要就是采取较为理想的植物在屋顶结构中进行栽培,促使其不仅仅能够实现环境污染的控制,还能够在雨水调节方面进行优化,保障相应雨水能够得到较好收集和净化。在很多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中,建筑物屋顶进行绿化处理都已经成为了较为重要的一个方式,并且还能够具备理想的美观性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园林植草沟

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中有效构建植草沟同样也能够在实现绿化的同时提升“海绵体”呈现价值效果,该方法的处理较为简单,仅仅需要在地表沟渠中进行植物的栽培即可,如此也就能够促使相应地表沟渠能够表现出更强的吸水、净水以及排水效果。在这种园林植草沟的布置中,不仅仅要关注于整体协调性,促使其园林植草沟之间能够具备理想的关联性和互通性,作用规模效益较为理想,还需要针对具体植物的选择应用进行把关,确保其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并且避免因为沟渠积水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3.4生物滞留带

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海绵城市技术还可以从生物滞留带的构建方面进行把关,其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其整体结构能够实现对于雨水的有效调节控制,避免雨水的流速过快而影响其下渗效果,进而引发较为明显的灾害问题。这种生物滞留带的构建主要就是借助于园林绿化中的土壤及其相关植被进行有效改造,促使其能够实现对于雨水的充分过滤处理,进而也就能够达到了净水效果,并且将净化后的雨水有效输送到城市水资源系统中,促使其发挥出更强作用效果,满足于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的基本要求。

3.5控制不透水铺装面积

在城市建设中,透水铺装被称为会呼吸的地面铺装,其生态效益比较理想。有研究数据表明,这一铺装方式对径流的削减能力达到40%~90%,同时对洪峰的削减能力达到了20%~80%,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城市排水的压力,对城市水体污染也产生一定的控制效果,利于维持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平衡。在推进园林绿化改建工作时,应注意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保证城市留有足够的生态用地。同时,要合理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在硬化铺装的规划方面,应选择采用透水材料,开展透水式铺装设计,致力于减少地表径流和增强雨水下渗功能,从而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城市雨水排放模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透水铺装的过程中,因为车行道污染比较严重,且荷载也比较高,所以其透水路面要充分考虑道路、交通和水利等多个方面的现场实际情况,同时也要合理选用透水材料。同时,引入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更有利于维持城市生态的发展与平衡,充分体现人类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

4案例分析

在我国海绵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厦门可以说是处于领先水平,其在海绵城市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同样也体现出了较为理想的作用效果,真正做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效果,在整个城市中构建了59个“海绵体”结构,总计耗资达到了10.19亿元。在这些“海绵体”的具体构建中,城市园林绿化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厦门市很多城市园林景观都发挥出了“海绵体”的作用效果,能够在具体运行中实现对于水资源的有效调度,吸水性以及储水效果都是比较理想的,保障整个厦门市的水资源管理系统能够运行较为流畅,针对以往较为常见的城市内涝问题进行有效规避,并且充分提升了水资源应用效率。具体到厦门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实际构建中,其同样也重点参考海绵城市相关技术手段进行了构建,促使其自身能够在各个绿地布置以及其它景观的处理中,体现出了较为理想的渗、滞、净、用、排等多种作用表现,最终确保其相应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得到较好“海绵体”价值呈现。

5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景观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中,必须要结合海绵城市的概念,做到合理设计景观、合理选择“海绵体”、转变工作人员的设计观念,这样才能够多层次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建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海绵园林。

参考文献:

[1]吴如旋.园林绿地中海绵城市建设分析[J].现代园艺,2017(06):152.

[2]张楚萱.海绵城市理论指导下的城市公园设计[D].河南农业大学,2017.

[3]叶加嵘.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2):211-212.

[4]段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J].山西建筑,2017,43(02):209-210.

论文作者:汪文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论文_汪文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