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锁超市的区域竞争与发展战略_超市管理论文

我国连锁超市区域竞争状态与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连锁超市论文,状态论文,区域论文,竞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消费习惯等影响连锁超市发展的各种因素也呈现很大的差异性,这使得不同地区间连锁超市的发展也不平衡。对我国在不同区域间连锁超市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了解连锁超市区域间的发展特点及竞争态势,为制定连锁超市未来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一、六大经济区(注:这里所界定的连锁超市是指限额以上连锁超市;经济区域划分,则以《中国统计年鉴》分类为标准,采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已习惯沿用的六大经济协作区的划分方法对我国进行经济区划(不包括港、澳、台)。其中,东北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华北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二市两省一区,华东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等一市六省,中南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五省一区,西南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一市三省一区,西北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三省两区。)中连锁超市的规模竞争状态

连锁超市的竞争状态首先表现在其发展规模上。对连锁超市发展规模的考量一般涉及到有关发展规模的指标,如法人单位数、产业活动单位数、限额以上企业集团数、门店数、营业面积、从业人员、销售额、零售额等;竞争状态则是通过比重分析和增长分析来进行比较衡量。为简便分析且能充分展现不同经济区域连锁超市竞争状态,这里从众多发展规模指标中选择门店数、营业面积、从业人员、销售额等4项核心指标,将其引入分析范畴,对不同经济区域连锁超市规模竞争状态进行分析。

1.六大经济区域中连锁超市的门店数竞争状态

门店数是体现连锁超市发展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出连锁超市网点分布的广度与深度,展现了连锁超市的发展潜力与竞争后劲。

表1 2004~2005年限额以上连锁超市门店数区域分布与发展情况单位:个

注:“12877*”合港、澳、台地区共86个门店;“15421*”含港、澳、台共98个门店。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连锁零售业统计年鉴(以下同)。

表1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超市共有门店数15421个(含港澳台的98个),比上年增长了19.8%。其中以华东分布最多,有9881个,占64.5%,超过了全国总数的一半,这表明华东区连锁超市网点分布广,纵深推广程度深,为消费者所普遍接受,竞争后劲足;华东以下的第二个层次是中南(2535个,占16.5%)与华北(2124个,占13.8%);西南409个(占2.7%)、西北240个(占1.6%)、东北134个(占0.9%)明显处于第三个层面。与上年相比,连锁超市门店数增长最快的地区同样是华东的22%,最少的西北为-0.6%,呈负增长;华北、西南、中南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7%、16.5%、15.3%,发展速度超过了15%,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为快速增长;东北发展较慢,仅比上年增长了1.5%。这说明连锁超市这一业态形式在越有基础的地区发展速度越快,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而在没有基础且观念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受到限制,其现实竞争力还远远不够。

表2 2004~2005年限额以上连锁超市营业面积地区分布与发展情况单位:万平方米

2.六大经济区域中连锁超市的营业面积竞争状态

营业面积是反映连锁超市现实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从表2所展现的2005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超市营业面积地区分布与发展情况可以解读出:虽然华东依然在营业面积上所占比重最大(47.6%),但与门店数所占比重(64.5%)相比,差距很大;与之相反的是中南区,它在营业面积的比重上达到了29.5%,远高于门店数比重(16.5%)。这说明中南区的发展策略与华东有所不同,华东已基本完成中心城区的布点,正侧重圈地,深入社区与乡镇;而中南则侧重单店规模,在中心地带建立规模性连锁超市,以抢占制高点。华北(15.3%)、东北(3.6%)、西南(2.4%)、西北(1.6%)的比重与门店数比重相差不大。与上年相比,营业面积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华北地区,比2004年增长了25.2%,与华东的24.4%相差虽然不大,但也可以看出华北的觉醒。

3.六大经济区域中连锁超市的从业人员竞争状态

从业人员这个规模指标,一方面反映出连锁超市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又反映出连锁超市的管理水平。2005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超市从业人员地区分布与发展情况如表3所示。

