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的80后文学_文学论文

消费时代的80后文学_文学论文

消费时代的“80后”文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代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13)02-0059-04

一、绪论

进入21世纪,“80后”新生代文学创作群体日渐活跃,随着主流消费群体的变更,传统文学作品和“80后”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种种碰撞,使得我们不得不关注几个焦点问题:第一,“80后”创作群体与老一辈文学作者的观念和价值取向怎样和平相处。第二,“80后”文学作品占据相当一部分图书市场,这是否是在“挤兑”传统经典和老一辈作家的“饭碗”?第三,老一辈作家对“80后”文学评论的焦点是否应该聚焦在“幼稚”、“缺乏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等方面。第四,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讲,是否应该鼓励这种“80后”的消费文学。

事实确如一部分老一辈批评家所言吗?“80后”文学作品是年轻人幼稚的作品?为何韩寒的作品,每次出版都是几万本,所拿版税4年可达1700万,他敢叫嚣老一辈作家,并且与之在微博上互骂,没有那么强大的粉丝团,相信他也不会有那么足的底气。韩寒的经典语录被疯狂转抄,就连服装开发商“凡客”也瞅准的是韩寒作品所“铺垫”的客户群体,这能不是韩寒作品的影响吗?这强大的韩粉团队足以证明“80后”创作者的消费文学和“80后”读者的文学消费或许其中有些“实力”。这些都是一些不争的事实,“80后”的文学朝着更娱乐化、市场化、边缘化的方向发展。

“80后”作家是“80后”青春的代言人,是一个被制作了的商业神话,他们在用自己带有“80后”时代标符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描述着自己所经历的学校、社会、工作、恋爱、生活。这种带有“‘80后’症候群”特色的行文风格恰恰正是这一批广大读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这是写实主义,这种疯狂和时尚、这种愤恨与不满、这种爱与恨的纠结不是活生生的我们的生活的缩影么?所以读者为之迷恋、疯狂、着魔,史无前例地像崇拜明星一样崇拜作家,如此也就有了荣登福布斯榜的作家富翁了。

当下各国经济日益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80后”已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中青年,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也在有意识地撕掉那些“幼稚”、“青春焦虑”的标签。中新网1月8日发布信息,韩寒的新作《我所理解的生活》上市,剖析他30年的风雨历程,这30年爱情、事业、家庭诠释着一群“80后”青年的成长。“80后”文学作品会触动一个中国文学的爆发点,2007年中广网一则消息中提到张颐武老师对“80后”文学的评价,认为“80后”“奇幻小说”中所表现的自由和想象是非常可贵的。奇幻文学的存在和发展,恰恰是既往的中国文学中最欠缺的,因此这也可以看作是“80后”写作为中国文学带来的一股新风。

二、“80后”文学的出现与出版社的市场定位

在21世纪里,图书出版产业大肆地利用网络、手机、宣传广告来宣扬“80后”的写作,这个写作群体日渐呈现低龄化,不断完善的网络设备和传播设备为他们提供了零进入门槛的交流平台,少年写手的青春文字顺利地进入另外一群焦虑中的少年阅读视野,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青年亚文化群落。图书市场的产业化运作,也诱惑这些年轻的作家终日以挣钱为目的。随着出版行业改企的制度实施,加之互联网、智能机、电子书风靡全球,社科类纸媒出版社面临很大的生存危机,寻找、发现、适应消费群体成了图书策划者考虑的首要问题。只要排除政治政策引导因素,读者的喜好会决定创作者的创作思路和出版业的发行利润回收,甚至关涉一部作品能否诞生。

为了保证年轻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出版公司会精心为创作者举办图书发布会,作者与读者微博互动、跟帖、转帖。适时之际也拍成微电影、电视剧或电影。研究这个年代的创作,我们理应围绕作家与读者的互动效应,以市场为调节杠杆,将“80后”的作品放在生产、流通、消费、反馈的大背景中去审视它、理解它。

