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四子侍坐”的教育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示论文

《论语》“四子侍坐”的教育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示论文

《论语》“四子侍坐”的教育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朱晓霞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 《论语》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课堂教学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新课改以来,孔子的教育思想再次被推向高峰,本文意在从《论语》“四子侍坐”章中,探寻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课堂教学的启示,引导当代教育者在课堂教学艺术方面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 “四子侍坐”章;场景还原;教育思想;教学启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同样需要从传统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论语》是记录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四子侍坐”章为《论语·先进》篇中的最后一章,由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和孔子评志三部分组成,详细地记录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对教学场景的还原,可以看出孔子当时就秉持着师生平等、乐学等教育思想。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这些教育思想又重新进入教育的视野,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点评方面为我们今天的课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可借鉴之处。

一、还原教学场景,重现教育思想

“四子侍坐”章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教育叙事,不仅记录了孔子的教育言论,而且详细记叙了师生交谈的过程。下文中将还原“四子侍坐”的过程,再现当时的教学过程,重现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巧设问。抓兴趣,寓教于乐

在“四子侍坐”章中,开头孔子并没有直接问他的学生各自的志向是什么,而是假设“现在有人了解你们并且要重用你们,你们会如何施展抱负”,这样的课堂开场方式,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所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庸也》篇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进入课堂的黄金钥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不二法门。孔子深知兴趣的重要性,也十分了解弟子们所关心之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引导学生“乐学”。“乐学”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中仍然闪烁着光芒。教师将书本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这样就达到了一种“教师引导,学生乐学”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有序发言。师生平等、生生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

当孔子让弟子们说说自己的志向后,四位弟子依次发言,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提出话题后,子路“率尔对曰”,学生在老师面前不拘束,从侧面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其他弟子按照顺序依次回答,在别人发言的时候不会干预和打断对方,学生之间互相尊重。而曾晳在三位同门走后才向老师请教自己的疑惑,既不影响课堂的教学,也解答了自己的疑惑,这种做法是十分可取的。

这堂课的主题是“言志”,形式是“侍坐”。“侍坐”是指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师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自由讨论的教学活动。一开始孔子就力图舒缓师生之间交流的紧张气氛,让学生不要因为自己年长,就不敢说话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消除了师生之间的壁垒,为这次的教学营造了一个和谐平等的氛围。作为教师,在四位弟子发言的时候,孔子并没有打断他们的回答,做出好或坏的评价,最后在曾晳的追问下,才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这也可以看出他们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次的“侍坐”教学完美地呈现了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的关系,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师生关系,也是孔子所追求的教育理念。师生之间相互平等,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还关系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处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学习,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在上课之前,教师在头脑中都会有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但是这堂课的完成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导入这堂课。现在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们在课堂导入时也更加五花八门。真正有效的课堂导入应该以有效性为目的,以贴近文本、贴近教学的需要为目的。好的导入方式,可以从学生的兴奋点来导入,也可以展示教者的心路体会来导入。在“四子侍坐”章中,孔子就选择了从弟子们感兴趣的地方来导入,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也使得这堂课的效果事半功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学设备也越来越先进,这就要求我们未来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设备,导入课堂的教学。

(三)“启发式”教学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关于“启发式”教学较早的言论。“四子侍坐”章中孔子主要运用问答、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次“侍坐”的主题是“言志”,但孔子并未僵硬死板地直接进行提问,而是先与学生交流,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在交流过程中抓住“愤”“悱”时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孔子在这堂课的主要角色是引导者、倾听者,他在弟子们发言的时候没有太多干预,更没有打断弟子们的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即使子路“率尔对曰”,孔子也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打断他的发言。另外一处,孔子在子路发表意见的时候微笑一下,对冉有、公西华的发言并没有表态。曾晳不明白老师为什么笑子路,也想知道孔子对冉有、公西华发言的看法,所以在其他人走后,曾晳单独向老师请教刚刚言志会中的不同表现,孔子借机深入而具体地点评了每位弟子的表现。这也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3.结束课堂,留下思考的空间。在曾晳表明自己志向以后,其他人都处于沉默状态,只有孔子长叹一声,说:“我同意曾晳所说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说其他的话。大家都不知道孔子这一声长叹是什么意思,就这样结束了这次交谈。这声长叹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自己没有解释,弟子们也没有问,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这同样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值得我们借鉴。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课程,一堂语文课的结束,并不要求学生一定得带着确定的答案下课,对于像人生理想这类的教育,结尾处给学生留一些思考的空间,也不失为一种优秀的课堂结束方式。

