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 浙江杭州 310021
植物文化是城市园林精神内涵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城市植物景观的数量与质量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植物是景观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通过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将直接影响环境质量和艺术水平。本文特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浅析其植物配置及空间分析。
太子湾公园位于杭州西湖西南角,据宋史载,近傍曾埋葬着庄文,景献两太子,故名太子湾。占地约80公顷,始建于1988年,原为西湖疏浚淤泥的堆积场。建园时,因山就势,巧妙地挖池筑坡,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地形。并以大弯大曲、大起大伏、空阔疏远、简洁明快的独特空间设计自成面目,在美学上追求一种浪漫气息,创造一方自由空间。园中以西湖引水工程的一条明渠作为主线,积水成潭,截流成瀑,环水成洲,跨水筑桥,形成了诸如琵琶洲、翡翠园、逍遥坡、玉鹭池、颐乐苑、太极坪等空间开合收放相宜,清新可人的景点。作为公园设计和造园的范例,1995年荣获国家建设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太子湾公园是以植物造景为特色的、蕴涵山情野趣和田园风韵的自然山水园。
1、太子湾公园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太子湾公园是一个以植物造景为主,蕴涵山情野趣和田园风韵的自然山水园。公园景观营造突出当地植物特色,应用丰富多样的植物,合理搭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植物配置力求单纯简洁,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模拟自然植物群落。同时采用多样的植物配置方式,形成不同尺度和风格的植物景观空间。选用具有明显季相变化的植物材料,重视色叶及地被植物的应用,充分展现植物景观随自然环境变化所呈现的不同效果。
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充分结合当地特色,植物应用丰富多样化。经调查,目前太子湾公园中有观赏植物约有150多种,公园中应用较多的植物为木兰科、禾本科、蔷薇科、槭树科、榆科、木犀科、天南星科、菊科、壳斗科等,优势植物有乐昌含笑、香樟、枫杨、无患子、朴树、水杉、白玉兰、二乔玉兰、樱花等。植物配植方式城市公园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沁人的芳香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杭州太子湾公园中的植物配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1 孤植树
孤植树作为园林构图主景,应布置在突出位置。选取树形优美、色彩鲜明、体形高大、寿命长,有观赏价值的单株树种,应用于开阔的草坪、河边、湖畔、辽阔的远景山岗,并成为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太子湾公园中植于溪边的合欢高大挺拔、姿态饱满,入夏时绿阴清幽,满树开着粉红色绒花,成为众人的焦点。
1.2 树丛
由几株或十几株同种或异种植物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组合,成丛地栽植,表现出树木的群体美和衬托单株树的个体美的丛状组合形式,称为树丛景观。太子湾公园开阔的逍遥坡上,无患子以曲线方式丛植,沿着蜿蜒小路连成整体,夏天其深色的树干展开稠密的绿阴,秋天叶色金黄,果实累累,简单的植物配植表现出统一而壮观的景致。
1.3 树群
由几十株或更多树木组合种植,以展示树木群体美的形式,称为树群景观。太子湾公园中树种的确定,以及人工群落中植物种类,层次结构都是遵循和模拟了自然群落的规律,开发利用了乡士的植物资源。根据基岩及土壤类型不同确定了风景林的植物种类及结构,如金缕梅科的枫香古树,树体高大,挺拔,秋叶迷人;香樟右树,树态饱满,浓荫蔽日;银杏方树高耸雄伟,春叶嫩绿,秋叶鲜黄。位于公园次入口处由水杉、鹅掌楸、桂花、鸡爪槭、红枫、黄菖蒲组成的自然式植物群落,层次分明,林缘线曲折迂回、起伏错落,立体感强。逍遥坡片植的樱花是太子湾公园的一个亮点。
1.4 花境
花境是以树丛、绿篱、矮墙、建筑做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花境有固定植床,植床内以多年生宿根、球根花卉为主,配以1~2年生草花,采取自然斑块混交或单一的方式,采用自然曲线或直线构图,充分体现花卉组合的群落美。太子湾公园主人口处的花境色彩艳丽,不但引人注目,而且扩大了空间感,材料以郁金香为主,配以矮牵牛、散尾葵、花毛茛、一串红深绿色高大乔木和鲜艳的花卉在色彩上形成对比,营造出热烈、欢快的主题氛围。在逍遥坡草坪上,用各种色彩的郁金香布置成优美华丽的大型图案,给游客强烈的视觉震撼。
2、植物配置景观特色
太子湾公园以植物景观取胜,园林建筑、假山叠石等人为要素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园林建设顺应自然规律,总体上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因景制宜的原则,力求符合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风格上的地方性等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模拟自然的植物群落
植物配置是应用乔、灌、藤及草本植物为素材来创作景观的,应该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中汲取创作灵感,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太子湾公园植物配置时主要树种的确定,以及人工群落中的植物种类、层次结构都积极模拟自然群落,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境界。公园内的植物景观整体性强,多数植物群落以层次简洁而取胜。早春时,整齐而有序的水杉林下盛开着一片悠悠的蓝紫花海。
