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地位论文,体系论文,科学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时代和历史的新高度,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鲜明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理论。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
从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来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首先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建国初,我们党就把解决人民“吃穿用”问题作为主要任务,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丰富、升华了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其次,它是当代中国现实发展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解决改革的深层次矛盾,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也要求我们以更为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而“非典”疫情的突袭和群众上访事件的增多,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直接动因。第三,它是吸取国际发展经验、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已经抛弃了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逐渐形成了以“人类发展”为核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发展观;而我们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主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对这一世界发展潮流的顺应和超越。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与科学体系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早期的发展观是工业革命时代的现实反映,强调物质资料的增长,把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后来人们发现单纯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众多其它社会问题,比如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社会矛盾不断加深,等等。于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很多国家提出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并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进入90年代,各国相继提出了以“人类发展”为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可见,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各种发展观,都是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不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基础和综合国力都比较落后,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以人为本为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在于“人”和“物”的关系上,因而就存在着以人为中心和以物为中心的两种不同的发展观。后一种发展观已经被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证明是不正确、不科学的,而前一种发展观已经被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实践证明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属于前者,并实现了超越。它要求必须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3.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的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实现这一价值取向的前提。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之初,人的全面发展就被视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价值目标取向。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片面地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只是共产主义阶段的事情而忽视了对人全面发展的追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明确地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并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和界定:“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指少数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人民都应得到公平的发展;也不仅是指当代人的发展,还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也不仅仅指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包括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生态生活等方面的各种价值需求,使人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1] 同时,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根本前提,经济社会进步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之一。当今社会出现的很多矛盾,比如城市居民住房价格居高不下、普通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教育收费偏高致使很多家庭无力负担等等,都是由于社会公共事业建设严重滞后导致的。这显然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目标相违背,并直接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于是,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基本的价值目标,强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
4.统筹兼顾,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上文已经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价值目标取向,那么应该如何适应这一本质要求、实现这一价值取向呢?科学发展观指出,我国的国情不允许我们继续走粗放型增长的道路,必须努力避免和克服传统工业化带来的种种弊端,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新路子。这条新路子最根本的就是要统筹兼顾,坚持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顺利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5.依靠人民群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科学发展目标的基本路径。一方面,人民群众是我们实现科学发展目标的根本依靠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历次社会巨大进步都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和积极推动的结果。因此,在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要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扬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真正得到人民的认同和支持。这不仅仅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更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群众路线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实现科学发展目标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已被28年来的实践经验所证明。在当前形势下,“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靠体制创新,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来赢得各项事业的新发展。”[2]
6.走和平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理念。一个国家的崛起和经济的腾飞,往往需要丰富的资源能源供给、广阔的销售市场和大量的劳动力。历史上一些大国的崛起,往往是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获取这些资源,给其他国家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现阶段,我们国家也面临着能源短缺、资源匮乏的严重问题。2005年我国共消耗煤炭21.4亿吨,原油3.0亿吨,天然气500亿立方米,钢材4.0亿吨,氧化铝1561万吨,水泥10.5亿吨[3]。而这些资源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进口,特别是对石油的需求,据统计,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4]。所有这些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恐慌和非议。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做到在充分利用国际能源的同时,又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呢?显然,作为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是决不会通过对外扩张来掠夺发展资源的,而是通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来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对各种能源、资源尽可能节约利用,并且寻找替代能源,或发挥可再生资源提供的能源,从而尽可能减少对世界能源、资源市场的冲击;其次,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遵守世界贸易规则,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从而获得世界各国的信任与支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针,也是我们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的具体体现。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
判断一种理论是不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关键要看是否具备了以下三个基本的条件:第一,有科学的、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其中;第二,有着力回答和研究解决的中心问题;第三,围绕中心问题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尽管科学发展观从提出到现在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对照这三条基本条件,我们说科学发展观已经显现出它的真理性,并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1.贯穿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科学发展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实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整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保护自然环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而它们的协调发展,会推动我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和完善,这完整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等等。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才有了科学发展观的创立,才使得科学发展观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2.着力解决了新世纪中国发展的中心问题:科学发展观主要研究解决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一中心问题。在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集中解决了与“发展”相联系的一系列问题。从打破大锅饭、强调经济增长到要求实现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明确回答了“什么是发展”这一基本问题,让人们认识到了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因为它不能带来共同富裕和社会的公正,只有实现了经济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才叫做发展。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发展是第一要义”,从“三个有利于”标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明确规定了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这一关乎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更加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国家政权的性质。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到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如何发展”这一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一中心问题的明确提出和准确回答,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为其他相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先导。