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中学生暑假如何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暑假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到暑假,中小学生就开始叫嚷:怎么比上学还累!与中国盛行暑期补习班的风气相比,国外的青少年相对轻松许多。许多国家在暑假里,都会为学生们组织如画画、下棋、打球、射击、骑马、夏令营之类的活动,但是教练不会太严格,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高兴,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外的中学生暑期都在干些什么,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美国:培育公共精神
美国的中学生在暑期除了参加游泳、打球、野餐这些极具娱乐色彩的活动之外,最有美国特色的,就是对参加社会活动的偏重。这些活动项目包括参观银行和警察局、学做面包、到医院去照料病人、到湖边去清理脏东西且自己承包一段日后经常来这里清扫垃圾等。
这些活动无益于我们所重视的各种技艺的习得,但孩子却从中熟悉了社会,历练了自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培育起对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在未来的个人进取和尽社会责任之间游刃有余。据统计,美国12岁以上的青少年有60%以上的人参加过各种义务服务活动,如在当地的流浪者收留中心为无家可归的人做饭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青少年自由成长,将命运交由他们自己决定,他们才会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不拘一格地将自己发挥得淋漓尽致。
法国:启发教育以人为本
法国公立图书馆系统完备,首都巴黎的各类博物馆更是多如牛毛,在漫长的暑期里,学生们除随父母旅游度假之外,许多学生还利用这样的自由时光,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进行参观学习,增长知识。在法国,18岁以下的人可以在这些馆所免费自由出入。法国各城市图书馆的借书证全市通用,这给学生们也带来极大的方便,随便到一个图书馆就可以阅读、借书。
最近,法国各地兴起了工业旅游的热潮,即各地方的工厂企业经过一些技术准备,每年假期时接待来自各地的参观者,其目的是扩大企业自身影响,也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见习场所。譬如,法国葡萄酒享誉天下,因此不少中小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们到法国的葡萄酒产地进行工业旅游,对法兰西民族的历史和传统进行具体而形象的了解。
日本:寓教于乐培养情操
在升学竞争同样激烈的日本,许多中学生会利用难得的长假去野外游玩,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教育主管部门也会组织参观博览会或进行发明创造比赛的活动。
在日本,学生自我组织也很流行,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自发性俱乐部,体育类有网球、足球、羽毛球、爬山等,文化类有舞蹈、乐器等。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一个俱乐部。有些学生还自发地组织起来一起到野外“合宿”,他们将在一周的时间内吃住在一起,活动包括泡温泉、洗海水浴和在森林里散步等。这类俱乐部活动,犹如年幼小鸟在树枝上的扑腾,对培养中学生的组织能力、激发参与意识、培育集体合作精神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未来他们参与社会和政治打下最初的基础。
正如日本一所高中的校长所说,一个人的素质有三个层次,最上面的层次是知识;中间的是情操;最下面的是意志。没有好的情操和意志,仅有知识,依然可能成为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人。而具备好的情操和意志,知识可以在成长过程中,从书本中和社会上逐步习得。因此,日本中学生暑期活动的目标偏重于陶冶和锻炼学生的情操和意志。
英国:尽情游戏激发灵感
在英国,学生们的暑假活动分为两类:一是亲近自然。通过野营,把孩子带离水泥城市中电视、电话化了的生活,回到大自然中,观察美丽的野生植物、动物。自己搭帐篷,劈柴、做饭,采摘蔬菜、水果,自己动手创造生活。二是培养责任感。戏剧小组、艺术小组不仅教会他们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主题活动,让青少年们认识自己生活的社区,增加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了解英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使传统精神在娱乐中得到传承。