大众文化的兴起不仅给知识界造成了普遍的“心理失落”和“焦虑”,它的迅速扩张和繁荣,对社会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凸现崇尚消费和消费年代所特有的生活特色、文化特色,在“80后”的文学中表现得很是明显,智能机、电子书的消费更是助长了这种时尚性、消费性和消闲性。

1999年1月上海作家会,《萌芽》杂志发动新概念创作比赛。这场比赛获得出人意料的美好结果,他们不仅发现年轻一代丰富的创作潜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那里有众多的消费力量。我们把这叫作“80后”文学的萌芽时期,到如今这些年龄介于1980~1989年的作者也已经步入中青年,他们已经由一味歌颂青春与阳光开始转变为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据统计,2005年大概有1000位“80后”作者经常发表作品,在网络空间写作的就有2万人[1]。较早出现的代表人物是《我爱阳光》的许佳,《三重门》的韩寒。尤其是2004年2月2日,女性作家春树的照片在亚洲杂志《时代》出现,同年6月先锋小说代表性作家马原《重金属——“80后”实力派五虎将精品集》作品的出版,使得“80后”作家得到广泛的关注。在图书出版市场化的环境下,出版社都要追求高的利润,所以为了吸引更多读者,他们都有通过各种方式推销自己年轻作家的计划。一些“80后”作家的出名,也有大众媒介营造的功劳。例如,春风文艺出版社就把张悦然打造成为年轻作家中的玉女形象,使之成为自己的“摇钱树”;在出版社鼎力推广之下,郭敬明代替韩寒成为年轻文学的新首领;北京朝华出版社则宣布花100万人民币营造林天羽现象,把这位“80后”作家变成现今时代的新首领。在传媒影响之下的工业生产复制原则猛烈影响“80后”创作活动。得到传媒的推广,某个作品的火爆就会带动与之相关风格作品的大量出现,从而形成一种“蔓延”趋势。比如韩寒的《三重门》,在传媒推广之下就产生了“年轻叛逆”的趋势;春树的《北京娃娃》出现后,以“残酷年轻”为主题的写作便热起来;郭敬明的《幻城》出版后也造成“忧愁年轻”风格的写作趋势。

不断打造吸引公众眼球的新作家是文化工业生产的要求。2004年2月2日美国《时代》杂志头一页刊登春树的照片,将她和韩寒称为另类思潮的重要人物,以满足市场不断更新的要求。“80后”出现在新世纪,在出版社影响之下,靠杂志、尤其是网络推广,很快就出现在读者面前。“80后”作家一般先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作品,作品一得到众多网民的支持就有出版社找来。出版社不在乎作品有没有艺术价值,只在乎作品有没有读者,消费量高不高。“80后”文学出现,表示文学一部分已经被市场化,跟传统文学发生重大的冲突。“80后”作家首先得到市场的认同,网民的支持,后来才逐渐被文学批评界注意。这种商品化的文学生产强烈地打击现存的文学机制,至少它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如今作家不一定要属于文学体制才能受到社会的认同,尤其是读者的认同。大众媒介和商品化社会不仅给“80后”作家带来良好的创作条件,而且促使文学活动的文学生产、文学消费、文学传播、文学接受各个环节的良好运行,给文学带来一片新颖文化空间,也给整个文学活动吹来一股清新的风。

三、“80后”文学全力满足受众群体:年轻读者

“80后”文学之所以成为市场上的热点是因为它能抓住年轻读者的心理需求,做出适合年轻读者口味的一种“菜”。对中国“80后”研究者一致认为:“80后”在革命后的物质世界中出生和长大,虽然得到很多家庭的疼爱,但也受到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压力;再加上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被隔离,很少与社会交流,缺乏对自身价值的理解,同样也受到来自考试和学习的激烈竞争压力,所有的一切形成难以消失的忧愁心理。因此,针对这一广大读者受众,“80后”作家把自己切身的体会融入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这恰恰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这也让“80后”读者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心里发泄的空间。像韩寒的《三重门》,指出在每个学生头上都有三个圈子,那是学校、家庭、社会。主人公林武祥离家出走的行为就是因为受不了这个束缚,为了脱离忧愁,摆脱压力才这样做。这种行为受到年轻人的热烈响应是因为他们在作品主人公那里找到自己生活的身影。同时他们的支持也就成为推动“80后”笔者参加文学创作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春树的《北京娃娃》、郭敬明的《幻城》、李傻傻的《红×》等都表现出对世界的反抗。“80后”读者和作家有着共同的身份,他们都是高中学生、本科生,因此在阅读同年代作家的关于压力和反抗的作品时能产生强烈的共鸣。“80后”读者不仅同感于“80后”作家,更重要的是同年代作家的成功成为他们的榜样,给他们不少启发,其中能得到社会认同。