首先是年龄差距,学生和老师之间都会存在年龄的障碍,在中小学中更是这样。子路比孔子小九岁,冉有比孔子小29岁,公西华比孔子小42岁,老师和弟子之间,同门之间,年龄相差悬殊,肯定会影响大家畅所欲言,所以孔子开场就让大家不要顾及年龄问题,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交流气氛。其次是心理方面,当时的背景是礼乐制度崩坏后,“士”成为依靠自己学识安身立命的一个独立阶层。当时所有的读书人都希望可以得到君主的赏识,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理想,这些人当然也包括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得到君主的赏识。这些弟子跟随孔子东奔西走,处处碰壁,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怀才不遇,情绪都很低落。“不吾知也”也是这四人经常谈到的话题,所以孔子借助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会怎么做呢?”这样的设置非常巧妙,弟子们消除了自己顾虑,开始畅所欲言,也达到了孔子预设的“言志”的教育目的。

二、对现在课堂教学的启示

(一)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

此次言志会的顺利进行与孔子及时转变教学策略有关,在发现与自己预设的目标不一致的时候,由自由发言到点名发问,保持了言志会的秩序和节奏,使其可以顺利进行。现在大多学校都倡导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许多老师就误解为课堂完全由学生控制,这样是错误的。这既不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也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持。我们应该学习孔子对课堂的控制艺术,整体上把握全局,不断引导学生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二)设置灵动的教学过程

在考虑沿河生态用水要求、满足城市防洪要求的同时,立足改善城市水生态,主要在沿河建坝条件优越的沂河、祊河城市河段建设以橡胶坝为主的拦蓄水工程,实现洪水的拦蓄回用和分质供水,补充非汛期生态环境用水,不足部分利用上游水库补充。

传统Fenton反应速率常数k1为0.0470 min-1,而加入石墨烯的Fenton反应速率常数k2为0.0632 min-1,则k2>k1。由此可知,相比传统Fenton反应,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Fenton氧化的反应速率,对制浆中段废水的降解效果更显著。

矿体倾角:对资源量贡献最大的矿体倾角为54~69°,占20%,对资源量的贡献占总量的71%;出现频数最大的倾角为41~51°,占58%,对资源量贡献占16%。显示资源量与矿体倾角具有奇异性。

1.巧妙导入课堂。孔子在与学生讨论时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设置一个场景来引入本堂课的主题。他在导入时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就有话不说了。你们平时就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通过这一番话,孔子预设了一个场景,首先是老师和学生年龄不是问题,其次是有人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通过这个场景从年龄和心理两方面来打消学生的某些顾虑,也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平常的思想情况和心理活动是有所了解的。

2.掌控全局,调整教学节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映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充当好导向的作用,“该收则收,该放则放”。从整个的侍坐过程来看,孔子除了刚开始引出“言志”主题和最后的点评外,其他时间都属于旁观者,几乎没有发言,主要是由四个弟子主导着这次的交谈。其实不是这样的,孔子除了刚开始的引出话题和最后的点评外,还控制着整个的交流过程。

