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新教育的翅膀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共成论文

乘着新教育的翅膀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共成论文

乘着新教育的翅膀 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共成

李桂美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转变,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然而一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观点和行为上的盲点和误区,致使他们在进行教育时感到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针对家庭教育现状及对学生的影响,构架学校、家庭育人模式,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携起手来,家校积极沟通、统一思想、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家校共育;现状分析;途径和方法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观念在转变,教育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国家乃至地方、学校对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许多家长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然而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不少观点和行为上的盲点和误区,致使他们在进行教育时感到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孩子的成长不单单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某所学校的问题。只有中小学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家校共育”,才能为孩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我觉得了解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一、家校共育现状分析

如今在广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增多,父母缺位,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制约着学校教育,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要想彻底改变家庭教育现状,关注孩子心灵成长,单靠学校的一厢情愿是远远不够的,它更多的是需要家长和学校的互动。然而,在农村学校实现家校互动必然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一)孩子的成长环境给家校共育带来不易

我们学校地处乡镇,一些家长长年外出打工,一部分孩子只好托付给长辈或亲戚朋友照管,而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要。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长此以往,由于孩子缺少父母的亲情陪伴,真挚的情感交流,孩子得不到赏识,从而形成胆小怕事、孤僻等过分内向的性格特征。对什么事情都不在乎,不愿与人交往,学习态度差、冷漠没有团队精神,这部分学生的教育令人担忧。农村学校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家长和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不高,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一些父母生活慵懒,在家不是打麻将,就是玩手机。孩子放学回家,也沉迷于电视、电脑网络。父母和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少,孩子向大人关闭心灵的大门,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

按照式(5)的定义,图9和图10分别给出了r1为35 mm,r2为50 mm时,花岗岩中粒子速度的频率响应函数的实部和虚部随圆频率的变化曲线,并采用幅值按指数衰减的正弦振荡函数曲线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一并在图中给出。拟合函数为

(二)家长缺失的家庭教育知识导致了家校没有互动

Discussion on the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cient Chinese Books______________________LI Dongyan 96

农村孩子父母的文化水平程度不高,而且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家长的共同心愿。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只关心一个分数,而对其学习过程、方法不理不问。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投资,忽视孩子的道德和人格培养;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能力锻炼和全面发展。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一味责罚,认为这样才能使孩子不再犯错误。对孩子优点往往轻描淡写,甚至熟视无睹。导致惩罚多于表扬。特别是家长忽视孩子早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促使孩子早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一些父母整天满口脏话,却要求孩子做个文明的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做不到以身作则,孩子怎么优秀?说到底还是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又不愿意与时俱进,才导致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

(三)家长委员会,让学校管理更加民主化

大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与己无关,孩子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不少家长还不善于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孩子。一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一放学回家,就只会不断重复简单的语言,比如:你作业做了没有,考试成绩怎样等等,从不关心自己孩子在学校过得开心不开心,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哪些新本领。对孩子的作业的检查和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却敷衍了事,甚至不闻不问。以为这样才算尽到家长的责任.不少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抛置脑后。或直接甩大把的钞票,让孩子进各种补习班,放弃了家长教育的责任。那些把孩子往补习班一扔就满怀期待等分数提高的家长,可能就从没想过,补习班只是辅助手段,却治标不治本,甚至有时候适得其反!孩子成绩差这事儿根源在哪?其实隐藏在孩子的心理、压力、环境、父母态度等各大问题,才是根源所在,这些问题解决不了,补了有用吗?

二、家校共育的途径和方法

为构建和谐学校,幸福家庭,实现学校与家庭双赢,我们学校在学期初就讨论开展各种形式多样校园文化活动,并确定活动目标和内容,制订详尽的活动方案。我们用运动会、科技节、读书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活跃我们的家校课堂。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都将教育内容融合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之中,向家长提供了学习、交流、教育的机会,促使家长提高自身教育素养,也为孩子和家长创造了共同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增进他们间的感情。运动会上,孩子们奋勇拼搏,家长呐喊助威,胜利后,母子紧紧拥抱,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许多家长喜极而泣。科技节,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科技小制作,一起完成科技小作品,孩子从中感受到了合作的愉快,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读书节,家长和孩子一起买书,一起读书,那专注的眼神,那凝视的深情,让人印象深刻。感恩节活动上,那深情的问候,那深深的祝福,那亲切的拥抱,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以情感为纽带”“以教育为宗旨”的这些活动,增进了彼此的情感,了解各自的内心需求,化解相互间的矛盾。同时也为学生、老师和家长提供了互动的空间,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

(四)家长会活动,拉近彼此联系的桥梁

我们知道,动词“bake”本身与转移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bake”不能造成转移,转移也不能造成“烤蛋糕”这一动作。但是,在这里“bake”不仅能实现其动作,还能实现结果的转移,这一切都是构式压制的结果。

(二)形式多样的活动,学校与家庭双赢

男朋友是拉着她手说这话的,语调虔诚感人,使她的心里一瞬间便有了股涌遍周身的暖流,她那会儿觉得男朋友真好,简直就是她一生的依靠呀。

(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三)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表明了家校需要互动