澳大利亚:放假就是放假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假期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和集体活动等任何硬性任务,但考虑到很多家长因工作繁忙无法给孩子安排适当的文体活动,也没空陪他们玩,各城区教育部门协调各学校在假期安排一些球类、参观博物馆、远足等学生们喜爱的活动。这些活动完全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没有任何强求,唯一目的就是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
澳大利亚的学生还会在假期中参观战争纪念馆,这项活动让青少年们懂得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重要。暑假,是展示孩子们成人气质的最好时机。澳大利亚的教育部门和家长重视和倡导青少年去参加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其种类包括学习辅导、环境保护、家务劳动、帮助残疾人、为患者服务等,并且竭尽全力给予肯定。中学生常选的打工方式是去麦当劳做汉堡、送比萨饼、卖报等。利用假期提早与社会接触,掌握生存技能,是学生们的主流想法,也有一些学生挣钱为父母买礼物、旅行等,意义也很好。
南非:有声有色过假期
南非中学生的假期生活轻松自在,有野营、旅游、聚会、做义工、打零工、运动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此外,南非所有的中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假期不留作业。
在南非几乎没有学生会在假期做功课,但也有部分学生会以自学或请辅导老师的方式练习乐器和绘画,不过这完全是兴趣使然,家长从不会强迫。而实际上,请家教的费用都是学生自己勤工俭学挣来的,家长不会出这部分费用。在南非,如果有家长假期里主动出钱为孩子请音乐或美术家教将会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一般人都会感到难以理解。
南非的中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很多学生选择在假期里根据自己的爱好做些手工活。比如,与记者同住一个小区的中学生杰森,去年的一个假期里就自己动手造了个木房子。可别小看这个建在自家院子里的木房子,杰森首先要向土地局申请建筑用地,然后自己设计图纸,再经过有资质的工程师认可并得到建筑部门的批准后方可动工。此后所有的木工活都由杰森一人完成,木料也是自己攒零钱买的。房子完工后会有质检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可以使用。
新加坡:露营很充实
每逢暑假,新加坡的学校、社团组织包括商家都会为孩子们筹办各种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露营。露营活动历时一周,白天有学划皮划艇、负重训练、攀岩、过木板桥等项目,晚上大家一起游戏、做饭和聊天,整个活动有点像军训和拓展训练,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新加坡的文化营与国内也有区别,他们更侧重社会知识的普及,比如邀请大学教授、行业工作者对学生们开讲座,内容多涉及互联网、救护知识和国外历史等。
韩国:热衷修学旅行
韩国修学旅行已经形成制度,从1900年开始已经在大中小学普及开来,并且呼声很高,几乎每个韩国人在学生时代都参加过各种类型的修学旅行。目前,韩国这一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其独有的社会文化现象,通过海外考察、旅行和进修活动,以达到拓展眼界、增加阅历、交友的目的。最近几年除了传统的观光和考察类型,修学旅行的项目和分类更细更贴近学生需求:外语修学旅行、体育修学旅行、电脑修学旅行等形式的出现,不仅寓教于乐,还培养了学生们对这些方面的兴趣,受到社会各界认可。
加拿大:人人都爱夏令营
在加拿大,夏令营种类之多、举办之规范,完全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时间上分有走读和住宿两种。前者要求学生白天在夏令营,晚上回家和父母团聚;后者则需要学生独立在夏令营生活,时间从1周到1个月不等。传统夏令营项目琳琅满目,从划船、游泳、登山、野营,到艺术、手工、音乐和游戏等。专项夏令营是指专就某项运动或科目而举办的夏令营,比如足球、高尔夫球、骑马、计算机、探险和海外旅游等。此外还有家庭夏令营和特殊需求夏令营。家庭夏令营可供家长与孩子共同参加;特殊需求夏令营则为那些身体上有残疾、心智不健全或有严重疾病的孩子们设立,比如残疾儿童夏令营、癌症患儿夏令营、孤独症儿童夏令营等。
德国:政府发售假期证
在德国,几乎每个城市的青少年局都会发售一种假期证,价格十分便宜,如东部城市莱比锡每个假期证售价为10欧元。凭这个证件,青少年可参加青少年局的所有活动。动物园、博物馆、天文台、科技馆及各类名胜古迹等,都可以凭假期证免费参观,骑马场、电影院、音乐厅、体育活动场所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提供的各种兴趣课程,凭假期证参加只需支付非常低廉的门票。此外,凭假期证乘坐市内公交车一律免费。总之,学生们只要拿着假期证就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