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校办学规模与发展速度研究_大学论文

云南省高校办学规模与发展速度研究_大学论文

云南普通高校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普通高校论文,发展速度论文,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01)03-0006-05

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外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脱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依托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则要依托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规模则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量化指标。改革开放20年来,云南的高等教育有了较快发展,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云南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云南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是否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能否培养和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现有的办学规模能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希望能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学校现有的办学资源是否仍有潜力可挖,创造更大的办学效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决策者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

2000年,云南有普通高等学校24所,其中本科院校13所、高等专科学校11所,其他类型院校9所。高校数占全国2.54%,每百万人仅有0.6所高校。33所院校共有在校研究生2423人;本专科生90409人;各类成人在校生5.73万人。[1]各类学生合计14.77万人,占全国1.83%。校均3893人,低于全国4622人的平均规模。虽然少数本科院校在校生人数高于全国平均5641人的水平,但万人高校仅有昆明理工大学一所(在校生14384人)。专科学校在校生平均仅为1745人,低于全国专科院校1853人的平均水平。[2]本科院校师生比为1∶8.61,教职比1∶1.08;专科院校师生比为1∶10.62,教职比1∶0.8。[2]无论是总的办学规模,还是平均办学规模,与全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1998年中国大学综合评价中,只有云南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进入前200位,列全国第93和123位[3]。另外,本科院校之间办学规模差别很大,有一半以上院校办学规模不到全国高校的平均数;专科学校的办学规模普遍偏低,平均规模不到全国高校平均数的一半;其它类型院校办学规模则更小,而且,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办学规模与专科层次的办学规模相比相对较小,与全国相比相差近一倍。科研论文(SCI、CSCI)产出率低,仅云南大学以197篇列全国高校第87位。[2]云南省普通高校存在着办学重心偏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高校区域布局分散,各类高校层次结构功能定位不清、比例不协调;综合性大学仅云南大学一所,其余均为单科性学校;师范专科教育比重过大;学科专业设置重复、老化、面窄、适应性差,540个专业点,应用性专业只占36%,应用学科也只占30%;高等职业教育办成普通高校的“压缩饼干”模式。从发展速度来看,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本科教育相对较快,专科教育起伏较大。综合分析云南的具体实际和形势的发展与变化,普通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有较快的增长和发展。

1.云南经济的发展,“科教兴滇”战略的实施,有赖于人力资源的积累,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持。

“人均CDP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引进外资和大量劳动力的廉价优势开始丧失,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要求其产业结构升级,然而这一要求往往由于人力资本准备的不足而难以达到。”[4]云南到2010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30%以上(2000年不到10%,全国为25%)需要足够的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积累的规模又依赖知识的创新及传授活动,即科研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增量”意义的指标(毛入学率或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还是“存量”意义的指标(25岁以上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者所占比例)来衡量,我省每万人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数只相当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52%,居全国27位,仅比西藏、贵州和广西稍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1%,研究生学历3783人,本科学历17.34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0.09%和0.4%。高级职称仅占专业职称人员总数的2.84%,低于全国2.83个百分点。[5]大专以上人口占从业人员比例为1.85%,大专以上从业人员比例为1.4%,列全国第28位,只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6]更不要说与国际比较。云南人力资源质量居全国第27位,仅为上海1/3;[7]智力支持体系在全国排28位;[8]知识发展水平为全国第27位。[9]2000年全国每万人口中有高校学生73.31人,云南是35.2人;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每万人在校生仅列全国的29位和30位;同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云南约为4.91%,远低于11%的全国平均水平;[10]云南如果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必将进一步拉大与其它省市的差距,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要保持快速发展将难上加难。

2.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要有迅速的提高。

有研究表明,我国正处于经济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向下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时期。在由低收入国家向下中等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一个显著而深刻的变化是社会对高素质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数量客观上存在着急剧扩大的需求,其根源在于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巨大变迁。[11]云南按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目标,将在21世纪初步入中下等收入地区,其劳动力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三产业结构将由原来的22.2∶44.5∶33.3,调整为17∶48∶35。2000年三产业产值分别占GDP的43.0%,34.7%,22.3%。高等教育如果不能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的这一方向,如果不能面对经济的集约化发展尤其是高科技农业、技术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和智力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对日益增长的大批专门人才的内在需求,就要犯全局性、战略性、历史性的错误。[11]