中国“80后”一直想脱离家庭、学校的压力,因此他们支持韩寒、春树,因为这些年轻作家否定现存的教育体制,痛斥学校生活和教育的失败,这正是中国“80后”共同的心声。“80后”读者非常羡慕同年代作家的成功。韩寒成功之后就买到一辆自己喜欢的赛车,春树成名之后能继续追求自己的音乐爱好。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梦想得以实现:脱离压力强大的学校空间,疲累的学习考试,只写几本小说就赚一大笔钱。

发现众多年轻读者的“口味”,给“80后”文学带来出人意料的成功。“80后”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是强大的文学消费力量。张颐武认为:“他们是独生子女,赶上了我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时期;他们要买书,于是郭敬明变成了文化英雄;他们要玩游戏,于是陈天桥变成了网游大亨;他们要看电影,于是《头文字D》卖座……他们的文化消费力量越来越强大。”[2]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他们是图书市场的消费主力军。1980年后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80后”的霸道和自以为是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一种气质,他们听不进任何批评的声音,“我的地盘我做主”,韩寒对教育制度的抨击,郭敬明对成长的疼痛描绘,春树另类张扬自我的姿态,这让“80后”一代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契合,觉得这些作品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消费文化产品的时候,读者对作品没有固定的爱好,只要符合他们的审美要求和“口味”,他们就立即购买消费,有时候可能尽管要借钱,也要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而且,在这个时代,文学偏向于娱乐功能,给个人带来自由想象的空间和同感。目前文学市场是年轻人的天地,因为中年人不再喜欢看书了,或者只看应用性的书,所以文学市场转让给年轻人,青少年成为市场文学的主力,看书、买书、写书都是这个时代年轻人所做的。

“80后”是文学、影视、艺术消费的主力。“80后”脑子里没有太多的历史记忆,没有太多的节约观念,他们更注重对生活的自我感觉,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权力和自由。消费市场事实调查证明,凡是能够吸引到“80后”的作品,无论文学、影视,还是艺术,都会在所在市场中大火一把。就连“60后”、“70后”的作家也在寻找“80后”的需求点。比如“60后”作家石康写的编剧《奋斗》,在2008年着实火了一把。青春的成长是一个永远的主题。

四、大众媒介导向对“80后”作品的催熟作用

随着媒介传播方式从简单的广告、报纸、电视媒体到互联网、智能机的转变,“80后”的文学作品也如泉涌一般闯入读者眼帘,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如一位前辈所言,媒体和写作互为“人质”,媒体扣押了青年作家,作家也扣押了媒体,他们互相敲诈勒索,青年作家依靠年龄、身体、美貌剥夺了媒体的眼球,而媒体也是在市场上寻找这些,之后注入激素,对其进行催熟。媒体一旦追求到一种新奇,会通过各种手段增强这种新奇的传播速度。

网络使文学活动和文学的创作方式、传播方式和流通方式都产生剧烈的变化。网络空间让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作家,作品传播和探索读者口味成为更自由和更简单的活动,尤其是网络会让一些半生不熟的所谓作家过早成熟。

