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勘察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内容,尤其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于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以及施工质量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该项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本文也会针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容易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着重分析,并结合其对岩土工程所造成的危害,提出一些相对应的勘察控制措施,以便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岩土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分析;控制措施
近年来,随着岩土工程的不断增多,对其勘察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以往岩土勘察中经常会受到水文地质问题所影响,而导致岩土性质发生改变,进而给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整体工作质量,就要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深入研究。
1.水文地质问题给岩土工程所造成的危害
1.1岩溶塌陷危害
在岩土勘察过程中,一般在碳酸盐、盐岩等可溶性岩石地区经常会发生岩溶塌陷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下水水位变化较大以及受各种自然灾害因素影响所致,如:地震、洪水、干旱等因素。另外,一些过度的人为干扰因素也会导致熔岩塌陷问题,如:抽水、排水、蓄水等因素。一旦塌陷,势必会给岩土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1.2地下水水位上升危害
在岩土勘察中,地下水水位上升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地质因素、水文气象因素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等。当气温骤变或遇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时,地下水位就会大幅升高,而在岩土施工中,若是现场地质性质以及含水层结构发生突变情况,或是相关施工人员灌溉技术操作不当或施工监督管理不严时,也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的问题发生。这种水文地质问题很容易会加速地质结构的腐蚀速度,使其原本的承载力大大降低,进而给岩土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岩土勘察工作进行全面的改善,这样才能避免这种危害问题的发生。
1.3地下水水位下降危害
据相关水文地质勘察实践证明,当地下水水位受到各种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影响而出现局部突降的情况时,也会给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岩土勘察过程中,若是工作人员对地下水进行大面积、集中性的抽水,一旦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自身补给量时,就会导致地下水水位在大范围内出现突降的情况。此外,各种人为性质的工程建设也会引发地下水位下降的危害产生,如:排水工程、人工降水工程以及矿床疏干工程等,一旦产生,就会导致地面出现明显的沉降、塌陷及裂缝问题,进而不仅会降低岩土土体结构的稳定性,而且还会影响相关建筑物的安全性。
1.4地下水污染危害
在岩土勘察工作实施开展阶段,地下水的性质很容易会因为人为干扰因素所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严重时,还会出现地下水污染问题。例如,在地质勘察中,一旦因为勘察技术操作不当而使得地下水的酸碱度、硬度以及矿化度等大幅提升,就会导致地下水的腐蚀性和毒性得到迅速的扩张,这样就会给整个岩土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都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1.5海水入侵危害
在沿海地区,若是地下水开采频率过高,则很容易会引起地下水水位突降的问题发生,与此同时,还会导致向内陆渗透补充的淡水大量流失,这样就给海水入侵创造了便利的条件,进而使得地下水的盐分大幅提升,严重时,甚至会给岩土工程土体结构造成极大的腐蚀破坏,使其岩土层结构出现土层疲劳、斜体滑坡、岩石解体、泥石流等不良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不仅会缩短岩土工程的实际寿命,而且也会给岩土工程自身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提升造成很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高岩土勘察质量的相关控制措施
2.1提高水文地质勘察意识
基于岩土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的特殊性,使其相应的勘察工作也变得极为复杂和多变,由于没有相对固定的操作模式,所以在开展过程中,就不能凭借个人经验来完成,相关地质勘查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对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给予正确的认知,并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勘察队伍和管理队伍,这样才能结合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制定出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从而在控制水文地质危害的同时,更好的提升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此外,在勘察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岩土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进以准确的判断施工区域中是否存有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水文地质因素,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控,这样才能避免岩土工程的土体结构受到腐蚀破坏,从而给整体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全面创新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岩土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水文地质的勘察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想实现最终的目标,关键任务就是要提高各级勘察单位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度,不仅要对现有的勘察技术和勘察方法进行全面的创新优化,而且还要积极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岩土勘察工作的效率,准确的获得水文地质勘察数据,进而为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正确的指引以及可靠的参考依据。另外,各级勘察单位还要对现场水文地质勘察过程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各项勘察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并优化分配勘察任务,落实个人管理责任,调整勘察计划,做好相关数据信息的整理与记录工作,这样才能提高岩土勘察质量,避免水文地质危害的产生。此外,为了确保水文地质勘察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还要对各种勘察技术与方法进行集中整合,并引入先进的勘察设备和技术,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勘察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提高岩土勘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整体岩土工程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2.3增强地下水位勘察质量
为了减少地下水位变化对岩土工程施工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相关勘查单位就要在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时,将项目施工区域中的地下水作为主要勘察目标,不仅要详细记录各时段的水位变化情况,全面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地下水位的勘测角度,以便能够随时的掌握不同施工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位情况,进而在岩土工程建设单位的辅助下,有效应对各种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这样才能降低对岩土工程的危害程度,保证其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到最大化。
2.4做好水文地质参数测定工作
该项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即:地下水水位值测定、水流方向测定以及水流流速测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水文地质勘测规范和要求来进行,一旦发现地下水位变化明显,就要及时的对该区域内的地下水水位值进行测定,不仅要精确的掌握水位稳定时间,而且还要分析稳定期内水位渗透的相关参数,这样才能有利于静比水位测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为了充分掌握地下水水流方向和实际流速,相关工作人员应尽量采用几何法和充电法来进行水文地质参数测定工作,若发现水中含有大量泥浆,则要先展开洗孔工作,然后再开展后续参数测定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岩土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对于岩土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要想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关勘查单位以及工程建设单位就要提高水文地质勘察意识,创新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并做好水文地质参数测定工作,这样才能提高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减少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影响,进而最大化保证岩土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施工效益。
参考文献:
[1]赵俊奇.关于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07:08-09
[2]赵君.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03:10-11
论文作者:钟永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岩土论文; 地下水论文; 水位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这样才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