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中医保健干预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老年人60例,随机平分成两组,对照组不进行中医保健干预,观察组进行中医保健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人实施中医保健干预操作简单,可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保健干预;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于社区老年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2~72岁,平均(61.13±3.1)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8~83岁,平均(68.02±3.5)岁。全部老年人中有小学文化水平者30例,中学文化水平者20例,大学及以上文化水平者1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有效对比。入选标准:(1)可有轻度基础病,但无严重影响生命的疾病;(2)精神正常,意识清楚,能完整流畅回答出研究人员提出的有关于疾病的相关问题;(3)在研究人员的讲解下,对本研究熟悉,自愿参与其中,并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2.方法:在研究开始之前,通过走访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社区老年人存在的健康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中医保健干预措施的制定。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进行中医保健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情志干预:中医认为,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惊、恐、悲”7种,《黄帝内经》中记载“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怒伤肝、喜伤心……恐伤肾”,说明情志的平和与健康息息相关,故应指导社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心情平和,尤其注意不要和家庭成员进行激烈的争吵,以免情绪过于激动,血液流速加快,出现血管破裂出血等不良表现,日常生活中在消极情绪过高时,可选择看电视,听轻音乐、戏曲等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转移注意力,或选择自己信任的亲人朋友倾诉自己的情绪,及时消解负面情绪。②中医食疗:《千金方》中记载“为医者……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令药”。说明食物与中药一样,也具有酸苦甘辛咸与寒热温凉这“四气五味”属性,寒凉的食物清热解毒效果较好,温热的食物则具有散寒助阳的效果,据此教育老年人,阳虚者避免食用较多寒凉食物,阴虚者避免温热食物的摄入,根据社区老年人的辨证分型进行具体的饮食指导。为老年人讲解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知识及简单易懂的服药知识,如葱和蜂蜜不能同食,人参与萝卜不能同食,对胃部有刺激的药物应在饭后服用,安神药物应在术前服用等。有吸烟史的老年人嘱其严格戒烟,日常生活中饮食清淡,尽量减少钠盐的摄入,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多食粗粮,预防便秘。③运动养生:中医自古对于运动较为重视,如现今闻名的五禽戏、太极拳等都是中医在运动方面的总结,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在进行这些项目的锻炼时,也应注意该问题,如在练习太极拳时,假设左手左脚为虚,则右手右脚为实,在出左手时随之出右脚,保证阴阳平衡。在教社区老年人进项这些锻炼方法时,应仔细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态,为其选择最为适宜的锻炼方法,保证患者能在安全范围内进行有效锻炼。④中医保健按摩:社区医生可定期组织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老年人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症状,社区医生在对老年人的疼痛部位、性质、程度进行详细的评估后为其进行摩擦、揉捏、拍打等按摩,目的在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疼痛部位的功能状态,将按摩中的四肢抽抖法、腰背部拍打法等简单的方法教给老年人,嘱其在日常生活中可自行进行锻炼,以达到缓解病痛的目的。
3.观察项目和指标:根据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项目,每个项目均为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状态越好。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平(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内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讨论
1.老年人的交际范围相对较小,故难以及时获得新鲜科学的保健知识,加
之其自身抵抗力较差,本身又存在轻重不一的基础病,不仅影响其正常的休息和生活,还会加重家庭及社会的负担。中医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百姓心中的地位较高,实施中医保健干预时,老年人的接受度及配合度更高,效果较好。为老年人实施情志干预的目的在于帮助老年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及自身疾病;为老年人实施食疗干预的目的在于保证老年人的营养摄入,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身体各项机能;为老年人进行运动养生指导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增强老年人的抵抗力;为老年人进行中医保健按摩的目的在于缓解老年人的不适症状增强其舒适程度,改善各种慢性疾病为老年人带来的不适和伤害,有效提高舒适程度。在保健干预期间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观察其健康状况,用以判断干预效果,以便及时调节干预措施,保证干预效果。
2.提升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建议。老年人的生活健康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而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作为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关注老年人生存质量将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划分老年人生存质量高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活力、一般健康状况这几个方面来衡量。而中医保健就强调人与自然的想协调,可以将中医保健的理论运用到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上来,在情感方面,老年人需要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认为心情舒畅对气血的运行至关重要,可以舒筋脉络。在生理方面,老年人需要养成养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在社会关系方面,社会老人可以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广交朋友。在精神方面,社会老人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一点至关重要。同时社会还要加大宣传中医保健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有关中医的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了解一些常见的养生保健内容、具备常见的养生保健方法。通过将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指标进行赋值,将老年人对中医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赋值,然后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医保健干预对提升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有正相关性,即具有积极作用。社会可以根据中医保健的一些理论对中医保健进行宣传,增加社会老人的利用中医保健的意识,还可以在社会对老年人常见疾病进行指导,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骨关节病等这些常见疾病,给予相关的知识讲解,让他们指导如何预防。还可以对老年人的生活进行指导,普及正确的饮食习惯,提高社区老人的生存质量意识。
总之,将中医保健运用到提升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上是一个有意义的举措,一方面是因为中医的保健理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还可以传承中国医学文化。经研究发现中医保健干预对提升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对社区老年人实施中医保健干预操作简单,可显著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甄新华.浅谈社区老年人的保健管理.2017.
[2]王玛琍,探讨中医保健干预对提升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2017.
论文作者:李成荣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老年人论文; 中医论文; 社区论文; 目的论文; 质量论文; 社会论文; 统计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