2.2 营造多变的空间环境
太子湾公园植物配置疏密结合,配置时多从景观的整体效果着眼,着重群体美和林冠线的节奏变化。如以体型巨大、树姿优美、树冠浓密的乐昌含笑作为全园的基调树种之一,突出公园柔和饱满的风格,用水杉作为背景树,丰富林冠线的变化。公园内利用地形及乔、灌、草的不同组合来形成虚实、疏密、高低、繁简、曲折的林缘线和立体轮廓线。利用公园的开放型大草坪望山坪,结合疏中有密、凹凸有致的樱花林林缘线,营造出远望如浮云的樱花景观。背景衬以深绿色的乐昌含笑,下植红花橙木、郁金香,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公园位于南山路的次入口,利用水杉作为夹景,增加轴线的层次,延伸景深,以美丽宁静的湖面作前景,透过葱茂的无患子就是明朗起伏的草坪,以热情夺目的樱花作背景,营造出通透性很强的景观空间。到了秋天,在次入口处就能轻松看到由无患子、鸡爪械等形成的秋景。
2.3 形成丰富的四季景观
太子湾公园受人们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随季节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特色。春季繁花盛开,夏季绿树成阴,秋季彩叶点缀,冬季枝干秀美。不同季节植物景观各有特点,最为突出的是春季植物景观,成片雅沽烂漫的樱花林、斑斓多姿的郁金香具有整体色彩美感,成为太子湾公园的“招牌”,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
3、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关系
地形是园林的骨架、水体是园林的脉络,建筑是园林的眉目、植物是园林的毛发,园林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协调,才能营造出“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的景象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太子湾公园中植物与建筑、水体、地形、园路等错落有致地形成自然舒展的景观环境。
3.1 植物与建筑
公园中植物与园林建筑的有机结合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植物枝叶呈现柔和的曲线,不同植物的质地、色彩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园林中经常用柔质的植物材料来软化生硬的几何式建筑形体。太子湾公园中的园林建筑与植物融为一体,两者无论在体形还是色彩搭配上均协调自然。如逍遥坡草坪边的教堂大小适中、形态优雅,教堂背面选用干高枝粗、树形俏丽的水杉与尖尖的塔顶相呼应,旁边则种植无患子、桂花、海桐等,让整个教堂掩映在绿色之中。而在玲珑精致的茅屋亭四周,栽植枝态轻盈、叶小而密的乐昌含笑等
3.2 植物与水体
水体与植物的配置,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姿态来组景。水面通过配置各种树形的植物,形成具有丰富线条感的构图。利用水边植物可以增加水面层次;利用蔓生植物可以掩盖生硬的驳岸线,增添野趣;植物的枝干还可以用做框架,以近处的水面为底色,以远处景色为画,组成一幅自然优美的图画。太子湾公园以西湖引水工程的一条明渠作为主线,形成大小变化的水景。大水面水边的植物选用具有自然野趣感的黄菖蒲,与背景茂密乔木林相互烘托、对比,呈现出丰富的景观层次和深邃的山野意境。小水面的水边植物则注重植物形体表现。园中水岸多以自然式缓坡延伸入水为主要形式,樱花、河柳、鸡爪械柔条拂水、婆娑优美,与潺潺流动的水体形成诗情画意的风景。
3.3 植物与园路
公园道路主要起引导交通、组织游览的作用。园路曲线流畅,两侧植物种植自然多变,形成景观丰富的绿色廊道。在太子湾公园中水道或与路同行,或绕丘而轩,或平铺如泊,曲折回环,聚散有致。公园主人口两侧布置亮丽的花境,引人人胜。沿着河道走在蜿蜒小径上,沿路的植物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遮有敞,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林下曲折通幽的步道显得格外灵活,茂盛的枝叶下,斑驳的光点落在小径和草地上,形成清凉惬意的图画。
3.4 植物与地形
植物在起伏不平的山坡上,形成跌宕起伏的景色,充分展现大自然的风貌。不同的地势区块突出一两个树种,形成各具特色的景区,丰富景观层次。太子湾公园内琵琶洲山谷河湾景观绵延起伏,曲折入画。逍遥坡则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特征,密植上百株樱花,樱花与山坡浑然一体,加强了整体效果,体现出浓郁的山林气息。太子湾因山就势、顺应自然、追寻天趣,地形与植物有机结合,使得景观更为多样化。
4、结语
杭州太子湾公园属于城市公园,是供公众游玩、观赏、娱乐的园林,是城市中的“绿洲”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游憩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周边的绿地面积越来越少,城市公园的重要性日趋突出。有着丰富植物景观的城市公园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丰富的植物景观不但能丰富园林空间、美化环境、赋予市民生活情趣,而且具有净化空气、改善小环境、遮阳、隔声、防尘杀菌等作用。太子湾公园全园建筑占地面积极少,以植物造景为主配合水面、山石等元素创造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城市公园,突出了大自然的蓬勃生趣。
论文作者:洪学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植物论文; 公园论文; 太子论文; 景观论文; 自然论文; 樱花论文; 植物群落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