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3.全面回答了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课题: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一中心问题对我国未来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进行了系统论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阐述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主题、发展道路、战略布局、价值取向、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发展动力和国际战略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内在联系的系统科学理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发展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永恒主题,并深化了对发展的地位、内涵和本质要求的认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指出,要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新路子,而这条新路子最根本的就是要统筹兼顾,坚持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布局,扩展为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布局,使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和全面,也使得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任务的联系更为紧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提出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根本选择;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科学发展观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要求、大力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的过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推动者的伟大力量,并切实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提出了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和战略部署;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科学发展观主张把深化对内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联系起来,要靠深化改革、靠体制创新,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来赢得各项事业的新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战略,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倡导各个国家共同构建一个没有战争和冲突的和谐世界。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完全具备了成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条件,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体现着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一脉相承和历史继承性
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产生都是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继承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实践而创造性提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种历史继承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历史继承性——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理论发展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只有坚持了这一条思想路线,才能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也才能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本国的发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著名论断,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而开启了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新历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并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科学发展观则是在正视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实事求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一种理论创新,并直接推动了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创新。
2.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主题的历史继承性——始终把发展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核心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把发展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主题。邓小平鲜明地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发展,必须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 373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方法来解决前进中遇到的一切困难,绝不能以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来否定发展、中止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再次强调了发展是第一要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3.发展目标的历史继承性——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最终发展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在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和实践中,无不深刻地蕴涵和体现着这一宗旨。邓小平曾把判断我们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概括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 372新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键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目的;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更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4.发展战略的历史继承性——坚持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他还提出了“两个大局”① 的战略思想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在邓小平这一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进一步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制定了具体的规划:第一个10年,即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又指出,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初,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理论,并用来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从这一意义上来讲,科学发展观是对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思路,是对如何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提出的新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代化的实现步骤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前者是对后者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5.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继承性——坚持和改善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我们党的理论始终把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首要内容。邓小平理论明确提出了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纲领,在现阶段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主张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在组织建设方面,主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革命化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在作风建设方面,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坚决反对腐败;在制度建设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完善党规党纪,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和制度化,等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把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理论体系的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如何建设党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措施: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进入新世纪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对提高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水平、进一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指明了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持久拥护,党的事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众多矛盾和问题,从而确保党的领导、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和发展创新性
科学发展观对时代课题的回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的战略布局和发展道路,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范畴方面都实现了新飞跃,体现出了它的发展创新性。
1.在回答和解决时代课题方面的发展创新性——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什么是发展,怎么样发展和为谁发展”这一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任何理论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每个理论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特性,主要解决那个时代的首要问题。邓小平理论主要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的理论问题,并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如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外交战略理论等等。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同志针对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更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弊端和社会问题纷纷暴露出来,“什么是发展”、“怎么样发展”等问题逐渐成为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针对这一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什么是发展”、“怎么样发展”的根本问题。主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统筹兼顾,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主要回答了“怎么样发展”的问题。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而提出的创新理论,是在不断解决时代发展课题的过程中实现的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