在孔子开场白的引导下,四个弟子依次发言表明自己的志向。子路“率尔对曰”,在回答中突出了自己的军事和治国理政才能,并表示在三年之内会教化人民。孔子觉得子路的口气很大,调门有点高,所以就“笑了笑”,没有进行评价。虽然孔子没有表示自己的意见,但是这一“笑”,还是给后面的弟子有很大的压力,没有人敢主动发言了。在这时,孔子也察觉到课堂气氛的微妙,不能就让这次的教学在沉默中结束,孔子便开始转变教学策略,由主动回答变为点名发问。孔子点名冉有,问冉有的理想是什么,冉有的回答比子路谦虚很多,仅仅凸显自己的经济才能。孔子的点名也是非常有技巧的,因为冉有的性格不像子路那样激进,而是相对谦和一点,此时让冉有发言会让此次言志会的调子降低一点。接下来,孔子再次点名公西华,问公西华的志向是什么,公西华的志向中突出了自己的外交才能,比冉有更加谦和一些。最后问正在弹琴的曾晳,曾晳没有直接回答老师的问题,却描述了一幅暮春出游图,至此,言志会结束。这次的言志会没有被子路的志向带跑偏,而是经过冉有的一次调整、公西华的再次调整,最后曾晳的发言,达到孔子心中“礼乐社会”的要求,才说“吾与点也”。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在春秋时代动乱的背景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四人作为孔子的学生,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思考天下的运势和国家的治理。所以孔子这一次“侍坐”的主题是“言志”,目的就是让弟子们通过对自己志向的阐述,反观自己的政治抱负,明确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目标比以往也有了明显的不同。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更是人文性的学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语文课堂在实践中必须以上述要求为总目标,同时具体设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有序开展教学活动。

新课改后,课堂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身份变为引导者、倾听者。教师需要根据学情和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敏锐地抓住学生“愤”“悱”的点,做到“启”“发”,让整个课堂既按照原先的目标顺利进行,又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教学,不仅仅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学生吸收和接受的过程。

(三)委婉的教学点评

孔子在上课时只对曾晳的志向做了点评。曾晳心中存有疑惑,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笑子路,也想知道孔子对冉有、公西华发言的看法,于是就在其他人走后追问老师真实的想法。孔子借机深入而具体地点评了每个弟子的表现。孔子对子路的点评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意思是治理国家要讲求礼让,可是他的话却一点也不谦虚,所以笑笑他。作为学生,孔子的“笑”最起码是肯定的,但是孔子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孔子认为子路有点鲁莽,并且缺乏礼让精神,应该有所改进。孔子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评价指出他们的理想也都是国家,只不过更为谦虚而已。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他的弟子的点评是精准恰当并且委婉的。

作为教师应该明确,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各言其志,不论志向大小,只要是积极向上的,都应该值得肯定。对于中小学教师尤其如此,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应该一味追求准确恰当,应以鼓励为主,对于学生发言中错误的或者不恰当的部分,教师应采用恰当的方法给予纠正,维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通过对“四子侍坐”章的分析,还原了当时“侍坐”的教学场景,也重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今天新课改背景下,重读《论语》“四子侍坐”章对于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语文教育的素材,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对现在教育方法的改进有重要意义。

陈梓涵(化名)的爸爸:“他每天回家都会玩我的手机,刚开始并未在意,后来发现他几乎每天都用我的微信向他的微信发红包,追问之下,这才承认是他自己偷发的,目的是为了‘向同学买作业答案’。他每次发了红包之后都会清空对话记录,所以我才一直被蒙在鼓里。虽然几百块钱并不多,但是儿子的作弊及欺骗行为我还是不能接受的。”

首先,是统战工作的工作量增大。从事统战工作的人员其工作任务由原来仅仅对统战成员从事教育引导和服务的工作变成了对统战成员政治方面的引导,并使其往社会主义新时代方向去发展。其次,是该区域的统战工作领域在逐渐扩大。客观来讲,统战工作既然是一群为特殊群众服务的工作,便须当在统战对象存在的地方便有统战要求的存在,所以,凡是统战工作人员,便须当延伸至各市县、各街道和社区,让统战工作变得更接地气。与此同时,统战工作中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创新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力量,是承接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4]所以,统战部门要充分发挥新的统战对象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2]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M].齐鲁书社,1987.

[3]李芳.《论语·侍坐》的现代意义[J].文学教育(上),2014(5).

[4]罗仪奎.从《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谈孔子的美育观[J].才智,2015(18).

[5]陈一平.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解读[J].语文月刊,2018(11).

【作者简介】 朱晓霞,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标签:;  ;  ;  ;  ;  

《论语》“四子侍坐”的教育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