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慧 茅燕芬 屠瑾 徐孙江 沈安 顾雯烨
(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103)
【摘要】目的 研究依托三级医院进行社区化腹膜透析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6.7-2017.7参与治疗的尿毒症患者40例,按是否上门治疗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与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为常规门诊腹膜透析患者,由护士每周一次上门指导、宣教;研究组上门治疗,由护士每日四次按医嘱执行(建立家床)。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与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研究组总满意度95.0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三级医疗体系推广腹膜透析社区化管理模式,能够使得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社会经济效益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社区化;腹膜透析;三级医院
腹膜透析是指临床利用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通过透析液与腹膜另一侧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成分进行交换,达到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与水分、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的一种方式[1]。临床通过不断的更换腹膜透析液,达到肾脏替代或治疗的目的,成为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式之一[2]。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导管功能障碍(导管堵塞与移位),肾性骨病、心血管并发症甚至腹膜功能衰竭。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在家进行治疗,三级医院无法做到上门服务;部分基层医院专业医生较少,需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本文通过建立依托三级医院模式,上门管理腹透病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7-2017.7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共40例,按照是否上门治疗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选取患者均在二级、三级医院明确诊断为尿毒症,并已经开始行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病情稳定、意识清楚。排除临床资料不全者,具有言语以及神智障碍患者,有严重原发疾病不能治疗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突发病情变化、各种感染、转血液透析、死亡或失随访者。其中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为26-77岁,平均年龄为(59.4±6.4)岁;研究组男9例,女11例,年龄为28-71岁,平均年龄为(59.1±5.8)岁。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在家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由医护人员每周一次上门指导、宣教,研究组建立家床,由医护人员上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每日四次按医嘱执行。在整个过程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疾病的技术知识与透析知识,消毒隔离,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并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
研究组增加护理措施:1.帮助家属对环境进行合理优化,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解除患者顾虑。2.改善患者生活习惯,对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帮助患者改正。3.根据患者爱好制定饮食计划,保证维生素、蛋白质正常摄入,减少盐、高脂肪摄入。4.腹膜护理:每日需要使用0.5%碘伏溶液将患者的手术部分进行消毒,用无菌纱布进行固定,观察外出口有无渗血分泌物;接口之间加强无菌操作、定时换药、避免挤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与满意度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腹膜炎+低钾血症+心功能衰竭+隧道口感染)/例数×100%。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让患者再对上门服务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打分。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方法,总分100,分为满意≥80;一般≥60;不满意<60。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100%[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上,影响治疗效果的大多为患者不够配合、依从性差,或者因老龄、基础疾病多而降低了治疗的信心,而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能够决定其治疗效果。多数病人在治疗前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导致其排斥治疗,对透析不能够规范进行[4]。另一部分患者由于需要长期透析,对治疗充满不良情绪,心境抑郁,以及二三级医院对治疗无法进行监管,均导致治疗效果较差[5]。
我院在三级医院专职腹透医师及护士的培训及指导下,成功开展社区腹膜透析治疗。我们发现通过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治疗中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在日常治疗中能正确了解具体的操作事项,便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并能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5]。在健康教育中,使患者增加了对治疗效果的期望,能积极主动的治疗,同时能增加患者自身的约束力,提高依从性,帮助患者恢复健康[6]。这种依托三级医疗机构的腹透社区管理模式建立后,既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腹透诊疗和管理水平,又能让腹透患者不去舍近求远,在社区医院就能进行腹透治疗及随访,减少了患者因各种原因如操作困难、无菌观念薄弱、延长随访时间等造成的生活质量下降、存活年限缩短及掉队率的增加等问题;既解决了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得腹膜透析所具有的安全、有效、相对费用低廉的特点显现[7] ;同时又提高了社区医院的服务水平,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遇到复杂问题社区向上级医院实施转诊,问题解决后再返回社区管理[8]。通过医疗单位间的双向转诊和信息沟通的加强,真正做到病人下沉基层医院,同时又较好地保证了医疗服务质量和规避医疗风险,为推广社区腹膜透析管理模式提供有效合理的客观依据。
综上所述,腹膜透析社区管理是腹膜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环节[9],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及随访情况,患者日常在社区治疗可极大地方便患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提高社区医院服务水平,做到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旭,张东亮,王刚等.利用三级医疗体系推广腹膜透析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初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4):3972-3974.
[2]顾爱萍,黄佳颖,姜娜等.3日饮食日记干预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157-160.
[3]李琴,刘凌云.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53-155.
[4]黄柳,黄燕林,郭阳化等.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29-31.
[5]费斐,殷晓红,张晓辉等.不同健康教育培训对象对中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早期透析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5,14(4):384-387.
[6]苏驳,高淑红,林桦等.图文健康教育培训方式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6(19):2963-2964.
[7]龚美富,吴国庆,胡路等.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影响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2):167-168.
[8]范凤燕,刘霞,李海燕等.PBL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6):3320-3323.
[9]么丽春,刘俊青,王路红等.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社区管理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0,22(08):2531-2532.
论文作者:胡秀慧 茅燕芬 屠瑾 徐孙江 沈安 顾雯烨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腹膜论文; 患者论文; 医院论文; 社区论文; 并发症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