2.在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方面的发展创新性——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发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分为三个领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在经济建设领域,强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政治建设领域,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治国,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文化建设领域,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此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建设理论,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发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社会建设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对这一建设活动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深入的探索,便形成了社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理论侧重于社会结构的合理布局,同时强调社会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配合与相互促进。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方面的发展创新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新道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注重全面性、协调性和持续性,但是没有明确提出这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邓小平一再强调经济建设要做到速度和效益的统一,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的发展,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5] 77-78在发展道路方面,江泽民主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稳定的关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同时也主张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现代化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更加明确、更加系统、更加科学地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道路,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道路上的重大理论创新。
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范畴方面的发展创新性——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新的重要理论范畴。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会提出并界定这一理论所特有的理论范畴,而一个科学理论基本范畴的确立就标志着这一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制度和体制、计划和市场、和平和发展、公平和效率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范畴,政治文明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范畴。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突破了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范畴。第一,“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一个新的范畴。这一范畴最早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所谓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本质要求、价值取向、核心、基本路径和基本特征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以人为本”。这一范畴是相对于“以物为本”提出来的[6],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具体来说,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第三,“统筹兼顾”。这一范畴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基本涵义是领导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时,要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统筹各方,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第四,“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7]。“社会建设”这一范畴由此产生。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范畴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基本内涵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也是21世纪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提高和执政更加成熟的重要表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发展思想,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关于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观点,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社会主义最高的价值追求,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理论;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是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的基本原理,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关于全面、联系、发展的辩证思想,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处理当代发展问题的典范;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发展是一个本质上合乎规律性与合乎目的性的内在同一过程的观点,突出社会发展既是社会主体认识和遵循社会客观规律的历史过程,又是社会主义满足自身需求和利益、实现其价值选择的能动过程,把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应用到了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发展中;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国际背景下,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是针对中国实际而提出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8] 新中国建立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开创和发展着这一核心理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新飞跃。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住了“发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局出发,指出发展是第一要义,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从而把发展观上升到统揽全局的高度;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要求,把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目标价值取向,实际上继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为根本任务,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的价值目标,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的进步都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和价值目标的手段和途径;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实际上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发展为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更为清晰、更为完整;科学发展观主张统筹兼顾,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继承了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成果,为经济社会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提高和执政更加成熟的重要表现
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树立和实施‘科学发展观’作为推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思路,并努力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9] 216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和执政更加成熟的重要表现。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努力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将赢得人民群众的永久拥护和支持,从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使我们党的事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其次,科学发展观主张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这四个方面的建设内容正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四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任务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第三,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这将有力地解决当前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地区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经济片面发展,文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相对滞后,等等——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增强我们党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及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第四,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是关系到人类能否长期发展的问题;从党的执政角度来说,则关系到党能否千秋万代毫不动摇地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10] 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科学发展观是指导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而科学发展观则为实现这一历史任务、乃至21世纪中国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团结和睦,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第二,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的发展。这将有力地控制和扭转当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急剧拉大的趋势,切实保障广大人民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从而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努力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取代传统能源,精细节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这将促进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可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实现三大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这三大社会和谐,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
(五)科学发展观是实现自身和平发展和构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努力做到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不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实现和平发展,还将进一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和谐世界的构建。在国内发展方面,科学发展观要求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从而缓解中国巨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给一些国家所带来的忧患和猜疑;把发展的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更加充分自觉地依靠自身体制改革和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维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不是将发展目标的实现完全放在外国的投资和对外贸易上。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全面开放本国市场,让外国资金和商品进来,给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在全球经济调查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大陆融入世界的举动将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比以前任何新兴国家都要大的影响。而中国大陆也将成为一股推动世界经济繁荣的主要动力。”[11] 同时中国生产的价廉物美的商品销往外国,增进了这些国家广大人民的福利。可以说,我们既能利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良好时机实现自己的发展,又能以自己的不断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的科学发展对世界来说,意味着互助、共享与双赢,意味着和平、发展与和谐。
总之,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是统领新阶段的改革开放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崭新创造。
注释:
①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历史地位论文; 科学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