与营业面积指标相对应,连锁超市的从业人员最多的是华东区,占全国超市从业人员的50.2%,有282358人,其次是中南区,有165637人,占29.5%,往下依次是华北82184人(15.3%)、西南15155人(2.7%)、东北10120人(1.8%)、西北6561人(1.2%),这与营业面积的比重相差不大。与上年相比,连锁超市从业人员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中南区,比2004年增长了22.5%,从业人员比重的增加集中在中南区,这说明以大店为发展策略的中南区,人员的高速增长,有利于其积累人才,为今后企业发展打了良好的能量基础。

表3 2004~2005年限额以上连锁超市从业人员地区分布与发展情况单位:人

4.六大经济区域中连锁超市的销售额竞争状态

销售额是一个综合性规模指标,其更多地反映出连锁超市的运营效益。2005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超市在销售额的区域发展上展现为:华东以59.5%的市场占有率远超其他区域,比重间于门店数与营业面积比重之间,展现出良好的运营效益;中南区位居第二,但其比重远低于其营业面积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运营效益还未得以充分发挥,可喜的是其以26.8%的年增长速度夺得了0.8%的市场份额,比重增加最大;在西北、西南等连锁超市发展落后地区,其销售额的增速分别以48.4%、30.3%位居最前列。就全国整体而言,连锁超市销售额增长全国形势以21.7%的速度展现出良好趋势,增速与营业面积增速基本相适应(如表4所示)。

表4 2004~2005年限额以上连锁超市销售额地区分布与发展情况单位:亿元

二、六大经济区中连锁超市绩效水平的竞争状态

为较好地比较各经济区连锁超市的绩效水平,这里选用平均指标,即店效、坪效及人效来分析比较各经济区连锁超市的竞争态势。店效指平均一个商店所获得的销售额;坪效指平均每平方米营业面积的销售额;人效指从业人员平均每人所产生的销售额。从表5各经济区连锁超市的平均指标计算分析数据可以看出,2005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超市店效、坪效、人效等绩效水平不均衡,不能完全与其门店数、营业面积、从业人员等总量指标形成对应同步发展。

从店效水平来看,2005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超市中店效水平最高的是东北区,达到3150.3万元/店,中南区以2314.5万元/店列第二位,华北区也达2162.6万元/店,华东经济区1715.1万元/店,西南经济区1092.6万元/店,最低的西北经济区仅有883.9万元/店。这之中卖场规模与卖场吸引力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东北与中南明显依靠店铺规模,而华东则以卖场吸引力来保持着较高的店效。与上年相比,店效水平增长最快的地区是西北,为58.3%,东北和西南经济区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分别达到12.5%和11.8%,呈负增长的是华东经济区(-2.4%),这说明在连锁超市发展落后地区,以店铺规模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战役已经开始,而在发达地区,连锁超市不以店效为目标,而在向纵深发展。

表5 2004~2005年限额以上连锁超市绩效指标分析

坪效直接与店铺的一项运营成本——店铺租金相关,两者均以“元/平方米”为计算单位,前者是收益,后者是成本,收益与成本在各区域中能否形成一致性?从各区域坪效水平反映的情况来看,2005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超市中坪效水平最高的是华东经济区,有1.91万元/平方米,往后依次是华北(1.61万元/平方米)、中南(1.07万元/平方米)、西南(1.02万元/平方米)、西北(0.69万元/平方米),最低的是东北,仅有0.63万元/平方米。华东经济区坪效与租金水平相适应(坪效高租金高);西北和东北经济区坪效较低,与其租金水平不能形成一致性。与上年相比,坪效水平增长最快的地区是西北(35.3%),其次是西南为12.1%,中南8.1%,东北与上年持平,呈负增长的是华东经济区(-4.0%)和华北经济区(-0.6%)。

