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宋水

宋 水

海军北京万寿路干休所门诊部 100036

摘要: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予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 治疗组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37.5%,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时照组。治疗组心功能疗效显效率45.0%,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降低BNP含量。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胶囊;

心衰在传统医学病名中是依据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胸痹”、“水肿”、“喘证”、“心悸”等病证范畴。其临床症状可见喘息、不能平卧、心悸、气短乏力、咳吐痰涎、少尿水肿等症。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因心病日久,心气受损,心阳虚衰,血运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而致。心气虚弱是其本,血瘀水停为其标。其病理体征与现代医学的心力衰竭非常吻合,冠心病心衰为长期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较高。

1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本)[1]。和心衰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颁布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及《临床心脏病学》中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制定[2]。心功能(NYHA分级)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心阳虚证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制定。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ACC/AHA补充分级C阶段患者,年龄18岁~80岁。

临床资料 我院对24例老年高血压并发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干预。24例患者中,男16例、女8例;年龄60-70岁,平均年龄66.50,病程3-1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限盐、休息,根据病情选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必要时根据病情应用洋地黄、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

观察项目 评定治疗前后评定中医临床症状、NYHA心功。

疗效判定标准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临床主次症基本或完全消失。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加重:治疗后积分超过治疗前的积分。心功能疗效判定,显效:心功能达到I级或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足ll级者;无效:心功能分级无变化;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或1级以上。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土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心衰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37.5%,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详见表l。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临床证候疗效

与对照组比较.1)P<O.05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是目前危害人类身健康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所有不同病因器质性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而冠心病和高血压已成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4],尽管对一些重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控制,但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在过去的10年里,心力衰竭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治疗目的已从过去的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异常,转变为阻断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和抑制心脏重塑;从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及降低病死率[5]。

芪苈强心胶囊首次运用中医络病理论,选用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五加皮、陈皮等药,以益气温阳药为活络强心之本,辅以活血通络药,使气旺血行络通,阻断血瘀阻络的病理中心环节。兼用利水消肿药以治其标,对慢性心衰患者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尿少水肿的症状有显著的疗效。芪苈强心一方面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肾脏血流量,利尿消除水肿,改善血流动力学缓解心衰症状治其标,同时明显降低血管紧张素2(AT2),抑制醛固酮升高,改善室壁厚度及心脏指数,从而改善心脏生物学基础治其本,显示复方中药标本兼治,多环节多途径多方位的治疗优势。

本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囊具有改善心衰中医证候症状、心功能的功效,以及明显降低BNP的作用,因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芪苈强心胶囊能提高临床心力衰竭治疗果,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该药充分体现了中医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防治心力衰竭的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贝政平.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

[4]张子彬、郑宋鳄、张玉传.充血性心力衰竭,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12

[5]郭静萱,李海燕.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11 13

[4]张铭熙.温阳利水活血法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2):25—26.

[5]吴致安,王晓峰,陈继红,等.益气温阳法对慢性心衰康复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新中医,2006,38(9):39—40.

论文作者:宋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宋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