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第二十五小学 武秋实 463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学国学经典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要课堂上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提高教师国学素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一、引言
中国国学经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普遍认可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小学教育是一种启发性的教育。加强初级阶段中国国学经典教学,是提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正德人才的根本任务。各级政府都强调了中国国学经典教学的重要价值,并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中国国学经典教学的有效实施。然而,我们发现中国国学经典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与小学中国国学经典教学的概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一致,严重影响了古典文学的有效性。中小学经典教学。深入分析和有效改进这些问题是确保中小学经典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
二、小学国学经典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1.教学理念认知错位、理解偏差
中国传统学习经典教学是引导学生全面、正确、深刻地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它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践教学中,许多学校往往是有特色的、古典的,忽视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甚至把中国古典名著的教学理解为简单的回归传统文化和机械的重复,刻意做一些夸张的礼仪活动,导致了中国古典名著教学目标的颠倒;另一方面,许多学校经常增加对传统文化的重复和机械的重复。他对中国经典的古典教学,即盲目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中国经典内容,而不是对中国经典和学生的古典教学。由于社区活动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语文经典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进一步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2.教学内容选择随机、任意
适合教育目的的学习经验必须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就小学国学经典教学而言,其内容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认知特点相适应,并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的践行。这就要求小学国学经典教学在内容上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系统的设计。然而,调查发现,小学国学经典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结构和认知特点相适应。只有8%的学校制定了长期、系统的中国传统教育计划。大多数学校仍然盲目地追随这一趋势。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教学是随机选择部分内容进行学习,这使得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相脱节。因此,古籍教学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喜爱,也不利于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抵制和对学习的厌恶。至于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社会态度的形成,是不可能谈论的。
3.课堂教学方法刻板、僵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的大多数国学经典教学在阅读百次后都坚持自我反省和缺乏理解的基本理念,强调通过反复阅读,目的是让学生记住和背诵尽可能多的古诗。至于诗歌中隐含的丰富内涵,他们将继续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未来的知识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僵化严谨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诠释,将国学经典教学与中国古代诗歌的机械朗诵等同于生活中的渐进融合。因此,学生只记得传统文化知识,却缺乏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传统美。更重要的是,纯粹的知识型教学并没有通过感知和经验真正触及学生的情感和灵魂,而是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好奇心,导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和精神分离。
三、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策略
1. 课堂上渗透
中国国学的积累不是一天苦学所获得的,而是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的。由于国学经典名著的背诵仍然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提出十二点的精神,做好中国古典名著的背诵工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国学经典课应安排成一周两节或一周三节,让学生充分接触国学。在课堂上,要做好课堂内外知识的衔接,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阅读中的深刻道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一旦形成了阅读习惯,当遇到阅读的情况时,阅读的效果就能适应自己。因此,老师应该安排学生每天课后阅读10到20分钟,同时教给学生阅读技巧。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肯定会产生惊人的效果。此外,他们还可以播放国学经典,并在休息时间学习,这也是学生独立学习和老师指导他们的好方法。
3. 提高教师国学素养
教师有机会出去参加培训。因此,学校可以安排更多的教师参加国学的培训,使一些缺乏民族素养的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加深对国家的了解。第二,学校应当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独立学习国学,或者为教师安排课程,并强制要求教师学习,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成为合格的中国教师。
4.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小学经典诵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打破以“以教师讲为主、以学生读为主”的局限,通过讲解、诵读、角色扮演、游戏、参观、辩论等多种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现实、学生生活经验有机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开启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性情,塑造学生品德,完善学生的人格。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主要以游戏化、故事化的诵读为主,并借助现代动漫技术,让学生了解传统礼仪,培养言行一致的行为习惯;小学中年级以讲解、诵读、角色扮演为主,并通过游览附近的名胜古迹,观赏山川器物,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民族自信;在小学的较高年级,解释,阅读,辩论和社会实践是主要任务,现代信息媒体被用来让学生了解名人的轶事,逐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结语:如今,国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激发这股热情,坚持做好国学经典,让学生喜欢它,不停止教学,思想就不会停止。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探索阅读国学经典的途径,使国学经典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密英.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价值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11):13.
[2]公姗姗.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之我见[J].西部素质教育,2017,3(6):293.
[3]张莉玲,唐贵生.国学渗透花开不败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研究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267-268.
论文作者:武秋实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国学论文; 经典论文; 学生论文; 中国论文; 小学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