从人效水平来看,2005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超市人效水平最高的是华东经济区,人均60万元,华北经济区以人均55.9万元列第二,东北为41.8万元,中南为35.4万元,西北为32.3万元,最低的是西南,人均仅有29.5万元。人效水平反映出员工的人员素质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差异,从以上数据表明,华东、华北经济区的从业人员相对其他地区来说更具有较高的相关专业技术素质,劳动生产效率较高,而其他地区的从业人员劳动素质相对较低,人效也相对较低。

三、六大经济区域中连锁超市的竞争特点

通过对表1~表4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连锁超市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层级市场竞争态势——由东部向中部、西部呈扇形递减。华东是连锁超市竞争的主战场,是“发达市场”,也可称为“一级区域市场”;华北、中南是华东的两翼发展地,是“发展中市场”,也可称为“二级区域市场”;西南、西北及东北是连锁超市发展的潜在市场,属于“落后市场”,也可称为“三级区域市场”。不同层级间竞争特点有所不同。

1.一级区域市场的竞争特点

(1)区域市场的领先者。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华东市场超市集中度非常高,门店数、销售额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有64.5%、59.5%的门店数和销售额都集中在这一市场上,华东市场成为各区域连锁超市的领头羊、领先者。

(2)市场成熟度较高。华东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市场经济繁荣,连锁超市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我国零售业态中发展最快的业态和主流业态,从表1连锁超市的门店数和表4连锁超市的销售额增长情况来看,华东地 2005年门店数较2004年增长了22%,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居于全国最高水平,而2005年销售额比2004年销售额增长了19%,低于全国2.7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华北和中南市场,居全国第三。这组数据表明华东市场上连锁超市的销售额是靠门店的扩张得到,同时连锁超市从地理位置、网点分布、店铺规模、经营形式、经营范围、经营品种、经营手段、商品配送、信息沟通、价格确定、促销方式等方面已经形成成熟的运作方法和运作经验,华东市场上连锁超市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3)市场竞争激烈。越成熟的市场,其竞争的强度也越大,华东市场也不例外。超市的快速发展使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连锁超市不仅面临同业态的竞争,也面临专卖店、专业店、百货店等其他业态的竞争;不仅面临内资零售业态的竞争,也面临外资零售业态强劲的竞争。华东市场成为连锁超市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

2.二级区域市场的竞争特点

(1)区域市场的追随者。华北、中南是华东的两翼发展地,从门店数和销售额等规模指标来看,中南、华北均次于华东市场,并且差距相差较大,属于第二梯队,是“发展中市场”,是一级区域市场的追随者。两者均有前沿阵地,又有着较深的纵深,中南区的前沿是广东,华北的前沿则是京津。

(2)市场处于成长期。通过对华北和中南市场连锁超市门店数和销售额发展状况的分析,2005年华北、中南市场连锁超市的门店数增长分别低于全国2.8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但其销售额却分别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数字表明连锁超市的发展不是靠“圈地”扩张,而是靠单店超市的销售能力,说明这两个市场连锁超市销售潜力巨大,下沉的空间更大,发展前景光明,正处于市场的成长阶段。

(3)市场竞争将步入无序竞争。巨大的市场销售潜力,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超市领域。加上我国中部崛起政策更会进一步促进华北和中南市场的繁荣,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看好这一市场,所有在华北和中南市场连锁超市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竞争激烈且展现无序特点。

3.三级区域市场的竞争特点

由于西南、西北及东北这三个区域地广人稀、地理位置偏远,市场分散,连锁超市的门店数和销售额等规模指标上都无法与一级区域市场和二级区域市场进行比较,属于“落后市场”。在这一市场上连锁超市的发展较慢,市场竞争较弱,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开发,特别是超市消费观念还需要加以引导,商业部门更需要解放思想,加速现代商业发展的进程。

四、连锁超市区域市场发展战略

1.一级区域市场——战略转移

一级区域市场上连锁超市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市场的发展空间已经受到限制,原来连锁超市的发展战略已经不适合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这一区域市场上连锁超市应考虑以下发展战略。