3.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扩大规模,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城市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增长速度为年均20%左右;我国居民储蓄的10%准备用于教育消费,高于准备用于购房的7%,成为储蓄最主要的目的。而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一般在4%-7%,也高于其它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家长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提高子女竞争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招生并轨、缴费上学并没有影响家长送子女上大学的强烈愿望。据国家体改委社会调查系统发布的《1998年我国社会形势与改革社会心理调查分析报告》中的有关结论,居民存款的主要原因不再是一般消费积累,而是为了将来要支付一大笔款项做准备。这些款项包括子女教育、看病就医、将来养老等,其中子女教育以占21.4%的比例高居首位。[12]可见,高等教育扩大规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一件大得民心的好事。1998年云南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是912.89亿元,全省恩格尔系数为44.41%,比1995年低5.6个百分点。基尼系数下降为0.27。[13]1999年云南省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8449元,列全国第9位。城镇居民存款余额2454元,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为6234.59元,比全国平均5854.02元高380.7元;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性消费性支出4941.26元,比全国4615.91高325.35元;居民消费绝对数为2340元,消费水平指数为113.6列全国第一。[6]到2000年存款总额按1000亿元计算,如果有5%用于子女在云南接受高等教育,就是50亿元。通过合理的收费,可以缓解高等教育经费紧缺的矛盾。对云南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拉动云南省经济增长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4.高等学校(这里主要指普通高校)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扩大招生规模。

