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信息管理应用探讨论文_阳海波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信息管理应用探讨论文_阳海波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经济社会中,面对资源短缺的严重形势,编制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并付诸于行动上,是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土地并不是以往人们眼中的一个简单的“地方”,如今的土地与经济、社会以及环境问题都有很大的关系,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信息的管理在国土信息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当代社会,国家对土地利用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地矛盾的产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用地保障,同时国家还对土地利用进行了宏观调控,进一步保护了农民的耕地,有效控制了城市化无节制的扩张用地,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得到进一步落实,但是抛开这些成果,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信息管理中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特作此篇浅谈。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信息管理应用

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也愈加凸显,基于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繁琐复杂的土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来说,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并加强土地规划管理部门各个科室的合作工作,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信息管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并且发挥信息管理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促进两者的更好发展。

一、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工地利用规划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不仅要编写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还要根据后期的工作进行必要的修改,同时还要保管好规划的成果和相关档案,另外还要负责发布和展示规划成果。土地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受到土地规划编制科学与否的限制,同时也会在侧面上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速度的快慢。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没有信息技术支持,单纯依靠工作人员在图纸上写写画画,这种人工规划的编制工作量极大,对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却不能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修改时,也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中经常会用到数图结合,即便工作人员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也很难达到高标准的要求,信息的管理也会更加困难。自从产生信息技术,并应用在工地利用规划管理中,传统的编制和管理手段已经成为过去,信息技术的应用简化了工作流程,使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减少,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切实给人们的工作带来好处,所以在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中都引进了此项技术,甚至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也采取了信息技术管理方式。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应用MAPGIS软件作为辅助,使得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即便如此,但是在一些具体工作中,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会涉及到拓扑图像,但是信息技术中的CAD制图并不是标准化的拓扑图,另外实际工作中的用地面积和信息技术系统功能的运用存在差距,导致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依然面对很大困境。

二、定位系统和设计体系结构管理分析

1.定位系统

我国各地区的土地管理政府,需要充分依靠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中进一步完善管理系统,才能对土地利用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充分考虑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严格遵照两个编制场景开展编制工作。第一个场景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场景,这种信息化系统是规划辅助编制系统中的一种,用户对土地的利用划分和规划编制有不同的要求,在制定规划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确定一定的目标,同时还要保证相应的级别也要满足客户的要求。第二个场景是土地管理部门内部的行政管理系统,土地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资源,政府部门的内部管理要严格遵照我国《土地管理法》对环境资源的要求来规划和编制。对此场景而言,信息管理的应用更加形象化,除了文字外,还加入了必要的图形,对各种土地利用项目资料的管理和审查提供更好地辅助作用,同时也能更好管理整个土地利用项目的规划,还能对其中的细小问题进行简单的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体系系统的设计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信息管理要注重将空间的位置数据和实际规划的图形相结合,例如设计软件ArcGIS的应用,主要是处理平面的数据信息,通过软件处理建立起一种大数据关系系统,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建立三层结构的体系,然后利用ArcSDE软件,打开建立的规划编制,这样能够更好管理数据,并且加上图形的方式,使得呈现出的信息更加形象化,进而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有效管理。更加细化管理这项工作,具体的步骤可以参考下文:

2.1管理数据层。对土地利用规划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有效处理,要充分利用大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应用到的是空间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顾名思义空间数据库,主要储藏的是土地利用的空间地理方面的数据,而业务数据库储存的是与用地相关的业务数据,与此同时,其他行政区域的数据也可以通过ArcSDE软件,对所有信息进行集中化的处理,通过信息软件的利用,有效利用地理定位的编码将有关数据进行衔接。

2.2管理中间层。中间层的管理实际上在数据层中的应用就已经体现出了,主要是利用ArcSDE软件实现对空间地理数据的有效结合和管理。

2.3管理应用层。信息管理的应用层是工作人员与信息数据的连接,编制工作的内容不同,因此需要系统用户端和部门用户端,信息的管理也不是单纯依靠一个人来完成的,需要几个部门良好配合,数据库管理人员要认真输入数据,保证数据无误,系统管理员和数据库操作员以及GIS分析人员,都要协同进行,才能有效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

三、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具体措施

1.数据结构

利用图形处理数据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为了便于分析相关数据信息和空间地理的关系,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发挥空间矢量图的优势,将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划分。为了工作的方便必须确保图形分析数据有一个或者多个保存文件,并将相关的数据参数用工程文件保存下来。在数据结构中,根据数据制作图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使用MapGIS软件制作图层能够达到很好的管理效果,但是要注意的是需要建立不同的图层对数据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在同一个图层中的多个元素都是相关联的,因此不论图层的比例是多少,应该尽可能将有关的数据要素放在一个图层中,这样在应用时才能更加直观明了。

2.系统库图例板制作

土地利用的规划图中,不同符号代表不同的点线面,而点线面又都是通过MapGIS软件中的各种线型、图案、符号或者颜色来表示的,所以可以看出土地规划图中的要素最终是通过各种符号来表示的,具体的要求还要参照地级或者市级土地利用规划图的制定标准来展开工作,据此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之前,首先要在MapGIS软件中建立好各种符号的系统库。有了完整的系统库,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需要制定能够代表各种参数的图例板了。因为图例板用线、图案或者图层等鲜明的符号表示了相关数据,因此能够给工作带来很大便利。

3.现状图的编制

土地利用的总规划图一般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选择图件,一部分是必备图件,现状图和规划图都属于必备图件。编制现状图首先要通过实地调查获得最基础的数据;然后根据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数据的转换,对土地进行细化和分类;还要根据需要和国家的规定进行总体的缩编;另外要对图斑的各项要素进行处理,包括分界线、河流补全整容等;最后还要对必要的线要素进行处理,包括绘制中心城市、道路处理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这样不但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精准和详细的土地利用数据信息。

参考文献:

[1]朱倚萱.发达国家土地利用规划对我国规划的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15-16+32.

[2]王晓军,梅傲雪,周洋.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4,28(09):47-52.

[3]吴永胜.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3(08):42-48.

[4]王向东,刘卫东,蒋国航.中国土地利用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综述[J].国土资源情报,2012(08):36-42+56.

论文作者:阳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信息管理应用探讨论文_阳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