如今,想加入文学创作领域,作家不用拿书稿跑到出版社、杂志社,只要他们想做,网络就帮他们。网络上个人出版方式不需要编辑部,不需要技术,不需要出版体制,没有成本,没有形式,只要一台电脑,一个鼠标,一条网络线,通过QQ、微博、博客等就可以让他们随便在网络空间上表达自己的思想。“80后”作家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网络空间,当然也都有自己的网迷。网络的出现,使文学变得多元化、互通化,不仅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还是读者之间的互动。你的作品已经在网上空间公布,读者的意见在任何时候就能留言给你,而且接受者还可以按照本身的爱好、理解,对你写出的文本进行修改、补充,创作出一篇新文本。“80后”作家都利用网络的优势提高自己作品的点击率,为进入纸墨传媒打下良好的基础。毋庸置疑,大众媒介为“80后”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郭敬明的《幻城》第一次面世就在《萌芽》网页,后来春风出版社才发现,并紧接着出版发行,春树的《北京娃娃》也是如此。

网络为“80后”作品进入出版社提供了有效路径,作品获得高的点击率的时候,出版就只是早晚的事了。在网络空间公布作品,所有的作家都关注点击率的事,因为,点击率和网络读者的支持决定作品是否能够进入出版社发行。如此,网络读者不仅使作家快速成名,而且还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利润。网络和出版社的合作逐渐推动文学走在商品化、市场化的道路上。

在物欲横流、诱惑丛生的当下,如果一味地迎合读者,一味地依赖市场,很难想象在这个难以产生经典、产生大师的喧嚣的时代,“80后”们还能走多远。他们是否会转瞬即逝,确实是一个值得担忧的问题。

五、“80后”文学是中国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

“80后”的消费观念是只要我喜欢。有人说,在中国迄今为止所有当过孩子的人里面,“80后”、“90后”是最富的,而且这些孩子比过去的孩子富有的程度已超过了现今的成年人比过去的成年人的富有程度。孩子们“控制”着家长的口袋。“80后”能够成功消费是因为他们的背后有“50后”、“60后”这一强大后盾。

在消费社会语境下,消费心理、消费需求、消费思维渗透到每个“80后”作家心里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习惯于市场和文化、文化和科技、文学和传媒的交叉。他们关心的不再是文学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是怎么能利用本身的优势吸引市场的注意力,关心消费者内心的需要。

数字化是出版业发展的总趋势,“80后”的文学作品应该怎样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挑战,并且打赢这场数字化之战,这是“80后”的创作者和“80后”文学运营者当下思考的重要问题。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字化,京东商城副总裁石涛说:“电子书出版我们在摸索规律,我们发现手机客户端、PC和纸书这3个介质有非常不同的规律,尤其手机需要快速阅读娱乐化的东西。我们应该针对读者的需求做一些新的尝试。我们签约了一些畅销作家,告诉他们你们不是写一个大长篇,因为那样的不适合在手机上卖,我们希望你们创作一些短的,可读性强的,就是一两万字,让读者在半个小时内就读完,希望这个尝试得到市场反响。”“80后”文学作品不是去应对它,而是重在驾驭。

早在开始写作的时候,“80后”作家就知道为了适合市场应该怎么做。他们会跟出版社、杂志社配合擦亮本身,他们利用传媒的力量做广告,他们积极参加采访活动,利用网络空间将本身变成年轻人的偶像,抓住当代人们的消费心理。有人买韩寒的书不是为了看他的作品,而是想知道作家的最新照片和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80后”作品有不少已经翻译成越南语,受到越南年轻读者的热烈欢迎。

六、结语

从现在数再过10年,“80后”文学可能不会成为文学主流。“80后”文学很快就会受到挑战的,做好准备吧。无论哪一个时代,人不能没有精神,文学不能没有精神,文学消费要注重文学内容。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确实有些相像。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开始迷茫、消沉,他们逐渐遗忘自己的理想,没有了最初的热情,开始向往平庸。面对中国经济社会特殊语境中的新文学现象,应了解它的出现和存在,发现它的内在运动的规律。文学批评界对“80后”作品的冷淡大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还用旧的文学功能、文学本质、文学活动的观念看新的文学现象。他们不接受文学市场化趋势,不承认匆匆出现的作品,不懂得年轻一代狂热的阅读需求。尽管文学批评界极其不响应,在中国“80后”文学还一直存在,并且对中国新世纪文学带来极大影响。

标签:;  ;  ;  ;  ;  ;  ;  ;  

消费时代的80后文学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