高校容纳学生的程度,主要受师资、教学设备、教学用房等条件的限制,这些教学基础条件就成为扩大规模、加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我省普通高校的办学规模远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和有关研究设定的临界规模,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再扩大30%-50%,甚至一倍。师生比与国际相比虽然偏低,但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充分挖掘潜力。从学校办学条件来看,云南普通高校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以13所本科学校为例,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是41.84m[2],高出全国生均值9.3m[2](全国生均32.5m[2])[14],教室面积生均5.2m[2],高出全国生均3m[2]左右的基本要求,实验室及实验、实习场地附属用房生均5m[2],高出基本要求65%;学生宿舍生均面积6.17m[2]也高于全国的平均值;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也已达到生均5000元以上的基本要求。[15]从这些主要办学条件来看,云南普通高校扩大办学规模是可行的。云南省的高校数占全国的2.54%,与其GDP和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2.14%和3.38%)基本相适应,而其在校生数只占全国在校生的1.83%,造成我省的其他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在校生所占比例提高到2.5%左右,即12.5-13万(现为9.28万),那么其每万人口和每千名从业人口供养的大学生将分别达到21名和4名左右,每亿元GDP和地方财政收入负担的在校生将达到54.7名和535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我省高校所占比重高于GDP所占比重,但在校生占比重低于GDP所占比重,而且每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负担的在校生只高于广东省而列全国倒数第一,负担相比较轻。“九五”期间,云南省普通高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31.87亿元,比“八五”期间增加18.67亿元,增长141.44%。成人高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 1.83亿元,比“八五”期间增加1.53亿元,增长510%。[20]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9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云南省教育拨款增长比财政收入增长比例高10.60个百分点,增长幅度列全国第11位;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8.22%,列全国第17位;普通高校生均经费达7198.13元/生,列全国第13位;生均公用经费达3388.48元/生,列全国第9位。[16]这些都有利于云南高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云南省高等教育要在积极探索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的前提下,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以“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为发展战略,遵照“需要与可能”的原则,通过挖掘潜力,优化结构,适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走适应型、内涵型、质量型和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第一,根据我省实际,结合我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大省及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需要,围绕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旅游业、高新技术等新产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改造,通过调整教育目标、教育布局、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在高校发展上,应侧重发展以“教学为主型”的高校,即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主副的关系。在这类高校中,要搞些科研,但不能喧宾夺主。把少数有一定办学基础和科研条件较好的高校办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的高校,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学科综合优势,对重点学科加强投入,使之成为我省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开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基地。在专业结构上,通过人才引进、基地建设、政策倾斜等手段,建成与我省主导产业相适应的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群,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第二,按照“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宜并则并,需增则增”的原则,通过外延发展为主、内涵发展为辅,适当增加云南普通高校的学校数量,提高云南高等教育的办学重心。采取与银行合作进行贷款建设的形式,在昆明市和玉溪市兴办“高教园区”,建设“大学城”。并建立相应的诸如学生实验与实习基地、大型实验或中试基地等,向各高校开放,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在办好本科层次教育的基础上,强化研究生教育,努力办好以高等职业技术为重点的专科层次教育。通过对高校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和改组、改制,使云南普通高校的数量在现有基础上有所增加,到2010年建成4所师范学院,基本完成三级师范教育向二级师范教育的过渡,[10]通过对现有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职工大学、成人高校进行改组、改造和改制,使办学水平较高的中专升格等手段,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形成高中后职业培训体系,组建、办好10所左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0]加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大力扶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扩大民办高校在全省高校中的比例,使之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入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作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进行重点建设,充分利用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试办一所“教育网络大学”,开展面向国民的网络化教育,建立在宏观上由政府部门调控主导(方针政策、教育内容、资格目标),在具体教学中自由宽松、富有特色(可以随时入学、选修课程科目、参加资格鉴定)的开放性教育机构。力争试办1个研究生院,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高校9所,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一3个,增列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列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4个,新增硕士授予单位2个,增列硕士授权点280个。[10]通过利用和大力开发省内和省外特别是川、陕、桂高校的资源,使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省市之间、高校与其他科研、教育机构之间,实现多方面的联合与合作,依托省外名牌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使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能为更多的大众享有。使现有高校大幅度提高其培养能力,来满足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第三,扩大云南普通高等学校的总体办学规模。根据国家规划,到2010年全国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为15%。但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现有发展基础存在很大差异,必须充分注意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和空间不平衡这一事实,其发展步伐不应是千篇一律的持续高速发展。结合云南省实际,云南省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1%。[10]据测算,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入学高峰期为2006-2010年,年平均数为8955万人,峰顶为2007年,达9200万人,2010年为8660万人。[2]1999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初中在校生分别是194212人(未含三校生)和1480201人,比1998年增长8.84%和10.21%,普通高中招生数144481人,比1998年增长13.21%,比1995年增长100.36%,高中招生占初中毕业生的比重19.11%,升学比例为38.37%。[2]2001年和2002年初中招生数与当年毕业生数增长60.52%和51.33%。民办高初中在校生占普通高初中生比重为0.46%和0.31%。[2]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相应人口存活率折算,到2010年云南18-22岁的适龄人口约385万人,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是42.35万(385×11%),如果普通高校在校生占高等教育总规模的50%(现在约占55%,随着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一比例将会下降),则云南普通高校总的办学规模是25万人左右。

第四,各普通高校的平均规模要进一步增大。上海市教科院智力所应用经济计量学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临界规模进行了测算,本科院校临界规模为8000人左右、专科院校为680O人左右。[17]根据云南目前高等学校规模偏小、教育资源有限、学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实际情况,到2010年不同类型普通高校平均经济规模可定在6000-8000人之间。云南若按35所普通高校,平均每校7000人计算,其临界规模(经济规模)可达24.5万人,完全可以满足25万人左右入学人口的需要。

第五,云南普通高校总体规模年递增速度普通高校为10.14%、成人高校为7.93%左右。按照25万人的总办学规模,从2000到2010年还有11年的时间,云南高校现有各类在校年生14.77万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云南高校在校生的年递增率是8%左右,这一增长率低于近几年的增长率(九五期间云南普通高校在校生年递增率为11.6%;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年递增率为6.8)。[10]因此,云南2010年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经过适当的调整与建设,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5万人的办学规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云南省21世纪高等教育结构和发展规模的调整是一项超出高教系统自身的带全局性的战略并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把握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的有效结合点,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进行总体规划和整体推进。最后,让我们用邓小平同志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他辩证地指出:“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18]邓小平同志的这段名言,对探讨云南教育的发展问题乃至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收稿日期]2000-12-25

标签:;  ;  

云南省高校办学规模与发展速度研究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