(五)开展家访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形成好的家风,净化社会风气,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认真做好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督查工作,使教育工作的管理逐渐规范化。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投入,做好家庭教育的宣传工作,定期举办家长教育讲座、家委会工作、社区教育等多种渠道,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进一步引导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创建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开展各类形式新颖、参与积极性高的文化活动,让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快乐,陶冶高尚的情操。建立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来校学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建立家校互助的长效机制,并促使家庭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家长会是一种传统的方法,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形式,是学校与家长协调,共同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每学期我们都要定期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每一次家长会,我都高度重视,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认真准备各种材料,精心设计PPT。会上,通过媒体设备让家长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反馈每一位学生在学校的思想表现、学习情况,并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做好榜样;并请一些习惯好的孩子的家长来给其他家长传经验。会上,家长们畅所欲言,一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一放学回家就沉迷网络、电视。家庭作业几乎都要家长反复催促才勉强完成,学习缺乏主动性。孩子的课外阅读几乎为零。听着家长们的倾诉,看着家长们满怀期待的目光,作为班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觉得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缺失,如何弥补呢?三思之后,我组织了一次“好习惯伴我成长”的主题班队课,又和个别同学单独谈话,听一听孩子们的心声,给予他们一些心灵上的关怀,学习上的建议,给了他们极大的心灵触动,孩子们也无形中自觉改正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这些方法虽然平常,但缩短了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的心理距离,既提高家长的素质,也更加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增强家长和学校的合作意识,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民主性。由校委会决议:各班主任推荐两名热心为学校服务,关心班级工作的家长任委员会成员,组成家长委员会。每学期由校定期召开会议,安排工作计划、听取家长代表对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家长委员会成员可以到学校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通过推门听课,观察孩子的课堂表现。通过和老师面对面交谈等方式了解学生习惯培养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家长与家长之间互动交流,分享经验,激发家长强烈的教子兴趣,提高家长关注孩子教育的热情,增强家长教子的自觉性。通过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教师自觉树立起教师的良好形象。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家长参与教学,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家长们也会对学校管理、膳食等方面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能够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策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学校也要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提供平台。我们经常聘请专家来作报告和讲座,为家长提供有效的服务,家长们会把自己平时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困惑跟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专家还为家长推荐有关家庭教育书籍或文章。使家长不断更新教子观念,调整教育行为。

1939年12月,国民政府针对小学教育制定的《教育部第二期战时教育行政计划》,提出着力“推行义务教育”,将短期小学逐渐改为二年制,要求各地学区应设一所短期小学,到1940年使战区内的失学儿童都能入学;还强调要“改进初等教育”,编订小学各科教育科目、整理儿童读物、编订小学教育标准、由教育部延聘小学教育专家[7]120-121。

家访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及家长的情况,便于更好地实现学生、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上取得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每一次家访我都制订详细计划,在进行家访时做到有重点地选择家访对象,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记录。我班有一位学生包某,学习成绩非常差,而且经常违法班级的课堂纪律,在班上,其他同学都也不喜欢和他做朋友。这时,我觉得很必要去学生家里了解情况了。一天晚上,我敲响他家的门,孩子应声而来,想开门让我进来。孩子使劲开了好一会儿,得到的结果是:门被反锁了,开不了。“门怎么被反锁了,爸爸妈妈呢”,我疑虑着。此时,我正站在窗边,我就顺手掀开窗帘,只见昏暗的灯光下,一张四方桌子上放着一本书,一罐未吃完的方便面,咬了几口的面饼,还乱七八糟放着许多东西。房间也乱得毫无章法,椅子上堆满了没洗的脏衣服,墙角边堆放着沾满污泥的鞋子,桌子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我问他,怎么一个人在家,他说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妈妈晚上上夜班,很晚才能回来,爷爷奶奶住得远,妈妈不放心他,就把他反锁在家。我在一旁唏嘘不已,如果万一发生不安全事故,那责任由谁来负责,那晚没和家长碰面。后来又去他家家访了,和家长见了面,帮助家长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孩子在思想、学习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我们一起寻求解决的良策。家长也知道以前对孩子管理上的疏漏和管理方法的欠缺。深知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每一次见面,家长都说孩子有改变,而且在学校,我也体会到了孩子在不断地改变自己,学习在一天一天的进步。以上只是我家访工作中的一角,但从其中我感受到了家访的能量。

(六)构筑信息互动平台,拉近彼此联系的桥梁

构筑信息互动,创新拓宽家校互通渠道,更有利于拉近家校间“心灵距离”,确保共育效果。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话访谈更被广泛采用。家长、老师通过电话交谈,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相互探讨教育方法,不仅方便、及时,深受家长喜爱,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班里有一位男同学很调皮,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课下经常和同学打闹,家庭作业不完成。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越来越难管了。后来,我从一个老师那里了解到了他的一些情况,母亲离家出走,父亲长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整天早出晚归,即使在家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知道这些后,我想先和爸爸取得联系,可是,爸爸由于多次工作变动,电话号码变更,根本联系不上,最后通过多方面的联系,终于联系上了他爸爸,爸爸的话语很朴实,他向我倾诉了生活的苦衷,理解到老师的用心良苦。意识到孩子自己孩子学习不好的苗头,当即打电话给孩子,聊了很久。后来,家长也经常打电话给我,他说每天至少要打一通电话和孩子交谈生活,交流学习,也尝试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从他的言谈间,我分明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浓浓的关怀和深深的爱意。开学两个月了,这位同学改了很多恶习,各科的成绩都有明显改观!网上沟通也是一种新型的沟通方式。我经常通过微信,校讯通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或放假等信息反馈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回复短信向我或任课老师反映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我也可从家长的短信和电话中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这样,家长在百忙之中可以轻松掌握学生的基本动态,学校也可以通过短信了解家长的看法和建议,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融合,形成合力。

2)疏除果粒。多在落花落果终止后,果粒介于黄豆粒和花生粒大小时进行。摘除病果、小果和特大果,使果粒大小均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项伟大与艰辛的工作,更要我们坚守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理想,夯实教师的奉献精神,同时要努力践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延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求是,2018.

[2]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

[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

[4]何云山,陈兴志.给父母的建议[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李桂美,浙江省台州市,浙江省椒江区中山小学杨司校区。

标签:;  ;  ;  ;  

乘着新教育的翅膀农村小学家校共育共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