(1)向社区超市转移。社区超市大多由原来的副食商场、百货商场改造而成,营业面积大都在500-3000平方米左右,地处社区街头,周围有大量居民居住,商品以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为主,为居民购买日常生活所需商品提供方便,深受消费者欢迎,被称为居民家庭的“储藏室”,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社区超市目前在华东市场数量很多,其中少数已实行连锁,而大多数还是单店。他们对社区消费群熟悉,已积累了一定的当地社区与居民区经营经验。将为数众多的社区超市发动起来,整合资源,实行连锁经营(收购战略或加盟战略),实现多赢目的,这是华东连锁超市战略选择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来说,外资超市还无暇顾及这块市场,其竞争状况还不是很激烈,这将有利于华东连锁超市的快速壮大。

(2)向专业连锁超市转移。依据豪威尔和豪兰多尔提出的手风琴理论,零售业态的变迁将从综合化到专业化,再由专业化到综合化的路径循环进行。我国的超市大多在走大型综合性超市的发展道路,其综合性还比较强,某种程度上还是转型前的百货店的翻版,只是借用了超市的形式而已。根据这一理论,未来几年内专业连锁超市必将替代综合超市。同时,从前面对华东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出超市竞争激烈,这也迫使其思考未来发展战略,因而,发展专业连锁超市适逢其时。

发展专业连锁超市,在商品上要独具特色,或是以销售某一类商品为主,如医药、家用电器、运动器材、音像制品、生鲜食品等,或是销售与某一个主题相关的商品,如家居用品,包括从建筑材料、五金工具、家居用具、床上用品到草皮、鲜花等多种商品。

目前,已有几家国外大型专业超市公司正式申请开办电工器具、家居用品、建材装潢材料等专业超市。在这种超市形式的竞争中,我们在家用电器专业超市方面具有价格优势,但在其他商品的专业超市方面,缺乏经营经验和相应的实力.很可能在开始时处于不利地位。但市场空间很大。故连锁超市可利用其有利的网点与店址等优势抢占该市场。走专业化道路机会与风险并存,完全有做强做大的可能。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以经营电器超市连锁而获得2005年度国内销售排行第二、第四位。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连锁超市的借鉴。

(3)向二、三级区域市场蚕食。一、二、三级区域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一级市场竞争惨烈,二、三级区域市场发展空间较大,因此,经过在一级区域市场锤炼的连锁超市可以携其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进军二、三级区域市场。向二、三级区域市场蚕食,这对华东连锁超市的发展有较多的好处,不仅可以避免华东市场的激烈竞争,更具有非常光明之前景。

2.二级区域市场——做大做强

近年来,连锁超市在华北和中南二级区域市场上蓬勃发展,但从规模上、绩效上还无法与华东一级区域市场相比,根本原因在于其实力不够、网点不多。要做大、做强就须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引进等形式.由政府出面或企业自由组合,同业态间或同其他业态间进行自由组合,并开始将触角伸向社区和下沉到县及县以下规模乡镇,形成超大型连锁超市集团,走“大、强”发展之路。

客观地说,这种战略选择存在相当难度:一是企业之间进行兼并、联合、重组能否平稳渡过磨合期;二是竞争对手实力强悍,即使企业能实现理想中的战略组合,但重组后的实力是否能够做到真正的“强”还无法断定;三是自有资金的严重不足、过度圈地都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这种战略选择前景难以估计,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3.三级区域市场——积极发展

在三级区域市场上,连锁超市的发展还只是刚刚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和企业积极努力发展连锁超市。政府在发展连锁超市上给予鼓励政策。企业则积极发展连锁超市,引进超市经营管理人才、超市先进的管理方法和运作模式,发挥连锁超市的作用,为区域市场服务。

标签:;  ;  

中国连锁超市的区域竞争与发展战略_超市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