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中心中学 266000
摘 要:语文学科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意义重大,其中语文教师的素养更是重中之重。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这是保证教学高效性的主观因素。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不会有高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关键词:素质 角色 修养
教师的第一要务是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负责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负责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活动,负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曾把教师定义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人。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这是保证教学高效性的主要因素。落实素质教育质量如何,不仅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自身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更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那么,中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摆在每一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要落实好素质教育,首要任务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修养。
一、首先语文教师需要转变、更新教育理念
初中语文是中考的主要科目,教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第一生产力。应试教育理念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曾经多年占据主要地位,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广大教师的思想意识深处形成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思维定式,一切要为中、高考服务,一切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僵化的、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容易从教师固有的教学经验和惯性中铲除。所以,在实施新课改之后,教师的教学理念首先要更新,要突破旧的观念,挣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理念支配行动,教师的先进理念是促进先进行动的主观因素。新课改要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的教学理念是通过学习和总结获得的,因此,教师要努力开阔自己的视野,如同海绵吸水一样,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合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将其付诸教学实践中。这是促进和深化新课改的重要理论,也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因素。
二、语文教师要注重外在素养的提高
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认识首先是对其外在素质的感受,衣着整洁,仪表端庄,谈吐不俗的语文教师不仅能给学生带来一种愉快感和亲切感,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敬佩感和崇拜感,会把这样的教师看成是表率而去追随,当做榜样去模仿。从而可以帮助教师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语文教师正式、得体的穿着打扮在朴素大方之中见高雅情趣;于整洁得体之中见丰富的涵养;可给学生以朴实的熏陶和感染。“稳重的举止,端庄的仪容,大方的体态的语文教师,塑造严肃,稳重,亲切的形象,可提高身教效果。风趣,幽默,生动形象,文雅谦逊谈吐的语文教师,不仅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还可以增强教师的影响,而且有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习效率。丰富,真挚情感的语文教师可换来学生学习的信心,勇气和力量,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教师更要注重内在素养的提高,特别是要以身作则
语文教师本身的知识、才能、品德是教育学生极其重要的因素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模仿能力,而每天都见面的语文教师就很可能成为学生进行模仿的人物之一。青少年们对身边的一切都很敏感,有的时候并不能够分清善恶明辨是非,这个时候一个语文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性格与品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师一个不注意的小行为就可能被学生模仿去,所以教师一定要为人师表。语文教师要举止从容、待人礼貌、落落大方、作风正派。语文教学中,行为的展开渗透着思想,体现出观念。因为语文教学所凭借的语言文字工具、所教授的语言文本材料,都凝结着人类的思想感情的精华,诊释着人类文明的追求方向。教师的形象不单单只是狭义上的外表,更重要的则是教师的内在修为、精神上的感染、智慧上的影响以及自身所带的亲和力、人格魅力等。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展现自身形象,但也可以进一步塑造自身形象。著名语文教师钱梦龙老先生曾结合他自身成长经历及教学经验流露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对学生影响是极大的。
四、教师要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正确认识自身重大职责
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也就是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语文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引导学生的德育发展,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语文教师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中,教学相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倪文锦 欧阳汝颖 主编 《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6-38页。
[2]方智范 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王大绩 淡化题目重视诗歌[J].百度文库。
论文作者:张洁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教师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素质论文; 形象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